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永登县连城镇基础资料汇编

永登县连城镇基础资料汇编

来源:叨叨游戏网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

基础资料汇编

指导老师 张新红 王雅梅

姓 名 田 勇 学 号 12610129 班 级 12级城市规划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目录

第一章 基本概况

1.1、地理位置 1.2、地形地貌 1.3、土地资源 1.4、植被与矿产资源 1.5、旅游资源 1.6、历史沿革 1.7、气候特征

第二章社会经济分析

2.1、概况 2.2、优势分析

2.3、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优势 2.4、产业发展

第三章 人口现状

3.1、概况

3.2、镇域人口现状

第四章 镇域现状综合分析

4.1、镇域现状特征分析 4.2、镇域体系分析 4.3、等级结构 4.4、空间结构 4.5、镇域市政设施 4.6、镇域公共服务设施 4.7、镇区绿地系统 4.7、镇区道路系统

1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第一章 基本概况 1.1地理位置

连城镇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永登县县域西北部,介于北纬36º29′30″~36º46′30″,东经102º44′50″~102º54′15″之间。东接本县民乐、通远乡,西依天祝县及青海省乐都县,南临河桥镇,北界青海省互助县,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地带。省道S301线纵贯全境,连门公路与永窑公路相连,镇区与兰青公路和109国道联系便捷, 西北铁合金厂38KM铁路专用线与兰青铁路相接。镇区距永登县城60公里,距兰州市145公里。

1.4植被与矿产资源

连城境内水量充沛,可生产多种粮食作物与蔬菜作物。境内现有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占地58.5平方公里,生长有1600多种树木花草,盛产柳花、羊肚菌、鹿角菜、蘑菇、蕨菜等,栖息着麝、跑鹿、蓝马鸡、猞猁、石羊等数十种珍稀动物。其中星叶草、紫斑牡丹等几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临植物,蓝马鸡、麝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柳花、鹿角菜、蘑菇、蕨菜被称为餐桌上的“四大山珍”。

连城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石、磷矿石、石英石、铁矿石、铅锌矿等20多种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丰富,开采价值较高,开采条件优良。

1.2 地形地貌 1.2.1地形地貌

连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祁吕弧形褶皱带西翼“多”字形构造的拉脊山背斜北支,以元古代地质构造为基础发育的,主要构造线呈东西向展布。本区新构造运动较强烈,主要表现为阶地发育,河谷下切较深,各个河谷盆地中冲积层较厚等。

连城镇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黄土高原西缘结合部,黄河二级支流大通河河谷两岸Ⅰ~Ⅳ级阶地上。全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靠山,中部为河谷阶地,平均海拔2652米。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地基承载力每平方米在16-40吨之间。

1.5旅游资源

连城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吐鲁沟,总面积达到58.5平方公里,1997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已成为兰州市域内重要的绿色宝库和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土司衙门始建于1378年,迄今已有600余年,建筑规模宏大,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融汇地区土司制度、民族宗教历史和民俗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藏传佛教圣地妙因寺、显教寺与素有“小五台”之称的石屏山尕哒寺等更是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还有世界瞩目的引大入秦渠首、倒吸虹工程、水磨沟宋代磨崖石刻、药水沟温泉等。镇域内旅游资源组合良好,山脉、峡谷、河流、泉瀑、草原、森林、水利设施、古建筑群、古寺、墓群、庙会等资源在本区内均有分布,类型较多,可吸引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年龄层次的游人,开发价值高。这些自然、人文景观与八宝川内其他两镇的古迹、文物、胜景等初步构成了兰州市市域西部重要的一条旅游线。

1.2.2地形地貌

连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祁吕弧形褶皱带西翼“多”字形构造的拉脊山背斜北支,以元古代地质构造为基础发育的,主要构造线呈东西向展布。本区新构造运动较强烈,主要表现为阶地发育,河谷下切较深,各个河谷盆地中冲积层较厚等。

连城镇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黄土高原西缘结合部,黄河二级支流大通河河谷两岸Ⅰ~Ⅳ级阶地上。全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靠山,中部为河谷阶地,平均海拔2652米。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地基承载力每平方米在16-40吨之间。

