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
詪詪
D设计分析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2019年第47卷第7期摇摇esignandanalysis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
摇16
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摇周摇建等摇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
V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
周摇建1,钱摇喆1,王群京1,李国丽1,陈摇鑫1,姜摇鸿2
(1.安徽大学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合肥230000;2.安徽中磁高科有限公司,安庆246000)
摘摇要:齿槽转矩的削弱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研究的重点之一。根据齿槽转矩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最优极弧系数的确定方法。建立了V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极弧系数的参数化模型,通过修改转子参数,使电机极弧系数趋于最优值,从而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能够得到降低。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极弧系数;转子参数
中图分类号:TM341;TM351摇摇文献标志码:A摇摇文章编号:1004-7018(2019)07-0016-04
ResearchonCoggingTorqueReductionMethodofV-Type
Interior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
ZHOUJian1,QIANZhe1,WANGQun-jing1,LIGuo-li1,CHENXin1,JIANGHong3
(1.NationalEngineeringLaboratoryofEnergy-SavingMotor&ControlTechnology,AnhuiUniversity,
Abstract:Coggingtorquereductionisoneofthemainconcernsof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s(PMSM).A
Hefei230000,China;2.AnhuiZhongciHigh-TechnologyCo.,Ltd.,Anqing246000,China)
methodfordeterminingtheoptimalpole-arccoefficientwasstudied,whichbasedontheanalyticalexpressionofcoggingtorque.Aparametricmodelofthepole-arccoefficientinV-typeinteriorPMSMwasestablished,itisnotedthatthecoggingtorquecanbereducedbymodifyingtherotorparameterstoalterthepole-arccoefficienttobetheoptimalone.Theeffec鄄tivenessofthemethodisverifiedby2Dfiniteelementsimulation(FEM).
Keywords: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PMSM),coggingtorque,pole-arccoefficient,rotorparameters
0摇引摇言
与感应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质量更轻,并且具备可靠性高和损耗低等优点;同时,由于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以及较宽的调速范围,作为驱动电机,其在新能源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齿槽转矩是永磁同步电动机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减小齿槽转矩,有利于提升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整体性能。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及其削弱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文献[1]提出从优化极槽配合、添加辅助齿或辅助槽以及改变定子槽开口大小等方法来削弱齿槽转矩。文献[2]基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提出可通过转子分段斜极来削弱齿槽转矩,并给出了理想的分段数、分段长度以及分段磁极的偏转角度。文献[3]研究了4极12槽、4极15槽和4极18槽电机的齿槽转矩,提
