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
1. (3分) (2017七下·苏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 A (独树一帜 千篇一律)的私家园林。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的,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飘荡yí然自得的,还有表现园主企慕tián淡的田园生活的。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 B (溶合 融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yáng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yĕ和美的享受。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í
________然自得
tián
________淡
yáng
徜________
yĕ
陶________
(2)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A________;B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2.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①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②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相梁》)
【注释】①练实:竹实,竹子所结的子。②鸱:猫头鹰。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是鱼之乐也 ________ ②非梧桐不止 ________
(2) 对于【乙】文中“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一句中“吓”字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①恐吓,威胁;②同上句“仰而视之曰:“吓!”中的“吓”,指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你更喜欢哪个解释?请结合文章的内容阐述理由。
我喜欢________(填序号)。理由:________
(3) 《庄子》故事中有许多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形象各具特点,并折射出庄子独特的个性和思想。请根据要
第 1 页 共 10 页
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比较【甲】【乙】两篇文章,完成表格。
动物形象 【甲】鲦鱼 【乙】鹓鶵 ________ ________ 形象特点 ②如果围绕一个主题词分析两篇选文中的庄子形象,你会选怎样的主题词?请结合文中的动物形象和选文内容说一说你的依据。
示例:快乐 自由 洒脱 浪漫(也可选自己的词) 我选“________”这个词。因为:________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3. (2分) (2019七上·潮安月考) 按要求默写填空。 (1) 树木丛生,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的句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 (5) 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4. (1分) (2019八下·慈溪期中) 名著阅读。 (1) 傅雷告诫儿子要遵循的人生原则是什么?( ) A . 亲情第一,艺术第二,真理第二,爱情第二 B . 亲情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C .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D . 爱情第一,亲情第二,艺术第二,真理第二
(2)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书的目的或策略的不同,可以采用各种阅读方法。如《西游记》就适合“精读”和“跳读”。请根据《傅雷家书》这部名著的特点,介绍自己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5. (6分) (2012·镇江) 下列语段有多处语病,请用规定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4处)
2012年3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
第 2 页 共 10 页
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6. (20分) (2019八下·海淀期末) 阅读《苍穹驿站》,完成下列小题。 苍穹驿站 苏沧桑
①从莫干山到下渚湖,渡我们的是一片花海。花海静默而盛大,将来自天南海北的五个人渡到了下渚湖岸边。 ②我对船夫说:“往没有人的地方开,越安静越好。”几双眼睛齐齐望向春水兄拎着的萨克斯琴盒,像望向一个静默而盛大的秘密。
③这是戊戌年寒露之后、霜降之前的德清,一条木船载着五个人,渐渐遁入下诸湖的最深处。
④下渚湖的墩岛上,白鹭停在一杆芦苇上,正对着船头,看见那个叫“春水”的中年男人取出了萨克斯,吹出了《春风》的第一个音,第二个音……
⑤像一只金色的鸟,轻轻落入湖面,溅起了一簇簇金光。缠绵悱恻时,它盘旋低回;高亢嘹亮时,它凌空飞跃,在迷宫般的芦苇荡中穿行,寻觅,捕捉。