1.6历史沿革

石器时代(距今6000年至4000年前),先民已在大通河沿岸繁衍生息。夏、商、周其地为羌戎所居。

秦属匈奴地。

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汉筑令居塞,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令居县,属张掖郡。据考县治故城在今永登县城附近(一说在今连城水磨沟口古城)。今永登县之地正式纳入王朝版图。

新莽时(公元8年-23年),一度改浩亹县为兴武县。东汉建武年间恢复浩亹县。 魏(公元220-265年),浩亹县为其金城郡所领六县之一。 新莽时(公元8年-23年),一度改浩亹县为兴武县。东汉建武年间恢复浩亹县。 魏(公元220-265年),浩亹县为其金城郡所领六县之一。

自五代始前后80多年间,今八宝川当为凉州六谷蕃部联盟(六谷部)浩门谷部居地。六谷部部落众多,其的流族(督六族,多罗族),驻牧连城以北至门源县境。

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春,熙河经略使刘法领兵十五万出湟州,与西夏右厢军数万战于古骨龙(今连城水磨沟),刘法斩首三千级。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七月,进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今连城水磨沟口古城)。政和七年(公元1117),以震武城为震武军。震武军辖今永登县、天祝县、红古区部分地区。

元属湟州,至元元年(公元12年),设庄浪县,归永昌路管辖。

明初,元宗室脱欢率部投诚,安插于连城。其子巩卜世杰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七

2

1.2.3地形地貌

连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祁吕弧形褶皱带西翼“多”字形构造的拉脊山背斜北支,以元古代地质构造为基础发育的,主要构造线呈东西向展布。本区新构造运动较强烈,主要表现为阶地发育,河谷下切较深,各个河谷盆地中冲积层较厚等。

连城镇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黄土高原西缘结合部,黄河二级支流大通河河谷两岸Ⅰ~Ⅳ级阶地上。全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靠山,中部为河谷阶地,平均海拔2652米。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地基承载力每平方米在16-40吨之间。

1.3土地资源

连城镇现有耕地32451.6亩,其中15度以上坡地4688亩,有效灌溉面积15684.3亩,果园459.1亩。境内现有46万亩天然林地与草地。201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共35400亩,其中不包括复种的面积28629亩。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月,奉旨进京,八月升庄浪卫百户,为鲁土司之始。脱欢之孙失伽以军功升土司都指挥使,赐鲁姓,准世袭。自明初至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土归流”,鲁氏土司家族一直统治连城一带。鲁氏辖区曾包括今兰州市永登县连城、河桥、民乐、七山、通远、中堡、龙泉、红城等乡镇地方,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海石湾、红古、河嘴、平安等乡镇地方,今武威市天祝县赛什斯、沙金沟、赛拉隆、东坪等乡镇地方,以及兰州市西固区、甘肃省永靖县、青海省民和县、乐都县、互助县等地区的一部分地方,面积近10000平方公里。

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改卫为所,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裁所,设平番县,隶属凉州府。

初,为平番县管辖。3年改属甘凉道,16年废道,归兰山行政区辖。 17年改为永登县,由甘肃省直辖。

1949年10月连城,设连城镇,隶属永登县,后随永登县一并隶属兰州市至今。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石、磷矿石、石英石、铁矿石、铅锌矿等20多种矿产资源,不但品位极高,而且储藏量十分丰富,特别是笔架山硅矿藏量达210万立方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黄河二级支流大通河,水能蕴藏十分丰富,年平均径流量27.4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达1380立方米/秒,是全镇工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吐鲁沟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土司衙门、显教寺、佛教胜地妙因寺、东大寺,素有“小五台”之称的石屏山尕哒寺,还有闻名世界的引大入秦渠道倒虹吸工程,水磨沟宋代摩崖石刻,药水沟温泉等,初步形成观赏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线路。

