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全册教材简析 教材分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析: 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 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 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 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 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 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 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 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 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 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 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 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 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 “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 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 提出的目标。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项目 全册教材简析 教学目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重点: 难点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难点: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课时安第一单元8课时 排 第二单元6课时 第三单元6课时 第四单元6课时 第五单元6课时 第六单元7课时 第七单元6课时 第八单元6课时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课文有《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古诗词三首》表达了古代是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桂林山水》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和善的思想感情。《记金华的双龙洞》歌颂了祖国的大河河山。《七月的天山》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本单元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收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 认识2个生字,会写 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并会默写。 3. 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1、反复诵读课文,品味与感受课文中语言的魅力,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 2、搜集有关信息,更多地了解这些地方。 难点: 1、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古诗词三首》 3课时 课时安排审批意见 《桂林山水》 2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 《七月的天山》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