收稿日期:2018-12-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37001);安徽中磁高科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18-340825-36-03-0088)
出与整数槽相比,选择分数槽电机会产生更低的齿槽转矩。文献[4]在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齿端部采用了一种“健壮设计冶以削弱齿槽转矩。文献[5]运用傅里叶级数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槽口偏移削弱齿槽转矩的方法。文献[6]提出,运用开辅助槽的办法,电机齿槽转矩的幅值有明显降低,并且还进一步探究了所开辅助槽的深度以及辅助槽中心线夹角的大小与电机齿槽转矩的关系。经过实际验证,上述方法均可较为理想地削弱齿槽转矩。
上述方法大多是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的角度出发,在优化齿槽转矩的同时,需要对电机的定子做较大修整,容易对电机的其他性能造成较大影响。而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对电机的转子进行适当的修形。
本文首先建立数学分析模型,给出了基于转子参数的V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极弧系数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利用能量法给出齿槽转矩关于极弧系数的数学解析式,提出对于不同极数和槽数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总存在一个最优的极弧系数值。通过转子修形使电机极弧系数达到理论最优值,以削弱齿槽转矩。最后以一台8极48槽的V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
摇摇
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
B(兹,琢)=Br(兹)
摇摇2019年第47卷第7期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D2
设计分析摇esignandanalysis詪
(7)
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1摇数学模型的建立
1.1摇极弧系数的数学模型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极弧系数定义为电机永磁体所跨的弧长与极距的比值。由于两个弧在同一个圆上,故弧长的比值等于弧长所对应圆心角的比值。在式(1)中,琢Pole为电机一极对应的电角度,琢PM为一极永磁体所对应的电角度,极弧系数琢p可表示为琢PM与琢Pole的比值。
琢p=
琢PM琢Pole
(1)
式中:Br(兹)是永磁体的剩余磁通密度;hm是永磁体的宽度;啄(兹,琢)是电机气隙的有效长度。
2r
hm
hm+啄(兹,琢)
hméù
ú进行傅里叶展开。将B(兹)和êêëhm+啄(兹,琢)úû
如图2所示,Br(兹)沿圆周方向呈偶函数分布,可得B2r(兹)的傅里叶展开式:
2
r
B(兹)=Br0+
Brn=
摇摇如图1所示的电机转子模型中,两块永磁体均采用平行充磁,并成V字型结构。D为一个极下相邻永磁体的最小距离,茁为磁钢圆心角,w为一个极下永磁体的长度总和,r为转子圆心到磁钢的最大距离,渍为一极永磁体所对应的机械角度。
222
子Bsin(n琢p仔)n仔pr
2
Br0=子2p琢pBr
Brncos(2np兹)移n=1
肄
(8)(10)(9)
式中:子p是每极永磁体总长度与每极极弧长度的比值;琢p为电机的极弧系数;Br是永磁体剩磁。
图2摇沿圆周方向的分布
2
hméùêú的傅里叶展开式:ê
ëhm+啄(兹,琢)úû
2
图1摇电机转子参数化分析模型
在吟ABC和吟OA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渍
=
wsin
茁
+D2hméùêúëhm+啄(兹,琢)û=G0+
Gncos[nz(兹+琢)]移n=1
肄
(11)
sin则一极永磁体对应的机械角度2
2r
(2):
渍=2arcsinæççwsin茁+Dö
֏22r
÷
ø(3)
电机极弧系数:
琢æp=2仔
parcsinççwsin茁+Dö式中:p为电机极对数。通过转子修形改变式2÷è2r
÷ø(4)
(4)中的磁极参数,可以改变电机的极弧系数值。1.2摇齿槽转矩的数学解析式
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不通电时,电机的齿槽转矩可由式(5)计算所得。其中,W是电机的内部磁共能,琢是电机定转子的相对位置角。
Tcog
=-鄣而电机内部的磁共能W可近似表示鄣W琢
(5):
W抑Wgap
B(6)
磁密可表示摇摇忽略饱和:
、漏磁的影响=2
,乙
则永磁同步电动机气隙
V2滋0
dv摇W摇=
由式乙(6)lFe
乙R~2乙
式2仔B(11),2r
(兹)é可得:
21êhëhmùúm+啄(兹,琢)2
û
rd兹drdL=仔滋0
0
R10
4滋lFe
移肄=1
(R2n2
-R21)Brn2pz(琢p)Gncos(nz琢)(12)
将式(12)0
+对相对位置角琢求负导数,可得永磁同步
电动机齿槽转矩解析式Tcog(琢)=仔4zl:
滋Fe肄0移2
nzn=1
(R22-R1)nGnsin(nz琢)Br2p(琢p)式中:z是定子槽数;l(13)
度;n是使nz/(2p)为整数的整数Fe是电机电枢铁心的轴向长。
2摇理论最优极弧系数
