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二) 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江西]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2018·娄底]1842年8月29日,清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是 ( ) A.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B.割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3.[2018·海南]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 ) A.英美盟军 B.反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2018·青岛]“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 )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瑷珲条约》 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5.[2018·北部湾六市]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亡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中的“亡国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018·潜江]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欧美各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
7.[2018·大庆]“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 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8.[2018·山西]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太平天国运动
1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9.[2018·河南]一位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军的北伐
10.[2018·苏州]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应邀访华。7月2日,他极其兴奋地在寄往美国的家书里写道:“今天的新闻就是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巴黎和约。这条新闻真是太好了,都不像是真的。你们想象不到,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这是公众意见的胜利,一切都是由这些学校里年轻的男孩女孩们推动的。”杜威的家书表明他见证了 ( )
A.戊戌变法 B.辛亥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 二、非选择题
11.[2018·钦州改编]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 材料二
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奔赴前线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照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
2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3
参
1.A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故本题选A项。 2.C
3.C [解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放火焚毁了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故本题选C项。 4.A
5.C [解析]从材料中提到的“东方小国”可知是被日本打败。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故本题选C项。 6.C
7.C [解析]邓世昌是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故本题选C项。 8.D
9.C [解析]1900年义和团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故本题选C项。 10.C
11.(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2)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3)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的支持等。(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不怕牺牲,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等。(言之有理即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