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综合检测练习

一、 基础与运用(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秕谷( bǐ ) 收敛( liǎn ) 确凿( záo ) 脑髓( suǐ ) ....

B. 崎岖( qí ) 祈祷( qǐ ) 踱步( duó ) 喧嚣( xiāo ) ....C. 女佣(yōnɡ) 踌躇( chú ) 重荷( hè ) 荒谬( miù ) ....D. 骊歌( lí ) 花圃( pǔ ) 脚踝( huái ) 涉猎( shè )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气势磅礴 来势凶凶 荒草萋萋 惊涛澎湃 B. 浩浩荡荡 炯乎不同 杂乱无章 鲜为人知 C. 人声鼎沸 九曲连环 亦复如是 家喻户晓 D. 鞠躬尽瘁 妇儒皆知 惹人注目 一拍即合

3、下列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轻捷(快) 讪笑(嘲讽) 人迹罕至(稀少) ...

B. 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的) 心会神凝(领会) ...C. 哽住(声气阻塞)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锋芒毕露(毕竟) ...D. 鉴赏(鉴定) 宛转(曲折) 锲而不舍( 刻 ) ...

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 , ,学会办事,学会健体, , ,力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A.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B.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C.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D.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新春,汉宜高速公路车水马龙,显示出一派生机。这条赶在春运前整修完的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明显提高,车流量同时上升。

C. 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 ,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D. 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7、下列句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1

②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③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④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⑤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⑥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⑦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A ③⑥⑦④⑤①② B.⑦⑥⑤④③②① C ⑤④③⑥②①⑦ D.⑦⑥⑤①②③④ 二、 默写。(10分)

8、孤常读书, 。 ,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9、《黄河颂》作者是: ,节选自 。

10、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1.《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 。 , 。 三、 文言文阅读。(13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少( )顷 呓语( ) 叱( ) 中间( ) 曳( )屋 .....

许许( )声 几( )欲 犬吠( ) 齁( )声 意少( )舒 .....13、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⑴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 ⑵会宾客大宴 (会: ) ..

⑶施八尺屏障 (施: ) ⑷众宾团坐 (团: ) ..

⑸妇拍而呜之 (呜: ) ⑹奋袖出臂 (奋: ) .. 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 ) [8]会宾客大宴(会: ;宴: ) ...[9]但闻屏障中 (但: ) [10]以为妙绝 (以为: ;绝: ) ....14、掌握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 )(原为名词),作( )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 )(原为名词),作( )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 )(原为名词),作( )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 )(原为名词),作( )讲。

2

15、比较体会词语古今不同含义。

但:古义: 今义: 虽:古义: 今义: 走:古义: 今义: 闻:古义: 今义: 16.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人 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抚尺 两( )儿 百千( )人 百千( )犬 百( )手 百( )舌 百( )口 今天习惯:( 词)+( 词)+( 词) 古代习惯:( 词)+( 词) 将( 词)省略。 17、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进行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请概括段意。

明确:全文是按照 顺序来进行记叙的;可分为 个部分。也就是按 “ ”、“ ”、“ ”来叙事的。

第 部分:(第 段)介绍

(第2段)

口技 第 部分:(第 段)写 (第3段) (第4段)

第 部分:(第 段)

四、 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5题2分,16-19题各3分,共14分)

⑴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

⑵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

⑶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

⑷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

⑸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晚归格外卖力。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⑹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骨裂,打着石膏坐在家里,心情无比郁闷。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

⑺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3

⑻这一生,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经验不足,丢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丢了一场无法回头的爱情;为了看得到业绩,甚至丢失了一个本来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

⑼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18.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9.阅读第(3)节,说一说,面对哭泣的小姑娘,我为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 20.说说下面语句的含义。

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21.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叙写朋友家小保姆丢手机的事情,是为了引出后文作者的感悟: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

B.第(5)节中“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与我“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相呼应。

C.第(6)节中医生说我“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是医生以幽默的方式形容“我”当时因内心郁闷而眉头深锁的样子,为“我”后来情绪的转变作铺垫。

D.文章通过多个事例诠释人生感悟,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22. “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17分)

人格——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⑴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⑵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后来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⑷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的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只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⑸几日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年轻的学子发现,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竟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

4

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⑹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是关心的是什么?

⑺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这位在“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

⑻历史虽然早已远我们而去,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崇高的人格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⑼前几天,我在北大又听到了关于季老的另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老,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忧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五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⑽这该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⑾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 , , 。 ⑿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着地前行。 注:白岩松,电视台记者,著名节目主持人。

23.从全文来看,标题“人格——最高的学位”的含义是什么?(2分)

24.展开合理想象,描述一下这位学子在开学典礼上面对季老时的心理活动。(2分)

25.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直接描写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事。(4分)

26.联系全文,仿照卡萨尔斯的回答,在第⑾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2分)

27.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4分)

A.本文形象地诠释了作者对“到底怎样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优秀人才”这一问题的深刻见解,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了“到底应该怎样做人”的道理。

B.世纪老人冰心的回答“简单而感人”的原因是她一辈子都在孜孜不倦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目标,直到接近人生的终点,仍然牵挂着芸芸众生。

C.第⑻段中,“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一句是说“五四”运动和世纪老人尽管都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五四”的钟声仍在耳畔回响,血的教训千万不能忘记;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反思自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D.第⑽段中,“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一句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世风日下、学术界热衷功名的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

E.全文选材典型,条理清晰,语言朴实,富有哲理,既显示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又体现了作者

5

对“人格魅力”的深刻挖掘和充分肯定,有较强的感染力。

28、语言运用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4分)

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西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甲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乙在牌子上写道:“甜的舍不得卖。”仅仅一字之差,结果却是甲的生意非常好,而乙的西瓜却少有人问津。

问题:请问,就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甲的生意那么好,而乙的西瓜却没什么人买呢?

(2)、2005年2月20日下午,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在温州打工的商丘青年李学生救出一名男孩之后,又去抢救另一名女孩时,被火车撞倒,壮烈牺牲。他的事迹被媒体宣传后,感动了中国。在腾讯网、温州网等网站共话“河南英雄感动中国”网页上,网友评论如潮。新浪网也作了专题报道。如果你看到了这个报道,登陆了其中某网站,看到了网友们的留言,请你对下面选摘的两位网友的留言加以评论并写下你的留言。(4分)

新浪网网友:你不再救另一个不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了吗? 你真傻!

温州网网友:每一个生命都是偶然,生命的意义何在,你做了最好的诠释。向你致敬!

你的评论: 你的留言: 一、

1 B 2 C 3 C 4 B 5 D 6 B 7 B

二、8、自以为大有所益,士别三日。9、光未然 《黄河大合唱》 10.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三、

12.《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13.(1)属于 (2)哀伤、叹息 (3)通“攀”,牵引 (4)完全

14、(1)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2)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5、他父亲每天带他去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好好学习。

因素:本人天资;后天所受教育;自身学习

四、(一)

15.(2分)例:在丢失中长大 (要求:符合文意;必须出现“丢失”)

16.(3分)作者知道,人们总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这个小姑娘将来能自己体会到这些道理。(意近即可)。

17.(3分)医生不仅医治好了我的骨裂(1分),而且以富有哲理的劝告(1分)使我明白了不能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 18.(3分)A 19,(3分)每一次丢失,都令人伤心,但也会悟到很多人生道理,逐渐成熟。所写生活体验能体现对语句含义的正确理解。

(二)

20人格高于学识(意思对即可) 21要求言之有理,语句通顺。

22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仅供参考)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