由式(13)可以看出,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的大小与B2的关系。r并且(兹)的,根据解析式nz/(2p)次傅里叶分解系数有很大(10)可以看出,B2傅里叶分解系数Br(兹)的系。若要使Brn与电机的极弧系数有很大的关结合这两个结论rn=0,必须满足,可得对于不同极槽配合的永
n琢p=整数。
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磁同步电动机,要使齿槽转矩最小,电机理想的极弧詪詪摇
周摇建等摇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
17
摇摇摇
詪詪
D设计分析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2019年第47卷第7期摇摇esignandanalysis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系数琢p琢:
p=
N-N
m
摇摇(m=1,2,…,N-1)(14)式中:N=N但需要注意的是c/(2p),Nc是z和2p的最小公倍数。
,尽管理想的琢如果琢p值有多个,但
p的值太小,虽然齿槽转矩减小了,但是永磁体的宽度也会变得很小,而不能提供足够的磁通,因此,通过优化极弧系数减少齿槽转矩时应尽量选取数值较大的琢永磁同步电动机p[7],。理论上最优的极弧系数值由此可知,对于不同极槽配合的
:
琢p=
NN
-1(15)
如本文中所采用的8极48槽永磁同步电动机。由式(13)可知,电机的齿槽转矩只与B有关。图3是Br6k曲线。,从图B3中可以看出r6,Br12,Br18和B(k为整数),当琢r24随极弧系数的变化p约为0.67或0郾83时,Br6r12,Br18和Br24都十分接近于零,这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极弧系数,使某些特殊次的B2里叶分解系数为零,能够较好地减小电机的齿槽转r(兹)的傅矩。同时,这也验证了采用式(14)来确定电机理想
极弧系数的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摇周图3摇B摇rn随极弧系数的变化曲线
建3摇转子极弧系数优化
等摇本文采用8极48槽V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型内机,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置表1摇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主要参数
式永参数
磁额定功率P同额定转速nN/kW
数值步电定子内半径N/(r·min-1R)340
80.00095
动转子外半径R2/mm80.机永磁体剩磁B1/mm齿槽永磁体厚度h1.转一个极下永磁体宽度mr//mm
Tw/mm6.1923248矩相邻永磁体的最小距离D/mm4.5削弱相邻永磁体磁桥距离R方定子齿距机械角度子/ib(/毅)
mm7.145法研究
摇并未达到理论最优值摇由式(4)可得此时电机的极弧系数琢琢p=0.7961,采用转子修形的方法优化极弧系数p=0.8333。
,为了最大
程度地减小对电机性能的影响,选择修改的参数:相詪詪18
邻永磁体最小距离D和相邻永磁体磁桥距离Rib,其
余参数不变。随着参数D和R所示。
ib的变化,电机极弧系数琢p的数值如表2表2摇随参数变化的电机极弧系数值
Rib/mmD/mm120.5.0.7920
70.4.5
130.80250.4.0
0.3.5
3.0
140.8120.82230.150.750.80940.832216
0.780.79930.805290.81910.78378020
0.79610.792796
0.802799740.81580.82900.81280951
0.8258227摇琢摇当D=3mm,R0.81930
ib=12mm时,电机的极弧系数产生的误差影响p=0.8322。考虑到电机定子开槽导致的漏磁而,可以认为在这个修形方案下,极弧系数已经达到了最优。这表明,采用转子修形的方法可以优化电机的极弧系数,使其趋于理论最优值,为削弱电机齿槽转矩提供了途径。
4摇电机模型仿真验证
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以电机转子修形前琢0郾p832=0.7962这三种情况为例1和电机转子修形后,对电机空载性能和负载
琢p=0.8191、琢p=性能等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电机模型,电机极数为8,为减少所仿真电机的尺寸,节省时间。可以只对电机的八分之一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如图4所示。
图4摇电机仿真模型
4.1摇空载气隙磁密分析
转子修形前后电机空载气隙磁密一个周期下的波形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转子修形后,对电机空载气隙磁密影响整体较小。
图5摇空载气隙磁密波形
3所示在对空载气隙磁密作傅里叶分析后。
,结果如表显然,随着极弧系数进一步趋于理论最优值,气
隙磁密的基波幅值略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修形后,转子磁钢夹角增大,削弱了V型永磁体结构的
摇摇摇
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聚磁效应。不过,可以看到,当转子修形后极弧系数取最优值时,气隙磁密的谐波含量有所降低,这有利于降低齿槽转矩。
