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东 油 田 公 司
JDYT-XXX-XXXXXXXX-XXXXXXX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需求物资使用
技术要求
审 核 人 (项目单位副处级领导) 签署日期 供电公司 单位公章 页数
1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目 次
1概述 .......................................................... 1 2供货范围 ...................................................... 2 3遵循的标准、规范 .............................................. 2 4 技术要求 ...................................................... 4 5 组成部分的技术要求 ............................................ 7 6 交货条件 ..................................................... 10 7检验、测试和验收 ............................................. 11 8 售后服务 ..................................................... 12
2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1概述
1.1总体要求
本技术文件适用于冀东油田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采购方)电气智能在线监测系统采购的技术要求,安
装位置分布在冀东油田人工岛35kV变电站出线电缆、10kV室内外配电变压器及35kV架空电力线路,它提出了该项物资在设计、制造、安装、试验、调试、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供货商须提供符合本技术文件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成熟优质产品。供货商应为制造商或授权代理商,制造商注册资金2000万以上,授权代理商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
本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及规范的条文。供货商应按照本文件要求的技术标准、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安装。
供货商如对本技术规范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明确提出,在征得采购方同意后,可对有关条文进行修
改。如供货商不同意修改,仍以采购方意见为准。如供货商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文件的技术规范明确提出异议,那么投标方应完全同意本招标书的技术要求。
在签订合同之后,到供货商开始安装的这段时间内,采购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
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供货商应遵守这个要求,具体款项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
本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货商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如果本技术文件与现行使用的有关国家标准以及部颁标准有明显抵触的条文,供货商应及时书面通知采购方进行解决。
采购方如对技术文件要求有偏差(无论多少或微小)都必须清楚地在招标前向采购书面提出。否则采购
方将认为投标方完全接受和同意本文件的要求。
供货商负责本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采购方提供必要的协助,本技术文件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确定。 1.2运行环境
应能在规定的高温、低温、高湿等环境条件下使用和贮存并保持正常状态。装置应具备防雾湿、防锈蚀、防雨淋及防尘(IP防护等级)等性能。
(1)环境温度:-45℃+85℃
(2)相对湿度:≤95%(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3)大气压力:50kPa~106kPa (4)海拔高度:≤3000
1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5)抗震能力:8度 (6)污秽等级:Ⅳ级 1.3配套条件
表1 现场气象条件
气象要素 年最高气温C 年最低气温C 日平均气温C 海拔高度m 平均相对湿度 % 地震烈度 污秽等级
限值 +40 -25 ≤30 2000m 48 8级 IV级 2供货范围
电气智能监测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表2规定:
表2 供货范围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无线测温传感器 架空线无线测温传感器 无线接收终端 电脑端及手机端授权软件 电气火灾后台监测系统 监控工作站 单位 只 只 台 套 套 台 数量 399 60 9 1 1 2 备注 变压器、电缆使用 组网传输 必要时配数据中继器 使用终端数量不限 安装于封闭式开闭所,10kV出线9条 联想\\HP\\戴尔 3遵循的标准、规范
