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守则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实习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遵守教师师德规范,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二、端正实习态度,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教材教法,认真备课并精心设计教案。虚心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教诲,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
三、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民主生活;积极参加实习基地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四、在教学实习工作中使用规范的职业用语,恪守职业操守,不准侮辱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学生。
五、时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组织教学中慎防教学事故的发生。
五、保证出勤率,不无故缺勤。病、事假须持相关证明,因病、事假超过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实习成绩。
六、爱护实习基地的公共财物,以身作则,处处展现主人翁的精神风貌。
1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习大纲
教育实习是体育教育学院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一环,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实践活动,是综合检验反馈我院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育实习既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又是一个繁难的教育过程;既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发展个性和才智的过程。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体育人才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对教育实习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与效益,特制定本大纲。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任务
1.进一步端正专业思想,培养提高合格的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及改革创新精神。
2.把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社会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教学实际,熟悉学校体育的基本情况,掌握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
3.了解教育改革形势,探索体育前沿,培养学生从事基层体育教学、训练、管理和竞赛组织等能力,并初步掌握社会体育的指导、组织与管理工作。
4.深入班主任工作实际,了解各类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性格特征,领会进行学生思想工作的原则和方法,获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实际经验。
5.初步掌握社会体育及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方法和规律,结合专题研究开展调研,为今后开展体育科研打好基础。
2
6.教育实习是全面检查我院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的重要平台,能及时反馈信息,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体育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
二、教育实习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实习前培训工作
1.成立实习领导办公室,制定本学院实习工作具体计划,确定带队指导教师名单,落实工作任务,召开带队教师会议,研究实习工作。
2.联系并确定实习学校、实习年级、实习内容,确立实习队、指导教师,安排实习工作日程。
3.做好参加实习师生的思想动员工作,结合实习需求安排相应的教育理论讲座、职业技能基本功训练和教法强化课。
(二)见习工作
可用三天至一周的时间,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有:
1.请实习学校有关人员做教育工作报告和教学工作经验介绍,实习生与指导教师和实习班级学生见面,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工作。
2.观摩一次公开课和一次班会,观摩体育课(训练课),深入实习班级听看课并参加活动,了解熟悉实习班的体育教学、班主任及学生情况,协调师生关系。
3.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实习生要具体安排好实习期间教学训练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全面了解基层教育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初步拟定专题研究题纲。
4.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第一次课教案,作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实习工作
3
本学院的实习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总共十六周左右的时间。 1.教学工作
① 每个实习生每周至少上4~6学时的体育课,在整个实习期间一般上课不得少于60学时,其中包括2~4学时的理论课。
② 实习生上课必须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教案要求字迹工整,图示美观,格式合理,并于课前一天交予指导教师审批,合格后方可上课。课后认真听从指导教师的点评,并做详细的总结。
