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学校篮球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学校篮球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叨叨游戏网
高职学校篮球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张军

来源:《青少年体育》 2015年第12期

张 军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收稿日期:2015-11-13

作者简介:张军(1973 ~),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篮球教学和训练。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而人才的定义不止局限于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高职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以培养出素质全面的毕业生。篮球作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在高职院校中也备受青睐,其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舒缓学生的身心,另一方面更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坚定的意志力。纵观我国各高职学校,很明显地可以发现每个学校在篮球教学模式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着高职篮球教学在各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篮球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以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篮球课程。

1 高职学校篮球教学模式现状

篮球教学的发展取决于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及适用性,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高职学校的篮球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2 类,有些院校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有些学校则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即在传统模式之上有所改善的一种新型模式。

1.1 传统篮球教学模式

由于新旧观念之间的转换需要较长的适应过程,因此多数高职学校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相对来说,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较死板,教学步骤较清晰,即体育教师简单地按照课前热身、正式教学、课尾休息这几个步骤来教学。热身阶段,即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热身,如跑步、肢体锻炼等,以免学生在正式教学时由于不适应而受伤;正式教学阶段,即教师讲授并示范,学生学习并实践,教师在一旁监督、修正的阶段,属于篮球教学中的重点阶段;课程结束阶段,即学生在下课之前的体力恢复、情绪平复阶段,学生经过一节课的体育锻炼后,为了适应之后的课程,必须得到必要的休息。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必须严格服从体育教师的指令。另外,在篮球教学中,一般只重视篮球技能的教授,而不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因此其形式和步骤比较固定、重复,教学效果不甚良好。

1.2 现代篮球教学模式

鉴于传统篮球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缺陷,教育部和相关体育部门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完善和补充,以适应新时代高职教育的背景和趋势。与传统教学不同,现代篮球教学给予高职学生更大的自由去挖掘自身的潜力以及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现代教学的特征主要体现为2个方面,其一是提倡篮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均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其二是篮球教学中不只教授学生篮球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等。由此可见,现代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国家对高职体育教学的新要求,同时也为学生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当前高职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篮球教学计划不合理

虽然现代篮球教学模式相比以往更加注重多样化教学,但是却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到位,其主要原因便是篮球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一般情况下,高职学校一周只安排一次体育课,学生活动时间较短,这对体育教学计划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课时很短,在体育课上,教师一般只安排篮球技能的教授,而无法顾及其他方面的教学。篮球运动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锻炼身体和舒缓身心是其重要的作用之一,然而由于教学课时短,学生不仅无法享受到体育活动的轻松氛围,甚至反而增加了他们的精神负担,也导致部分学生开始厌倦体育课,显然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

2.2 篮球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的高职篮球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是其教学中的另一个短板。高职篮球教学模式一般只注重竞技技能的培养,而不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尽管现代篮球教学模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此缺陷,但是仍然达不到高职体育教学的标准。高职院校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心理教育与篮球技能教学并进的新型篮球教学方法,以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职人才,真正为社会奉献上一己之力。

2.3 篮球场地、设备受限

篮球场地及篮球设备是篮球教学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也是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篮球锻炼的基础。然而由于国家在高职院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导致学生无法享有充足的场地设施来进行篮球学习和日常训练,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国家的拨款,篮球场地与设备更是紧缺,有些高职学校的场地甚至紧缺到无法同时安排几个班平行上课的状况。另外,篮球是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不管是选修篮球的学生还是课后自发进行篮球锻炼的学生,数量均远超其他项目,这也使得篮球场地和设施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3 改进高职篮球教学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现代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模式虽然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些是“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只注重技能、忽视心理素质;有些则是“量”的问题,如运动场地匮乏,对于前者必须严格整改,对于后者则要制定相应的补充措施。为了更好地消除当前高职院校中篮球教学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供相关人员参考。

3.1 教学模式要适应学生需求

高职学生是高职篮球教学课程的主体,因此教学模式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才能顺利地进行教学。有些学生偏向于竞技方式教学,那么教师可以安排团体对抗教学模式,即将这些学生分组,然后组成团体进行比赛,也可以一对一进行对抗比赛,以满足这些学生的竞争心理;有些学生更喜欢娱乐型的篮球训练,那么教师可以选择更随意的训练模式来对这些学生教学,如进行传接抢断游戏,以满足他们的娱乐心理;同样的,对于其他同学也可以按照他们特定的需求来确定教学模式。可以发现,这种具有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局限于学会篮球运动,更注重培养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3.2 篮球技能教学要有针对性

篮球之所以受到如此众多人的青睐,是因为其具有别的运动不具备的特征和优势。一方面,篮球运动属于竞技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激烈地身体对抗和心理对抗,均带有强烈的竞争意味;另一方面,篮球运动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运动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多个人的合作,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均需要队友的接应;再者,篮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临场应变能力才能更好地与队友配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才能使比赛更精彩。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必须根据篮球运动的这些特点来施教,即在教学方案和计划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竞争性、合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

3.3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职篮球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体,教师具备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只能一味服从,此种教学模式显然缺乏科学性,学生感觉不到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长期以往必定会对篮球课产生厌倦心理,此种方法可能更适合中小学生,而不适合思想成熟的高职学生。因此,篮球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不管是从篮球的教学方案、计划的编制,还是在体育课上的实践,均要把学生当做中心。教师不应该将自己视为权威,随意指责学生,而要顾及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对于可取的意见应该听从,并将其补充至教学方案中去。以学生为主体的篮球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其增强对篮球学习的主动性。

3.4 篮球教学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以往的高职篮球教学模式只注重身体的锻炼,而不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着能动作用,而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均呈现越来越差的趋势,因此篮球教学不仅要重视身体锻炼,还可以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在篮球课的整体设计以及实际教学方面加入一些心理辅导的程序,让学生认识到心理素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事实上,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能力,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往往会发挥失常,这也间接反映了心理素质对篮球运动的直接影响,因此增强心理素质必须成为篮球教学中的附带目标。

3.5 改善篮球硬件条件

篮球教学的场地和设施是篮球运动开展的前提。对于公办高职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关,加大高校体育资金投入,以帮助高校改善场地和设备条件;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学校董事会应联合校长加大对于体育教学的投资力度,或者吸引社会资金来进行体育设施的建设。另外,学校可以与周边的体育场馆合作,将教学场地转移至体育馆,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聘请体育馆的专业人员担任学生的篮球辅导员,进行辅助教学。

3.6 培养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篮球教学之上。目前的高职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均承担着极大的压力,使得高职学生对体育锻炼失去激情,而兴趣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篮球的激情,使其不厌其烦地进行篮球训练,带着兴趣的学习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心境下自发地锻炼,可想而知锻炼效果必定更好。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篮球学习,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而培养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其一是让对篮球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带动不感兴趣的学生;其二是通过各种途径让不感兴趣的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好处,使其在无意识层面对篮球运动产生好感;其三是在篮球教学课上增加一些奖励手段,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4 结 语

篮球运动是最受高职院校学生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然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严重妨碍到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因此我国相关教育部门的专家应该不断研究新的改善措施,以实现对高职篮球教学工作的完善和改革。

参考文献:

[ 1 ] 谢绍嘉. 论分层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J ].教师,2012(29).

[ 2 ] 吴庆军. 情境教学在高职院校篮球公共课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J ].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5).

[ 3 ] 林永春.“同班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技术课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