3.1文件出版时,所有标准、规范都以其最新有效版本和原始语言为准。 3.2其它未列出的与本产品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3.3本文件指定电气智能监测系统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所列范围。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1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方法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4.7-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试验A和B(带负载)用温度试验箱的测量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 7261-201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4598.26-2015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 GB/T 14598.27-201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1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20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201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201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GB/T 25480-2010 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GB/T 35697-2017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DL/T 393-2010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 1430-2015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NB/T 42086-2016 无线测温装置技术要求
Q/GDW 242-2010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Q/GDW 244-2010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其它未注明质量标准仍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制造、验收。
3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与结构要求
1) 整机结构不得有松动变形及其它影响使用、操作的缺陷,外壳应平整,无明显变形,表面无裂纹、划痕及污渍。
2) 设备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加工缺陷及锈蚀。 3) 外表涂敷、电镀层应牢固均匀、光洁,不应有脱皮锈蚀。
4) 面板应正确、清晰,光电指示正常。面板、机壳、铭牌标志等外观颜色、结构型式应保持相互协调,必要时还应尽可能考虑系统设备联机配套的整体一致性。
5) 监测单元应有金属机箱保护,机箱开启灵活、匹配紧密,箱内无灰尘、杂物。
6) 机箱应采取必要的防静电及电磁辐射干扰的防护措施,机箱的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7) 机箱表面不应有机械损伤、划痕、裂缝、变形,表面经防锈处理, 表面涂镀应均匀,无脱落或磨损。
8) 各底板、挡板、零部件固定牢固,无毛刺,螺栓平整,键盘、按钮等控制部件应灵活,面板的显示和标志应清楚。
9) 电气线路连结牢固,走向合理,各连接卡套贴有标记,各焊接点裸露部份套有热缩管,电源进线贴有强电标志;各管路按设计规格装配,连结牢固,管路走向横直、美观。 10) 外露部件、接线板及固定件无松动、破损、锈蚀现象。 4.2 功能要求
1) 监测系统应具有实时监测、无线传输功能。
2) 系统应具有报警输出功能,采购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预警、报警监测值,可按照时间或线路对告警信息进行查询,包括告警终端的注册编号、ID号、温度、告警状态。
3) 系统应具有数据保存、数据输出、数据显示功能,可进行数据导出,信息存储容量满足现场需要,必要时供货商应提供容量扩展功能。
4) 系统应具有通信接口,其通讯方式的抗干扰性,应满足GB/T 17626、GB/T 14598等规程要求。 5) 系统宜实现功能模块化、硬件小型化、标准化设计,便于现场安装及维护,不能影响电气设备的
4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绝缘性能。
6) 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应采用阻燃、防腐、防潮等设计。壳体设计应保证在额定的使用条件下不产生任何危险,材料应由抗老化、抗变形、抗腐蚀、防紫外线的阻燃、耐高温、环保绝缘体材料组成。 7) 系统的高、低温试验、老化性能等应满足GB/T 2423的规定。
8) 系统硬件应尽可能选用高品级的元器件,以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装置整体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低于10000h;装置使用寿命应不少于10年。
9) 系统适用变电所电接点,如母线、隔离开关、变压器等所有电气接点的监测,包括高电压、强电、强磁场等。
10) 无线测温传感器及无线接收终端数量应能满足变电所现场电气接点安全隐患智能在线监测的要求,能实现实时监测数据曲线画面、历史监测数据曲线画面、实时/历史报警记录画面等,方便监测人员的各种统计工作。
11) 无线测温传感器、无线接收终端均由供货商提供,安装位置、安装数量及电源、信号等线路路径均由供货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4.3 绝缘性能
