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露江山中学历史教师:何琳
2012年中考正向我们走来,在后段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如何组织好复习,应对中考?今天学区领导组织我们历史教师齐聚一堂,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今年中考考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从中寻找出题的一些规律,对我们中考复习是有帮助的。今年历史考试改开卷为闭卷,但出题的大体思路应该不会有很大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请专家和同行们指正。 一、 选择题特点
1﹚三年的试题中没有一模一样的试题,但有少量相同知识点的题目 大家可以参照附录的近三年考试内容,找找三年来重复考的知识点,虽然知识点相同,但是出题方式不同,考试的侧重点不同。这个信息提示我们在复习时要重点注意没有考过的知识点;考过了的,在检测学生时要变换侧重点换提问方式。例如:三年都考的有中外交流的内容,出题方式不同。2009年第8题:(以多项选择的形式出题)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戚继光抗倭 ④郑和下西洋
2010年5题:(注重友好而不是战争)
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中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交往传统的是 A. 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 2011年第7题:(具体在中日之间)
2011年5月,总理对震后面临严重核泄露危机的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温总理此行有着相同意义的中日交往大事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戚继光抗倭 世界史中三年都考了冷战的内容,但考的侧重的点不同: 2009年第26题:(冷战的概念)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使馆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刚刚开始。”他说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 冷战 D. 朝鲜战争 2010年第25题:(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主义,在军事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提出杜鲁门主义 D 实施马歇尔计划 2011年第24题:(北约与冷战的关系)
随着北约对利比亚军事打击的持续进行,北约组织再次为我们所熟知。该组织产生于
A 一战期间 B 二战期间 C 美苏冷战期间 D 二十世纪末 假如今年还出冷战方面的试题,大家想想会怎么出题呢?我的看法是冷战还有政治方面与经济方面没有考,应该重点注意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
2)地方常识选择题没有相同的知识点,每年的内容都不同
只是 2009年与2011年中出现了同一个知识点-----湖南的时间,2009年是以选出不正确的形式出现,2011年是直接问具体时间。 3)选项接近,答题更难
选择题的选项内容都与答案接近,如果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准确,是很难做到准确选出正确答案,获得满分的。特别是今年的选择题分数增加到2分一个,一共有40分,特别要注意选择题的准确度,争取失误减少。 二、非选择题特点
非选择题分材料题和简答题两种,材料题数量有变化,2009年至2011年由4个到3个到2个,有些材料来源于书本,特别是一些图片,这要求学生对教材熟悉,提醒我们复习时不能脱离教材,要重视图片与文字材料的识别能力。
不管是材料题还是简答题,我们要关注的是专题所考查的内容,从三年试卷分析中发现有如下特点: 1)专题有雷同但所考内容不同
近两年都考了中国民族问题、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资本主义的改革与以及经济全球化与中外科技内容。这些内容说明是历史教学的重点,我们作为教师,要学习的是同一个专题所考查的内容却可以完全不相同。
2010年的31题与2011年的31题都是关于民族团结与统一的题,2010年考查了秦、北魏孝文帝改革、元朝的民族大融合原因、清对的治理措施。2011年考查了黄帝、唐与吐蕃和亲史实、元朝与
回族。从此可见中国历史内容庞多,可考的知识实在是太多,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把知识进行整合。 2)关注热点与周年纪念
去年是辛亥100周年,中国党成立90周年,2011年的试题中第33题考了辛亥,第35题考了中国党的成立。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第32题考了五四运动的标志意义。今年又有什么热点与周年纪念的典型事例呢? 3)主观题细化,学生答题更明确
2009年与2011年的主观题相比,2011年的题目更适合初中生回答。2009年的比较笼统,问题大,初三的学生很难答好。 2010年主观题不多,只有一个小题占2分。主观题分数一般在10分之内,闭卷考试我猜想应该不会有很难的主观题。 三、闭卷后试题的变化
考试由开卷到闭卷,题型出现了稍许变化,今年增加了判断题5分,填空题5分,这两种题型不算难,填空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正确与规范,判断题要注意题目的迷惑性,但判断题有50%的命中率,对学生是好事。
今年的选择题由原来的30分增加到40分,题量减少了,只有20个,但分值增重了,这部分考的都是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要争取选择题失分越少越好。 非选择题不知是否有变化,以前的试卷是占70分的,现在只有50分,应该题量会减少。
总体说来闭卷应该比开卷相对容易点,但越是容易竞争越大,我们要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达标,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复习教学建议
(一)教学中以课本为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特别是第一轮复习应该以课本为主。
(二)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切不可把知识教死、学死。平时训练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每一个题目进行变化,形成变式题。
(三)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时政热点,要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应对考试中的主观试题。
(四)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字迹要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就能在中考中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近年的中考历史成绩南江一直不高,处于低谷,从去年期末考试初三历史成绩看来,来势喜人,学校之间竞争强烈,今年恰逢闭卷考试第一年,我相信今年的成绩肯定会大大提高,在教学中希望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切磋,预祝今年南江历史考出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