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一、 概述
粤赣高速公路上陵至埔前段第七标预制梁如下:大楼口大桥25mT梁140片;新星大桥、互通主线桥、A匝道桥20m斜腹箱梁224片,共计3片。预应力张拉方案为以上桥梁25mT梁、20m斜腹箱梁而设计。
25mT梁及20m箱梁预应力钢束均采用高强度低松驰(270级)钢铰线,标准强度R=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4mm,公称面积为140mm2,控制张拉应力σK =0.75×1860Mpa=1395Mpa,25mT梁采用锚具OVM15-6,OVM15-7自锁式夹片锚。20m箱梁采用锚具OVM15-2, OVMB15-4自锁式夹片锚。 二、 设备准备
根据预应力设计要求,配备了YCD1500-200穿心式千斤顶两台,YCD260穿心式千斤顶一台,ZB2×2-500高压电动油泵6台,手拉葫芦4个及各配套工具锚,限住板等辅助工具如下,张拉千斤顶已在具有资质法定机构进行标定(资料附后)。 三、 施工要求
1、 预应力张拉施工须经审批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前提下进
行施工。
2、 砼必须达到85%设计强度后才能施加预应力,所有预应力张
拉均采用双控法,即延伸量和控制张拉力,以控制张拉力为
主,延伸量较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延伸量误差控制在±6%以内。
3、 波纹管按坐标每50cm设置定位卡并将其固定在主梁钢筋
上,预应力钢束在波纹管内能自由移动,不得有漏浆,压浆口堵塞等现象。
4、 锚垫板垂直于预应力束,锚固区设置加强钢筋,且锚垫板下
砼密实无空洞。
5、 同一张拉截面断丝率不得大于1%。每束钢铰线断丝、滑丝
数不超过一根。
6、 施工中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规范》JTJ041-2000规范
要求。
四、 应力控制
㈠25mT梁边梁(N1、N2、N3钢束) 1、 控制张拉应力σK =1395Mpa
2、 控制张拉力P=1395×140×7=1367100N=1367.1KN 3、 初应力取10%σK,初始张拉力P初=10%P=136.71KN ㈡25mT梁中梁(N1)
1、 控制张拉应力σK=1395Mpa
2、 控制张拉力P=1395×140×6=1171800N=1171.8KN 3、 初始应力取10%σK,初始张拉力P超=10%P=117.18KN ㈢25mT梁中梁(N2、N3)同25mT梁边梁。 ㈣20m斜腹箱梁(N1、N2)
1、 控制张拉力σK=1395Mpa
2、 控制张拉力P=1395 Mpa×140×2=390600N=390.6KN 3、 初始张拉应力取10%σK,初始张拉力P初=10%P=390.6KN ㈤20m斜腹箱梁(N3) N3钢束采用单根张拉。 1、 控制张拉应力σK=1395Mpa
2、 控制张拉力P=1395×140=195300N=195.3KN 3、 初始张拉应力取10%σK, P初=19.53KN 五、 张拉力与油泵读数对应关系(后附) 六、 张拉程序 ㈠张拉步骤
0→初应力(10%σK)→20%σK→100%σK→持荷2min锚固 ㈡张拉顺序
1、 张拉采用两侧对称张拉。
2、 张拉顺序采用由上而下,左右对称张拉,N1→N2→N3。 七、 延伸量控制
25mT梁,20m箱梁各钢束理论延伸量已由设计给出(后附)。 实际伸长量△L=△L1+△L2
△
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后的实测伸长值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
八、 预应力钢束锚固
1、 预应力钢束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
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钢束的内缩量不大于6mm。
2、 张拉锚固后两端做好标记,以便观察锚固后钢铰线是否产生
滑移,如有滑移,可进行补张拉或重新张拉。
3、 张拉完毕后经监理同意,用水泥砂浆封闭锚头,待其凝固后,
方可进行压浆。 二00四年八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