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电气安全性能并具备防误操作等性能,其绝缘电阻、介质强度、冲击电压应满足GB/T 7261的规定。
1) 介电强度应满足:额定绝缘电压≤63V,施加500V(1min,不击穿);额定绝缘电压>63V,施加2kV(1min,不击穿)。
2) 绝缘电阻基准条件下应≥100MΩ,经湿热试验恢复1~2h后,绝缘电阻应≥10MΩ。 4.4 环境性能
1) 环境变化影响:在正常工作大气条件下,装置应能承受GB/T 2423.1、GB/T 2423.2规定的低温、高温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性能应符合规定。
2) 耐湿热性能:装置应能承受GB/T 2423.3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测量各导电回路对外露非带电部位及外壳之间、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MΩ,具体要求见下表3。
表3 环境变化
项目 工作低温(接收及显示管理单元) 温度 -20℃±2℃ 5
相对湿度 5%~95% 要求 正常工作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工作低温(无线测温传感器) 工作高温(接收及显示管理单元) 工作高温(无线测温传感器) 恒定湿热 4.5 机械性能
-40℃±2℃ 55℃±2℃ 85℃±2℃ 40℃±2℃ 5%~95% 5%~95% 5%~95% 5%~95% 1) 振动响应能力:装置应能承受GB/T 2423.10规定的通用工业设备振动响应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的性能应符合规定。
2) 振动耐久能力:装置应能承受GB/T 2423.10规定的通用工业设备振动耐久试验。试验后,不应发生紧固零件松动及机械环境损坏现象。
3) 抗运输自由跌落能力:装置应符合GB/T 25480中规定的要求。 4.6 电磁兼容
静电放电抗扰度、辐射电磁场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等试验应按规程规定方法进行,且满足下表4要求。
表4 电磁兼容试验参数
项目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浪涌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4.7 其他要求
1) 无线温度传感器体积不大于23mm*23mm*10mm.便于安装;为避免传感器混淆,每支温度传感器具
等级 4 4 4 4 4 3 5 试验值 8kV,接触放电及15kV,空气放电 30V/m(1.4GHz~2GHz) 2.0kV(耦合夹耦合) 4.0kV 4.0kV(共模)、2.0kV(差模) 10V/m(调剂) 100A/m稳态、1000A/m瞬态 试验回路 外壳,RS485通信接口 整机 RS485通信线 电源回路、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电源回路、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 整机 试验时装置无损坏、无死机。试验后装置数据准确,无突变,通信正常,工作正常 要求 6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备识别方法(二维码、打印码等方式均可)具有唯一性。 2) 产品具备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
3) 产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不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提供相应证书。
4) 监测系统包括安全状态 在线检测,故障诊断,数据分析,控制功能, 以及温度监测、各项参数设置、温度信息的远程获取、综合查询分析、温度变化曲线以及温度预测告警、事件记录,报表输出打印分享功能等。
5 组成部分的技术要求
5.1无线测温传感器
表5 传感器技术参数
工作环境 工作频段 发射功率 通讯速率 传输距离 监测方式 监测范围 测量精度 测量间隔 发送间隔 休眠功耗 发射功耗 供电方式 启动电流 使用寿命 防护等级 阻燃等级 安装方式 安装位置 -45~125℃,<95%RH 433MHz(中心频点) ≤10dbm 5kbps(可调) ≥500m(空旷),柜内≥45m 直接接触式(不含红外感温元件)进口测温芯片 -45~+125℃ ±0.2℃(提供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部门的校准报告) 5S 5~100S(温度越高或突变,发送间隔越短) <3.0uA <15mA 电磁能量收集(具有相关技术专利投标人优先) 电流≤3A 10年 IP68 V0 捆绑式固定 需可安全装配在户外输电线路、户外变压器、断路器动触头、电缆接头、母联等关键节点位置 1) 无线测温温度传感器要求无线、无源,不得使用电池、有源或主动式能量传输技术;传感器采用无源无线方式,即电磁能量收集供电方式工作,启动电流≤3A; 无线数据加密传输。 2) 根据现场环境,传感器必须能安装使用于户外输电线路、户外变压器、断路器动触头、电缆接头、母联等关键节点位置,不能有天线和引线,避免设备运行产生尖端放电。
7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3) 考虑到现场户外环境,传感器外壳必须防水、防尘,防护等级要求必须达到IP68(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4) 传感器两次监测的时间间隔不大于100S;传感器的数据发送间隔可根据温度条件智能变化,温度越高或者变化越快发送间隔越短。
5) 传感器应为一体化结构,便于安装,并能与取电对象可靠配装,且安装后电气接点与各设备之间电气安全距离不受影响,不得在变电所设备导线的电接点、线夹连接处等部位开孔,不能影响变电所绝缘配合(如动热稳定性、温升性能、绝缘安全距离等绝缘性能),安装不存在角度对准问题。