③ 为了检查教学实习情况和经验交流,实习中、后期各队应对每位实习生进行一至二次的检查课(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组织两次教学公开课(第一次着重于教学基本技能,第二次着重于专题研究)。 ④ 每个实习生每周应有计划地安排听看1~2学时教学课,并要认真做好看课记录,参加评议。
⑤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位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完成运动负荷的测量与分析报告,体育课密度的测定与分析报告及看课汇总报告各一份,并交予指导教师审批。 2.课外体育工作 ① 早操、课间操
根据各实习学校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由实习生轮值统筹组织。 ② 教学班课外活动
各班课外体育活动,在原任教师指导下,由担任该班体育课教学的实习生负责组织与指导,并争取原班主任的支持与协助。 ③ 代表队训练工作
经实习学校同意,实习生可担任或组织运动队训练,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有计划地制定实习期间的阶段、周及课时计划。
4
④ 运动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
根据实习学校的实际需要,安排实习生参加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 通过上述各项课外体育工作的实习,使实习生熟悉并逐渐掌握课外体育工作的内容和全过程,培养与提高课外体育工作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从而推动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教育工作(见习班主任工作)
① 每位实习生可在一个教学实习班进行班主任实习。(由指导教师与班主任协商安排)
② 加深对班主任工作意义的认识,全面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主任工作的经验与方法,加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初步培养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4.调查研究(专题研究)工作
每位实习生在实习期完成专题研究论文一份。
通过调查研究学校体育现状,总结和吸取实习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经验,促进我院教改工作。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逐步培养实习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总结工作 这个阶段主要工作有:
1.实习生要写出个人全面工作总结,包括对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主要收获,优缺点,今后努力方向等。
2.指导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工作,以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为主,我院带队教师协同,评出成绩,写出评语,然后交予实习学校指导组进行综合评定。
3.实习点长写出实习工作总结,汇总学生实习总体情况,典型事
5
迹,带队经验,以及对今后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返校后交予实习领导小组和学院实习办公室。
4.做好告别和善后工作。
5.返校后,学院实习领导小组核定各实习队实习生成绩,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召开实习总结大会,总结、交流经验体会,表彰先进。
6.实习结束后,学院实习领导小组写出本学院实习情况书面总结。根据评选标准,按10%比例评出优秀实习生,推荐出优秀专题研究论文,优秀教案,优秀实习总结等。
7.搜集、保存实习的必要资料,并适时进行教育实习成果展,以便借鉴经验,扩大影响,提高效果。
三、教育实习成绩考核 (一)考核内容 1.实习前培训工作
主要包括:实习前培训的参与态度、过程表现、考评效果。 2.体育教学工作实习
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组织实施水平、教学效果。 3.课外体育工作实习
主要包括: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工作能力及方法、工作效果等。
4.班主任工作实习
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及方法、工作效果等。 5.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联系基层体育工作实际,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研究方法、文字表达和应用价值
6
四部分。
6.实习文件的上交 主要包括:
① 教育实习教案(周工作计划、学生教育实习看课记录、理论讲稿、运动负荷测量与分析报告、体育课密度测定与分析报告、校队运动训练计划)
② 实习手册(包括:一份参与评选优秀教案的术科教案、风雨教材(理论讲稿及教案各1份)、教育实习专题研究、教育实习工作总结、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
(二)评定标准
各项内容在教育实习工作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为: 教育实习总成绩:100分
实习前培训:占总成绩的20%(实习办公室负责评分) 教育实习实践部分:占总成绩的60%(实习学校评分) 实习文件:占总成绩的20%(实习办公室负责评分) 四、优秀实习生评选条件
1.模范遵守实习生守则及实习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实习态度认真,工作积极努力,全面出色完成实习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上交教育实习文件齐备。
2.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尊敬师长,为人师表,关心学生,教书育人。
3.认真备课,刻苦钻研,熟悉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能力水平提高显著,教学效果明显,课堂教学受到实习校师生的好评及实习生的认可,教学工作实习成绩优秀。
7
4.认真落实代表队训练工作,肯于吃苦,任劳任怨,业绩突出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5.深入班主任工作实际,经常深入了解学生,辅导学生,开展多种班级活动,把握思想脉搏,进行思想教育。