⑥是一支游走的箭,靶心是下渚湖每一个生灵的心。湖水最先中箭,泛起了点点泪光。风接着中箭,停住了脚步。芦花们也纷纷中箭,垂首静立。白鹤、鸳鸯、翠鸟、野鸭、沙鸥、水雉、鸬鹚、红嘴黑水鸡等等,不知道藏在哪里偷听,一声不响。一条鱼跃岀水面,不知道是还是鼓掌,又有一条鱼跃出来、说,谁啊谁啊,我看看。鱼从来没有听过萨克斯,下渚湖所有的生灵包括青蛙、泥鳅、螺丝和虾,都从未听过如此美妙的声音,深沉而平静,轻柔而忧伤,好像回声中的回声。
⑦船停在下渚湖的某个深处时,船上的人们沉醉在《春风》里丝毫未觉。乘着音乐的翅膀,他们也变成了乌,翱翔在想象中的下渚湖的春夭里。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涌动着亿万朵油莱花,开满油菜花的墩岛,像一个个水上的太阳,蜂蝶在一个个太阳之间振动翅膀,放飞一个个透明的梦想。
⑧《鸿雁》响起时,有人走上船头,合着音乐翩翩起舞。跳的是刚学的蒙古舞,老记不住动作,自己把自己给乐翻了。其他人一边笑一边用手机拍。春水自顾自吹萨克斯,一曲终了,说了:跳得蛮好。
⑨两百多年前,洪昇游览下渚湖时,留下了一首诗:“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三山浮水树,千巷划菰芦。埏埴居人业,渔樵隐士图。烟波横小艇,一片月明孤。”他不会想到,两百多年后,五个与他一样爱写字的人,湖水深处某个最僻静的角落,歌舞笙箫,得大自在,暂别了俗世日常,甚至暂别了文学。一条船和一整个天空一起倒映在湖里,船便仿佛孤悬在浩渺苍穹,如时空之外的一个驿站,欢声笑语从驿站里溢出来,天地笼罩着一种微凉的幸福。
⑩傍晚时分,“滴答~答~~滴答~答~”《回家》的前六个音鱼贯而出,跃过船头,贴着水面,穿过层层波光,攀上一大片芦花,轻轻咬住了玫瑰色的夕阳。夕阳一愣,犹豫了一下,似不忍坠落,万物蒙在一层毛茸茸的暮光里,像蒙上了一层雪,霎时,下渚湖仿佛穿越到了冬天,湖水深处某一间竹楼内,一双手正将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端上桌,而门外,响起了风雪夜归人的脚步声,沙沙,沙沙。
第 3 页 共 10 页
⑪萨克斯最后一缕余音和烘豆茶的热气,一起消逝在傍晚五点的下渚湖时,我的眼前浮现了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水稻田。传说,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防风氏带领部落在此开垦荒莽,种植水稻,造福先民,使得吴越一带靠狩猎采集为生的氏族部落慕名而来。他们站在太湖边的一座高山上,问一位老猎人防风氏部落在哪里。老猎人说,那一大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水稻田,就是防风氏部落。之后,防风氏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了治水和种稻经验,福泽万民,下渚湖畔也因此有了“三道茶”遗风:“相传防风受禹命治水,劳苦莫名。里人以橙子皮、野芝麻沏茶为其祛湿气并进烘青豆作茶点。防风偶将豆倾入茶汤并食之,尔后神力大增。”(《防风神茶记》)青绿色的烘豆、金色的橘子皮沾着细白的盐粒,滚水一冲,清香四溢,鲜威可口,不仅是茶,还是饱腹暖心的食物,也是“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德清的待客之道。
⑫上岸时,我回头看他们。彼时,他们四个人都背着光,而我看到的却是一道道金色光芒。这些与我并无半点血缘关系的人,一起在文学路上走了几十年的人,在我烦躁时,困顿时,如防风氏般毫无保留,亦如阳光之于水稻田,一直在。
⑬时间来到戊戌年小寒。临安山坳里一个小客栈,天寒地冻,夜深人静,整栋楼只有我和位师姐,要继续第二天的采访任务。我们将所有的被褥搬到一起,一个靠在床上一个靠在榻上,在同一盏灯下“抱团取暖”。午夜时分,大雨倾盆,将屋顶的瓦片砸得哗啦啦响,我突然有一个感觉——此时,灯光是我们的驿站,我和她是彼此的驿站。
⑭驿站,食宿、换马、交换信息、补充能量的地方,八百里加急日夜奔赴的那个点,穷途末路上一个亮灯的窗口。家太远,驿站刚刚好,即使风雪交加,沿途总能找到。
⑮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为天地无私无情,对人对狗对万物都一视同仁。而我觉得天地亦有情有意,使万物互为驿站,人与人就是彼此的驿站。漫漫人生路,并非一条线,而是一个苍穹,每一个方位都是方向,每一步都可能是深渊。一个人就是一颗星,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好在无尽的苍穹之中,总有一些星球星座星系,让累到极点的你靠一靠,歇一口气,再提一口气,继续前行。而继续前行,就意味着继续失散,于是,留下来的那份记忆,就成为一个驿站。多年以后,同游下渚湖的五个人也终将失散,而湖上的萨克斯声,会是我们永远的驿站。
⑯时间来到戊戌年大寒。我在曙光中独自醒来,看到父亲深夜发在苏家微信群里怀念二伯的段话。远在云南的二伯,前日猝然离世,是他们兄妹七人中第一个走的。年事已高,路途遥远,生亦难以相见,死亦无法告别,他们从此失联。不知道多年以后,浩渺苍穹中的哪一个点,是他们重逢的驿站?我在晨光里泪流满面时,小猫跃上床沿,轻轻吻了吻我的泪,又定定看了我几秒,将头窝进了我的手心。此时,它是我的驿站。
⑰这一天,谢谢下渚湖。这一年,谢谢他们都在。这一生,谢谢你们来过。 (原文有删改)
(1) 文章第①-⑫段,主要写作者一行五人乘坐游船静赏下渚湖的情形。这部分文字以游者吹奏乐曲为线索,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分别写出了哪些内容?请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①当《春风》响起时,作者看到________,想到________。 ②当《鸿雁》响起时,作者看到________,想到________。 ③当《回家》响起时,作者看到________,想到________。
第 4 页 共 10 页
(2) 乐曲响起的时候,作者用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请结合文章第⑦段或第⑩段内容,作简要赏析。
(3) 阅读文章,请就⑬-⑰段内容,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并说明所提问题的探究价值。