生物种类繁多,吐鲁沟森林公园可谓天然生物园,是学者、专家考察、研究,学生实习和实践的理想场所。园内有种子植物122科,1614种,其中乔木103种,灌木261种,草本1250种,盛产柳花、羊肚菌、鹿角菜、蘑菇、蕨菜等山珍,林内栖息着马鹿、林麝、狍鹿、石羊、猞猁、鼹鼠和兰马鸡等多种珍禽异兽,是部分尺蛾昆虫世界新种的模式标本产地。

3、农业优势

农业资源肥沃,配套设备齐备,2.6万亩水地盛产多种农作物,花椒、野生蕨菜、柳花、羊肚菌等产品闻名遐迩,境内有登丰渠、河桥大渠、连丰渠、河水渠四大渠系,为农业生产起到了保障作用。多元性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结构转变,由单独的麦类种植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种植方向发展,已向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方向迈进,高原夏菜种植年均面积达3000亩,娃娃菜生产已成为新兴农业的龙头,已走上高效农业生产的路子。

4、工业优势

已形成以西铁公司为龙头,以建材、冶金、水力发电、矿产开采、建筑业为主体的工业发展格局。西铁公司多年来为发展本地采矿业、运输业提供劳动就业和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 200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9330万元,已形成建材、冶金、水力发电、采矿加工四大工业支柱,农民人均收入的1/4来自于工业。

5、科教文化优势

连城地区历史上就是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境内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其中:仰韶文化体系的杜家坪文化遗址、马场文化遗址等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距今4000-5000年,本地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辖区内有完全高中1所,初中1所,完全小学8所,在校学生2023人,教职工167人,幼儿园6所,承担着全镇教育教学的重任,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2009年全镇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镇中心小学获得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奖。每年都有一批莘莘学子被高等院校录取,全镇人民重视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6、优势

一是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国家扩大内需的取向没有改变,项目争取仍然具有比较好的条件;二是国家把推进区域协调摆在重要战略住置,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支持。

1.7、气候特征

连城镇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性气候,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夏秋之交多暴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气温7.4℃,实测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20.5℃;多年平均降水量419毫米,多集中于7-9月,占降水量的60%,无霜期139天;多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12m/s,主导风向为北西西(NWW);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00小时,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约80cm,农作物一年一熟。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分析

2.1、概况

全镇总面积42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328.7亩,其中水地13849.2亩,山旱地9497.5亩,境内有37万亩天然林和草山资源。西北铁合金厂38Km铁路专用线与兰青线相接,301省道纵贯全境,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全境。水利资源丰沛,境内有黄河二级支流大通河,年均径流量27.4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每秒1380立方米,具有发展小型水电站群得天独厚的条件。2009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584.8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2924.7万元,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24108.7万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635.7万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67.3万公斤左右,蔬菜总产量达到9260公斤。镇、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创新强镇、创业富民”的新思路,抢抓历史机遇,以开发旅游型小城镇建设为契机,以招商引资和开发大通河梯级电站为突破口,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全力“保增长、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

2.2、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连城镇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地带,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辐射作用,境内和附近有国有大型企业西铁公司、连城铝厂、连城电厂、窑街煤电公司等形成近16万人的商品流通市场。

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省道301线纵贯全境,东有连民公路与民乐乡相接,南与永窑公路相连。西有蒋东公路和西北铁合金厂38公里铁路专用线与兰青线相接。

2、资源优势

3

2.3、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优势

1、镇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069元提高到2015年的5632元,增长38.62%;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9544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674.7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607.3万公斤。在工农业保持较快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增长中,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农业种植新品种和新技术不断引进,并得到推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化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势头旺盛,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4932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6328万元,年均增长8.4%。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田蔬菜、畜禽产品产量稳定增长,高原夏菜、优质洋芋等特色优势产业产品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畜牧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绩,生态林业建设进一步加强。