6.能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成果突出,专题研究论文优秀。
7.能把教育实习与教育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实习能对学校的教改提出合理化建议。
8
教育实习工作日程安排及内容设置
一、教育实习工作日程安排
(一)筹备阶段(2011年8月──2011年9月) 1. 教育实习工作筹备会。
2. 了解落实初、高中教材及新教学大纲内容。 3. 联系落实教育实习基地校,并签协议赠匾。 4. 编辑出版《教育实习手册》、《优秀实习教案集》。 5. 组织学生学习中学基本教材测试内容。
(二)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 实习办公室审定实习学校,并落实基地校所需实习生的数量,男女比例及专项类别。
2. 组织带队教师学习实习大纲,明确职责。
3. 进行教学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监控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和测试。
(三)到实习学校实践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3月──2012年5月)
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
此两阶段的内容详见教学实习大纲,此阶段包括下一年级的教育见习工作。
实习生于第一阶段后返回学院,于5月至7月的两个月期间内进行阶段性实习反馈、研讨总结并调整。这一期间实习生要进行学校体育学教研室的“公共课”培训,为第二阶段的实习起到良性的过渡。 (四)实习总结阶段(2011年12月初)
9
1. 在各教育实习点总结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好教育实习总结大会。 2. 审查实习生教学文件,评定实习成绩。 3. 评选学校、学院优秀实习生。
二、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技能培训及考核标准
体育教师基本技能
(一)测试内容:硬笔字、板书、普通话 (二)考核要求
1. 正确掌握汉字的字形结构、笔划、笔顺。
2. 书写汉字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匀称美观。 3. 普通话要求发音准确,区分平翘舌,语言流利通畅。 (三)考核办法及要求
1. 书写正体字120-150字以上;粉笔字书写20字以上。 2. 按规定时间和字体完成书写内容,无错别字,超时不予认定成绩,书写时间为10分钟。
3. 诵读300字左右的文章,无发音错误,无停顿。 (四)考核标准
优秀(90-100分)、良好(80-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体育教师专业技能 (一)培训内容 1. 专题讲座:
2. 综合专业技能:田径、体操、健美操、武术、篮球、排球、体育游戏
(二)综合专业技能的考核要求及评分标准
10
1. 田径
测试内容:跨栏跑、背越式跳高(男)、跨越式跳高(女)、原地推铅球
测试方法及标准:由考试组根据技术示范的规范性进行评分。 2. 体操 (1)基本体操
测试内容:口令和队列队形。将立正、稍息、原地三种转法、行进间三种转法、齐步走、立定、跑步走、立定等内容合理组织。
(2)广播体操
测试内容:第九套广播体操和第三套广播体操“放飞理想” (3)竞技体操
跳跃:横箱分腿腾跃(男生箱高1.20米,女生箱高1.10米) 技巧:(男生)俯平衡→侧手翻→手倒立前滚翻→后滚翻直腿起→前手翻
(女生)俯平衡→前滚翻直角坐→经单肩后滚翻成跪撑平衡→竖叉→侧手翻
测试方法及标准:由考试组根据基本体操口令下达的准确性,队列组织过程的流畅性和合理性,广播体操成套动作和竞技体操动作完成的质量予以评分。
3. 健美操 测试内容:水晶级
测试方法及标准:由考试组根据每个人完成整套操的规范度予以评分。
4. 武术
11
测试内容:24式太极拳
测试方法及标准:由考试组根据每个人完成动作的规范度予以评分。
5. 篮球
测试内容:定点跳投和往返运球投篮
测试方法及标准:由考试组根据定点投篮的数量和动作,往返运球投篮的动作和时间予以评分。
6. 排球
测试内容:上手传球、垫球
测试方法及标准:由考试组根据上手传球的动作和成功率,垫球的动作和成功率和完成时间予以评分。
12
实习生上交教育实习材料目录
1.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学生教育实习听看课记录
2. 实习教案一本(另加一份A4纸打印的教案参与评选优秀教案) 3. 风雨教材(理论讲稿及教案1份) 4.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5. 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6. 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
13
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听看课记录 实习学校: 授课教师: 听 课 记 录 教学评价与建议
14
听课班级: 授课内容: 听课时间:
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术科教案
评 分 教材 教 学 目 标 部分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教法与要求 练习 时次间 数 实习学校 实习生 指导教师
年级 班级 人数 第 次课 20 年 月 日 星期
15
部分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教法与要求 练习 时次间 数 16
部分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教法与要求 练习 时次间 数 17
部分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教法与要求 练习 时次间 数 场 地 器 材 动 作 教 学 效 果 预 计 课 后 总 结
18
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风雨教材理论教案
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对象: 实习生姓名: 教学主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9
课堂小结: 20
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风雨教材理论讲稿
21
22
教育实习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题目:
23
专题研究(不少于3000字) 24
25
26
教育实习工作总结
(1500-2000字)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