6) 各传感器在传输无线信号时,互相之间不得发生干扰,各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应满足电磁兼容的规定,应具有权威部门出具的EMC检测证书。
7) 整个传感器金属性接触只能在电气接点处。传感器与导体接触的监测元件采用面接触或点接触形式均可。供货商应根据现场设备运行状况提供合理、有效的传感器紧固方案,但不得造成任何可能的绝缘性故障、悬浮放电故障等。严禁采用在导体上或绝缘结构上打孔的方式进行传感器固定。
8) 在正常的工况下,产品包括安装所使用的材料不得出现自燃、爆炸、严重变形、部件脱落等现象,产品外壳及安装辅料应使用阻燃材料,等级为V0(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9) 对于感应取电方式的传感器,应能承受导线最大允许工作电流而无干扰、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5.2无线接收终端
表6 无线接收终端技术参数
工作环境 供电方式 整机功耗 RF工作频段 RF接收灵敏度 RF传输距离 传感器采集点数 显示方式 监测数据变化曲线 数据报警 声光报警及输出 -45~85℃,<95%RH AC220V或DC220V <3W 433MHz -110dbm <500m(空旷) ≥240(80组) LCD 2小时 有,报警值可设置 有,智能报警干接点端口 8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本地温、湿度 安装方式 通讯协议 通讯方式 配置机型 供电方式 硬件配置 显示要求 报警功能 通讯功能 可访问性 数据容量 软件系统 有,可配置 壁挂式、嵌入式、导轨式 标准Modbus,IEC61850 以太网、RS485、光纤、GPRS 根据用户需求选择知名品牌工控机 AC220V或DC220V,可定制 内存≥8G、硬盘1T以上 实时数据、历史曲线、二级超限报警设置、一次图、工程分组、浏览权限设置、数据导出 具有告警短信通知功能 串口、以太网口、modbus协议、IEC61850协议 可通过浏览器和手机APP访问 可接入不少于60000只无线测温传感器,并记录数据 SPV2.0系统,BS结构 1) 无线接收终端负责在现场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无线监测数据,传感器。
2) 至无线接收终端采用433MHz无线传输,无线接收终端至后台通信采用RS485。无线接收终端中信
号接收装置与接收器之间的连接所需相关电缆等附件,全部由供货商提供。
3) 无线接收终端可稳定接收以自身为圆心,半径500m范围内的传感器信号(空旷)。接收器应根据
现场环境,以安装牢固可靠为原则。
4) 无线接收终端的供电方式采用交/直流220V,无线接收终端可通过RF工作频段接收无线测温传感
器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将相关信号整理显示于前端屏幕上。该信号接收装置与接收器之间的连接所需相关电缆等附件,全部由供货商提供。
5) 无线接收终端具备监测数据查询、报警、设置等相应的管理功能。一台无线接收终端应能可靠接
收不低于245个无线测温传感器发出的信号。
6) 无线接收终端在集中收取覆盖范围内无线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后,应能通过自带的通讯口,将
相关信号集中上传到监控单元。
7) 安装方式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采用嵌入式盘装或螺丝固定安装等安装方式,安装时采用的安装附件
均由供货商免费提供并指导安装。
8) 传感器编号与无线接收终端覆盖的位置务必一一对应。
9) 监测数据应能通过4G网络上传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测功能。 10) 监测软件应能实时显示各电气接点的监测数据。
9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11) 监测软件应能对监测数据越限状态进行报警,并给出具体位置,报警限值可在软件系统中进行配
置。
12) 监测软件应能保存实时监测数据,形成历史记录以供查询,并具备对相关历史记录的统计整理功
能。
13) 具备国家级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14) 采用7寸知名品牌触摸LCD屏,实时显示温度及温度变化曲线,实现传感器在线校正功能,无线
信号强弱提示功能;内置1t存储,具有断电不丢失告警数据功能。
6 交货条件
6.1铭牌/标志
每台装置应在机箱的显著部位设置持久明晰的标志或铭牌,包括以下内容:
1) 产品型号、名称; 2) 制造厂全称及商标; 3) 主要参数;
4) 对外端子及接口标识; 5) 出厂日期及编号。 6.2包装和运输
1) 产品包装、运输和储存符合标准GB/T191-2008的规定及国家主管机关的规定,具有长途运输、多次搬运和装卸的坚固包装。
2) 包装保证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完好无损,并有减振、防冲击的措施。包装按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加上防潮、防霉、防锈、防腐蚀等保护措施,以保证货物在没有任何损坏和腐蚀的情况下安全运抵合同设备安装现场。
3) 产品包装前,供货商负责进行检查清理,不留异物,并保证零件齐全。所有零部件都有保护措施,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和保管期间发生丢失、损坏、腐蚀,防止杂物进入零部件内。 4) 装置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插箱的可动部分应锁紧扎牢,包装应采用环保材料,具有防尘、防雨、防水、防潮、防震等措施,各种包装应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1 0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5) 包装箱上应以不易洗刷或脱落的涂料作如下标记:
a. 发货厂名、产品型号、名称; b. 收货单位名称、地址;
c. 包装箱外形尺寸(长×宽×高)及毛重;