3、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投资总量快速增长。

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头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抢抓历史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营造招商、亲商、安商环境。在资源开发战略中紧紧抓住大通河梯级电站开发的机遇,同时为了带动旅游资源的开发,抓住市列小城镇建设的时机和鲁土司衙门修缮工程的启动,加大对外宣传,积极营造开发环境,已将鲁土司衙门旅游项目于2009年三月开始全面实施。项目建设将全面提升衙门的旅游和商业功能,带动我镇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市列小城镇试点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根据“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建设原则,镇区道路已全面完成。总投资46亿元的25万吨连铝熔铸项目和40万吨环保节能技改项目均已相继顺利开工和投产。利用优势资源建成了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来福德石英砂厂和李吉福碳化硅厂。 4、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要想富,先修路,坚持把交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争项目,下聚民力,突出抓好乡村道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56.8万元,硬化河西主干道21.9公里,硬化连城、浪排、明家庄、牛站村道3.5公里,铺压整修改路2.5公里,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全镇开通了无线电话,主要村段架通了有线电视网,淌沟、丰乐普及了有线电视;配合鲁土司衙门博物馆,完成了衙门修缮工程,提升了旅游档次;经过积极争取上报,连城镇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5、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在巩固“两基”达标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一手抓硬件建设,完成了危房改造,投资15万元配置多媒体教室5个,投资1.5万元安装校园广播3个,投资13万元对中小学取暖设施进行了更换,投资25万元新建教学科室300平方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教育平台;一手又抓了教育教学工作,吸纳了一批大专学历以上的青年教师,更新了队伍,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交流和调整,按照县上合理配置资源的要求,撤消了6个教学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明显提高。

6、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全镇深入持久的开展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开展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认真实施了“文明乡镇”创建活动,从而使社会风气日益好转,文明程度有所提高,2009年被、市评定为市级文明乡镇。

2.4、产业发展

2.4.1 第一产业: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提高农业收益,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目前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有:主导产业启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科技进步推动型,专业市场牵动型,行为策动型。连城镇可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引进有效的发展模式,推动连城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4

(1) 种植业:引进先进喷、滴灌设施,重点发展精细、无公害蔬菜种植。通过行为策动、科技进步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使镇内种植业实现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

(2)林果业:依托连城林场,配合退耕还林,积极发展园艺、种苗、花卉生产经营。鼓励农民在宜林耕地与荒山栽种果树,联合林场与农业科研机构,组织林果业专业技术人才指导、培训农民栽种适种果树,一方面提高荒山绿化与土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面对市场对园艺、花卉、种苗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强宣传,积极组织农民学习栽培技术,引进、培育优质花卉园艺品种,逐渐建立花卉园艺生产基地,一方面丰富镇内旅游内容,另一方面增加农民增收途径,弥补农业产业化发展必然带来的市场风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3) 畜牧业:加快养殖暖棚建设,重点发展奶牛、肉用牛、肉用羊与猪的养殖与加工。重点培育几个牧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与专业交易市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市场牵动,逐渐将畜牧业生产导向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实现产业化发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4) 渔业:充分利用大通河及水电站蓄水区,建设一系列高质量鱼塘,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增加镇内休闲娱乐内容,为镇内旅游增加吸引力。

2.4.2 第二产业:多元化发展,优化工业结构。

以现有矿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连城镇应坚持发展矿业与水电业及其延伸产业,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不断拉伸产业链条,争取从原料的粗加工转化为原料的深加工,逐步向循环经济的产业格局过渡,做到可持续发展。

以非公经济发展为主,结合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公司+农户”有效结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4.3 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二大行业

商贸流通业与旅游服务业是连城具有发展前景的服务门类,要把这两个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优先领域予以积极扶持,重点突破,将连城镇建设成为甘青边界上的商贸与旅游中心城镇。

(1) 商贸流通业:连城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地带,处于牧区与农耕区的过渡地带,现有1080人从事交通运输,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市场规模较小,批发市场与商业网点过少,档次较低,,辐射面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未来发展重点为:进一步加大市场规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服务档次,增加城乡商业服务网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加工、批发与销售等非公企业,使连城镇主动融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网络中;加强与西铁厂福利区的联系,提升商业、文化娱乐等的服务档次,为未来代替西铁厂福利区做准备。

(2) 旅游服务业:兼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双重优势的连城镇,在旅游业开发经营方面潜力较大,是连城镇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发展重点为:建设高品质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丰富旅游内容,努力增加度假、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变单纯观光旅游为集观光、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尽快培训有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规范旅游市场管理,保护旅游景区生态与环境。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2010 第三章 人口现状

