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筛目数与筛孔尺寸见表4-1。 表4-1 标准筛目数与筛孔尺寸对应表 标准筛目数40 60 80 100 150 200 250 325 (目) 筛孔尺寸0.42 0.25 0.175 0.149 0.104 0.074 0.061 0.044 (mm) 常用金属粉末粒度的表示方法,如果能通过100目但不能通过150目的粉末,用-100+150目表示,依此类推。
粉末烧结过程是在接触表面进行的,细颗粒的粉末,由于比表面积非常大,自由能较高,因而大大促进了扩散—溶解—再结晶过程的进行,故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烧结。 目数(mesh) 微米(μm) 目数(mesh) 微米(μm) 2 8000 100 150 3 6700 115 125 4 4750 120 120 5 4000 125 115 6 3350 130 113 7 2800 140 109 8 2360 150 106 10 1700 160 96 12 1400 170 90 14 1180 175 86 16 1000 180 80 18 880 200 75 20 830 230 62 24 700 240 61 28 600 250 58 30 550 270 53 32 500 300 48 35 425 325 45 40 380 400 38 42 355 500 25 45 325 600 23 48 300 800 18 50 270 1000 13 60 65 70 80 90 250 230 212 180 160 1340 2000 5000 8000 10000 10 6.5 2.6 1.6 1.3 目数,就是孔数,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目。目数越大,孔径越小。一般来说,目数×孔径(微米数)=15000。比如,400目的筛网的孔径为38微米左右;500目的筛网的孔径是30微米左右。由于存在开孔率的问题,也就是因为编织网时用的丝的粗细的不同,不同的国家的标准也不一样,目前存在美国标准、英国标
准和日本标准三种,其中英国和美国的相近,日本的差别较大。我国使用的是美国标准,也就是可用上面给出的公式计算。
由此定义可以看出,目数的大小决定了筛网孔径的大小。而筛网孔径的大小决定了所过筛粉体的最大颗粒Dmax。所以,我们可以看出,400目的抛光粉完全有可能非常细,比如只有1-2微米,也完全有可能是10微米、20微米。因为,筛网的孔径是38微米左右。我们生产400目的抛光粉的D50就有20微米。附图给出的就是这种抛光粉的照片,注意标尺是50微米。
因此,用目数来恒量抛光粉的颗粒大小是不恰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粒径(D10,中位径D50,D90)来表示颗粒大小,用目数折算最大粒径。如果大家看过日本关于磨料的标准JIS标准,就会觉得非常科学。他们的每个号的磨料均给出了D3,D50,D97的要求,而且用不同原理的粒度测定仪时的数据是不同的。其中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举例来说,D50是2微米的粉,D3大致是0.9微米,D97是4微米。什么意思呢?号称是2微米的粉中,小于0.9微米不能超过3%,大于4微米的不能超过3%。这是非常严格的,市场上见到的绝大多数抛光粉(包括国外的)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尤其是细粉超标严重。
采用目数表征抛光粉的颗粒度是有原因的。老的抛光粉厂采用的是干法球磨和干法过筛的工艺,因此就会出现300目的粉的D50大约为9微米,500目的是D50是2微米左右的情况。大家一直这样用下来,也基本能指导生产和使用。但是,随着新的生产工艺的出现,更高精度要求的抛光的需求,这种方法也应该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