表3摇空载气隙磁密傅里叶分析结果
0.79610.81910.8322琢p
基波幅值B/T0.62380.61830.6122
THD/%26.8726.2725.52
琢p0.79610.8322
最大输出转矩Tomax/(N·m)265.8879260.0301
摇摇2019年第47卷第7期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D设计分析摇esignandanalysis詪
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表4摇电机输出转矩参数
最小输出转矩Tomin/(N·m)209.3523213.5855
Tav/(N·m)233.3757233.9722
驻T/%24.2319.85
平均输出转矩转矩脉动
时,电机的最大输出转矩下降了约2.2%,输出转矩的最小值和平均值反而略有上升。这对于电机的整体输出性能而言影响不大。而电机的转矩脉动降低了4.38%,有利于提升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性能。
4.2摇齿槽转矩分析
不同极弧系数下,电机齿槽转矩波形如图6所0.8191和0.8322时,电机的齿槽转矩变化趋势相8191,未达到最优值时,齿槽转矩的峰值也略有下值为1.7830N·m;修形后,当电机极弧系数为0.示。由图6可知,当电机极弧系数琢p分别为0.7961,同。修形前,琢p的值为0.7961,电机齿槽转矩的峰
5摇结摇语
本文首先研究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极弧系数对电机齿槽转矩的影响,给出了一种确定电机最优极弧系数的方法;同时提出了通过参数化扫描的方式,确定理想的转子修形方案,使电机极弧系数达到理论最优值,可以很好地降低电机的齿槽转矩。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对电机整体输出性能影响不大的前提下,采用优化电机极弧系数的方法,可以降低齿槽转矩,并且在最优极弧系数时,削弱效果最为明显,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降,为1.2324N·m。而当极弧系数为最优值时,齿槽转矩的峰值为0.29N·m。与修形前相比,齿槽转矩峰值下降了约82.13%。这表明,通过优化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极弧系数,能有效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并且当极弧系数取到最优值时,削弱效果最为显著。
[1]摇ZHUZQ.Influenceofdesignparametersoncoggingtorqueinper鄄
manentmagnetmachines[J].IEEETransactionsonEnergyCon鄄version,2000,15(4):407-412.
[2]摇XIAOG,ZHUZQ.Optimalstep-skewmethodsforcoggingtorque
reductionaccountingforthree-dimensionaleffectofinteriorperma鄄图6摇电机齿槽转矩波形
nentmagnetmachines[J].IEEETransactionsonEnergy4.3摇负载性能分析
[3]摇sion,2017,32(1):222-232.
Conver鄄尚海[J].,科学技术与工程窦满峰,陈敏,等,2014,14(11):27-31.
.永磁同步电机极槽组合优化的研究电机在不同极弧系数下一个极距内的输出转矩波形如图7所示。
[4]摇武文皓析[J].,微特电机于大国.V,2018,46(1):9-12.
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参数化分
[5]摇黄守道槽转矩削弱方法,刘婷,欧阳红林[J].电工技术学报,等.基于槽口偏移的永磁同步电机齿
,2013,28(3):99-106.[6]摇转矩的影响古海江,黄文美[J].,王超电机与控制应用,等.定子齿开槽对内置式永磁电机齿槽
,2016,43(8):40-45.[7]摇机械工业出版社王艾萌.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机的设计及弱磁控制,2013.
[M].北京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詪:
图7摇电机输出转矩波形
结合图7,可以将电机在不同极弧系数下与输作者简介:周建(199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永磁同出转矩有关的数值列表步电机设计与控制。
摇摇由表4可知,通过转子修形,如表4所示,在最优极弧系数。
([12]上接第摇RAMINOSOA9页)
T,RASOANARIVOI,Meibody-TabarF,etal.
Magnetics,2008,44(12):4618-4625.
Time-steppingsimulationofsynchronousreluctance作者简介:赵大文(1980—),男,硕士,长期从事电力设备设计anonlinearreluctancenetworkmethod[J].IEEETransactionsmotorsusingon
研发。
詪詪摇周摇建等摇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研究
19
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