2011 2012 232 281 173 277 119 753 803 668 861 112 183 156 474 258 290 231 183 349 516 491 773 755 349 521 35563 35944 300 36760 37124 37462 -1.9 -0.4 -11.1 -10.6 -6.9 12.5 3.1 概况

辖区内有8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87个农业合作社,辖区总户数10703户,总人口37462人。

2013 2014 2015 3.2 镇域人口现状

截至2015底,连城镇总人口37462人,总户数10703户,比2010年的35463人增加了2000人。规划区内现有人口7700人(不包括西铁厂职工及家属人口),其中村民3710人,居民525人,集体户159人,寄住人口736人,暂住人口260人,城镇化水平20.55%。全镇镇域国土总面积423.1平方公里。连城镇现辖,8个行政村,除镇区外,淌沟(铁家台)、永和、明家庄、牛站等4个村人口高于2500人,丰乐、东河沿2个村人口在1500-2500人。

第四章 镇域现状综合分析

4.1.镇域现状特征分析

辖区内有8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87个农业合作社。 4.2 镇域体系分析

规划镇内镇村职能结构分为中心镇区、次级中心、中心村三类。

连城镇区:镇域镇村体系核心,未来其集聚作用、核心功能将远远超过铁家台,集中镇域大部分城镇人口,承担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的职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增长极和扩散点;

铁家台:在未来镇村体系中其相对性依然存在,规划期内,除需进一步加强与镇域其他村镇固有的农副产品联系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合作外,通过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加强与镇内其他村镇联系度,从而与连城镇区共同形成镇域镇村体系发展核心。

永和:作为镇域次一级中心而重点发展,通过跨河桥梁与中心镇区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镇域镇村体系未来发展核心,带动河西各村的发展。

东河沿:作为行政范围内中心村的职能不变,逐渐发展为镇内养殖中心与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引大指挥部及在建的铁城沟水电站等的服务中心。

丰乐、明家庄、牛站:作为行政范围内中心村的职能不变,以高效农业与设施农业为发展重点,逐渐发展为镇内加工业与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根据甘肃省村庄发展“一圆三模式”,连城村与浪排村纳入镇区建设,淌沟村与铁家台结合发展,不再规划其职能与等级;各中心村行政辖区内分散分布的各村庄原则上予以搬迁入中心村庄集中建设,受条件所限不能迁入中心村的村庄合并为基层村。

4.3、等级结构

根据镇内现状居民点分布状况,结合极化中心城镇的发展战略,综合分析各村现状及发展潜力,规划将镇村规模等级分为三级:

一级:镇区,人口规模在10001—30000人,属于中型镇区

二级:铁家台、永和、东河沿、丰乐、明家庄、牛站,人口规模在1000人以上,属于特大

5

各村常住人口现状结果如下

村庄名 镇区 淌沟 永和 明家庄 牛站 丰乐 东河沿 (包括连城、(铁家台) 浪排) 现状 8823 8880 4603 3352 3653 2201 2402 2005—2015年连城镇域人口变动情况调查表(单位:人)

年限 出生 死亡 迁入 迁出 年终总人口 综合增长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652 583 411 492 316 8 739 692 554 621 487 502 457 262 469 468 429 339 315 520 33797 33914 34353 34796 35142 — 14.6 10.6 9.3 3.6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型村庄。

三级:其余较大的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在201—1000人,属于大、中型村庄。

4.4、空间结构

规划连城镇镇村体系空间布局表现为“两点一线”式布局结构。“两点”即为镇区与铁家台西铁厂福利区。

“一线”指沿大通河谷的发展轴线。

具体发展规划为:首先,加快镇区建设,不断增强其辐射能力和集聚作用;其次,充分利用村镇现有基础,重点发展大通河西岸牛站、明家庄、永和、丰乐和淌沟五个中心村;同时,加强与西北铁合金厂福利区铁家台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系,形成以大通河为轴线,以镇区,铁家台、永和为主要扩散中心,其他各村为节点的点轴空间发展格局,使村镇发展逐渐变极核增长为轴线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全镇发展。