d. 包装箱外面书写“防潮”“向上”“小心轻放”等字样; e. 包装箱外面应规定叠放层数。
6)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7) 供货商在遵守本规范规定的运输、贮存条件下,装置自出厂之日起,至安装不超过一年,如发现装置和配套件非人为损坏,供货商应负责免费维修、更换。 6.3技术文件提交要求
1)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产品包装清单、出厂合格证明书、安装及使用说明书、试验报告等)应
完整无缺;
2) 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调整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和数据 b. 所有附件的全部部件序号的完整资料
c. 表示成套装置的结构简图及对基础的技术要求 d. 其它必须的资料和说明
3) 试验报告应包括:型式试验报告及例行试验报告,并需提供以下资料:
a. 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部门的测量温度范围的校准报告; b. 省级及以上机构出具的传感器防护等级检定报告; c. 提供国家级机构出具的无线接收终端检验报告; d. 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 e.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提供相应证书。
7检验、测试和验收
7.1 到货验收:到货后由物资供应部门组织使用采购方技术人员与供货商共同进行现场验收,如果质量技术标准达不到要求,予以退货,并终止合同,由此造成的一起损失由供货商承担。
11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7.2 出厂检验:每台产品出厂前应由制造厂的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包括功能、技术性能试验。 7.3 试验
系统的电气性能、电磁兼容性能、气候防护性能、机械性能应符合GB/T 25095、Q/GDW242和Q/GDW244的要求。产品出厂前,由生产方参照GB/T 2423、GB/T 17626、GB 4208、GB/T 6587等规范,开展:测温范围、常温试验、低温试验、高温试验、启动电流测试、通讯距离测试、大电流测试、高压110kV试验、绝缘测试等项目。其试验方法及标准应满足规范中规定的数值。具体见下表:
表7 检测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检验项目 结构和外观检查 基本功能检验 监测性能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 介质强度试验 冲击电压试验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低温试验 高温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 温度变化试验 防尘试验 防水试验 连续通电试验 通信方式试验 传感器专项试验 型式试验 ● ● ● ● ● ● ● ● ● ● ● ● ● ● ● ● 出厂试验 ● ● ● ● ● ● ○ ○ ○ ○ ○ ○ ○ ● ○ ○ 抽检试验 ● ● ● ● ● ● ● ● ● ● ● ● ● ● ● ● 交接试验 ● ● ○ ○ ○ ○ ○ ○ ○ ○ ○ ○ ○ ● * ○ 10 11 12 13 14 15 16
验收试验:产品抵达现场投产验收时,采购方应按验收规程对供货商提供的产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试验,包括外观及结构检查、启动电流、主要功能和技术性能检查。现场进行监测数据试验时,无线接收终端、监控单元及现场实际测试数据应在误差范围内。
8 售后服务
8.1供货商需委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免费进行现场服务和技术培训,保证所提供的产品正常安装,安全正常投运。
8.2现场服务人员的任务主要包括货物的催交、开箱检验、质量问题的处理、指导安装和调试、参加试运
1 2
JDYT-XXX-XXXXXXXX-XXXXXXXX
行和性能验收试验。
8.3现场服务人员应处理现场出现的一切技术和商务问题。如现场发生质量问题,现场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解决。
8.4设计联络的具体计划、时间、地点和内容由供需双方商定。
8.5进入现场按提供的时间、地点到现场协助调试工作,以防现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8.6出现一般使用问题提供电话资询。
8.7产品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供货商在接到采购方通知后,响应时间不超过2小时,通过远程诊断、电话或Internet网上进行技术咨询。
8.8设备调试时,供货商委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服务,负责指导安装、设备质量问题、现场调试、参加试运行和性能测试及其他配合工作。
8.9设备投入运行后,供货商继续对设备进行跟踪服务。对于需要由供货商协助解决的问题,供货商于2小时内给予明确的书面答复;若需供货商派人到现场服务,供货商力争于24小时内到达现场。对于采购方配件采购急需的备品备件,供货商即时供应。供货商对所供设备提供终身售后服务。 8.10用户回访
供货商需定期回访用户,征求采购方对产品适用的意见和建议,并解决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8.11当供货商设备或配件有技术改进或更新时,应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采购方。
8.12由于硬件质量问题造成的硬件损坏,如在保修期内或与采购方签有相关的技术服务合同的,供货商应提供及时的服务,维修或者更换此硬件。
以下空白
1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