现状镇区大气污染较轻,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汽车尾气、生活煤炉烟尘污染,特别是省道301镇区段大量过境车辆经过造成烟气、扬尘污染。

水环境现状主要污染来自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大通河边有倾倒生活垃圾现象,穿越镇区的灌溉渠中各种废弃物时有堵塞渠道的现象。

噪音污染主要为过境车辆造成并比较突出,对环境影响较大。

4.5.5、环境卫生

(一)、环卫现状

1、镇区现状无专门环卫机构、人员,环卫设施缺乏。 2、镇区内垃圾收集点少,垃圾随意倾倒现象严重。 3、各街区公厕数量少,无水冲式公厠。

4.5、镇域市政设施 4.5.1、水利及给水工程

(一)、现状

镇区处于河谷川地,地下水量较为丰富,平均地下水位深度为23m,含水层厚度为3m,,单井出水量为650t/d。镇区现状水源地在鲁土司衙门西侧河岸边,水源为地下水,水厂占地面积665m2,日供水能力500t。现状配水管网为枝状网,管径DN100~DN150。 (二)、存在的问题 (1)、水源地与生活区距离过近,水处理工艺简单,水质得不到保证; (2)、供水设施简单落后,供水安全性较差,自来水普及率低; (3)、供水管网不完善,有老化现象。

4.6、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

1、行政办公用地

镇区现状办公用地比较分散,主要行政办公单位有镇、税务所、工商所和连城镇试验林场,总面积2.03公顷,占总用地的2.78%,人均1.9平方米。

2、教育机构用地

镇区现状有一所中学、两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总面积3.11公顷,占总用地的4.26%,人均3.19平方米。

3、文体科技用地

镇区现有的文体科技用地主要为历史文化遗址——鲁土司衙门古建筑群,其它文化娱乐设施较少,无法满足群众文化生活与镇区旅游服务功能的需求。现状文体科技用地面积2.99公顷,占总用地的4.1%,人均3.06平方米。

4、医疗卫生用地

镇区现有卫生院一所,位于土司衙门东北侧,面积0.33公顷,占总用地0.45%,人均0.34平方米。

5、商业金融用地

现有的商业金融用地主要集中在301省道镇区段南侧,设施比较简陋,服务功能不完善。现状总用地面积0.92公顷,占总用地1.26%,人均0.94平方米。

6、集贸设施用地

规划镇区集贸市场三处,镇区最北侧靠近铁合金厂方向安排一处大型集贸市场,在镇区中心和副中心各安排一处规模较小的集贸市场,用地面积2.5ha。

4.5.2、排水

(一)、现状

镇区尚未形成排水系统,污水直接排放,不符合卫生标准。

4.5.3、电力电信

(一)、现状

连城位于兰州电网与连海电网之间,镇区供电电源主要来自镇区35/10kV的农电所,一台主变容量为6350kVA的变压器,供电能力为4000万度/年。另有三条区域高压电力线穿过镇区,分别为大淌线220kV、淌河线35kV和建淌二线35kV。 (二)、存在问题

1、农电所位于规划镇区用地中心位置,对镇区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镇区10KV线路走向不合理,且供电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4.7、镇区绿地系统

镇区绿地面积偏小,严重缺乏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以及镇级的公园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有0.61㎡,且绿地分类不明确。同时,绿地管理缺乏制度,没有目标责任制,缺乏监督、管理机构,这对于要建设成为旅游型城镇来说极为不利,这种现状亟待改善。

4.5.4、环境保护

(一)、现状分析

6

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2015--2030年)

4.8、镇区道路系统

镇区现状道路网

老镇区道路网以东西向为主,南北向属街坊小道。主要道路只有301省道,平均宽度为7.0米。其它道路都较狭窄,宽度2-5米不等。现状镇区道路面积2.12公顷,占城镇总用地面积的2.91%,人均道路面积2.17㎡。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是道路等级较低,路面狭窄,设施不够完善。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