(4) “驿站”的本义是“食宿、换马、交换信息、补充能量的地方”。阅读全文,请简要说明“驿站”在本文中的含义。
7. (16分) (2020·大庆模拟) 阅读《八十里的母爱》,回答 问题。 八十里的母爱
一年前,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做事丢三落四的,说过的话一会儿就忘,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在小区里徘徊,哪栋楼哪个门都记不清了,有认识的人把母亲送了回来。老婆说:“还是把妈送敬老院吧,那里人多,还有专人照顾。我们常去看看,又不是不管她。”
他不肯,怕委屈了母亲。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很多人劝母亲改嫁,可母亲怕再嫁人对孩子不好,都拒绝了。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送他上了大学,为他成家娶妻。现在他怎么忍心把母亲送进敬老院。
母亲的记性时好时坏,那天,在煤气灶上熬鸡汤,汤沸了,把煤气熄灭了,母亲却浑然不知,还坐在客厅看电视。他下班回家,推门就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忙开窗通风。老婆责怪说:“妈,您熬汤怎么不勤看看,这煤气泄漏多危险啊! 这一爆炸,整个家都没了!”憋了半天,母亲回答:“知道了,我以后小心。”
一年间这样的事发生过很多次,他开始改变了想法,也许把母亲送进敬老院,有专业人员照顾,对母亲不是一件坏事。他和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母亲沉默很久,终于答应了。他为母亲找了一个条件很好的敬老院,在离市区八十里的一个湖畔,风景宜人,空气也好,在一个周末把母亲送了进去。
“妈,有时间我们就来看您。”老婆对母亲说。
此时母亲清楚极了,她拿起包裹,走向自己的房间。站在门口,母亲停下了脚步,回头对他说:“孩子,以后可以接我回家住几天吗?”那一刻,他心头一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母亲期望的目光、祈求的口吻多像儿时的自己。小时候,母亲每次送他到幼儿园,他总会央求母亲,早点儿来接我哦! 如果下班早,母亲就会早早接他回家,不在幼儿园吃晚饭。他和小伙伴挥手告别,那一刻简直幸福极了。小伙伴们都投过来羡慕的目光,小孩子的世界大人不懂,早一刻见到母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母亲住进了敬老院,他的心却放不下来,总有一丝牵挂:母亲有没有想他? 在里面生活习惯吗? 是否和同屋的阿姨脾气相投? 母亲是个内向的人,他怕母亲受欺负。给敬老院打过几个电话,对方说一切均好,不用惦念,他才稍安心。
那天凌晨,一个电话把他从睡梦中惊醒。母亲从敬老院跑了! 他和老婆连忙赶到敬老院,院长一直说抱歉,说院里管理不到位。
“可是,谁知道阿姨能这样厉害啊!”院长有些委屈地说。
他看了监控录像,也惊呆了:半夜,母亲趁工作人员都不在,悄悄收拾起自己的衣物,用床单打成一个包裹背在肩上。她爬上院中靠墙的一棵柳树,顺势翻过两米高的围墙,跳到院外,然后母亲就这样消失在了夜幕中。要知
第 5 页 共 10 页
道,母亲已年逾七旬,平时哪会上树啊。
敬老院距离市区有八十里路,这里母亲从没来过,何况母亲还有老年痴呆症。母亲会跑向哪里? 会不会自此一别永不再见? 他蹲在地上失声痛哭。众人安慰他,既然报了警,再等等看,也许老人不会丢,认得家。
他和老婆开着车,一路寻找,从敬老院到母亲的单位,到小区,到母亲曾经上课的老年大学,都不见母亲的踪影。
此时已是第二天下午,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母亲还杳无音信。他呆坐在路边,看城市中的人来人往,回忆起母亲抚养他的点点滴滴。忽然他想到一个地方,母亲会不会去那儿了? 他一下从地上跃起,一路开车飞驰。他的车一拐进那条小巷,就看到了儿时的幼儿园,虽然建筑已经翻新,可大门依旧是明亮的天蓝色,像儿时的天空。那儿,站着他的母亲,正不断往里张望,嘴里呢喃着:“大宝,母亲说过早来接你哦。”
疾病让母亲忘记很多,却唯独记住了儿时接他的路。他知道现在母亲是等着回家的孩子,而他是母亲的依赖。他轻轻地抹去眼角的泪水,上前牵起母亲的手,说:“妈妈,我们回家吧。”
(选自《短篇小说·原创版》2019 年第 4 期)
(1) 通读全文,从儿子的角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① 一年前,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儿子不舍得送她去敬老院。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 儿子费尽周折终于找到母亲,决定带母亲回家居住。 (2) 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轻轻地抹去眼角的泪水,上前牵起母亲的手,说:“妈妈,我们回家吧。”
(4) 读完文章后,有人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亦有人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你更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8. (1分) 写作。
题目:“有一种_________ 叫_________ ”
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初中生活即将成为你青春岁月永远的记忆。回首走过的时光,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有一种坚持叫执著,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感觉叫幸福……
写作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加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④字数600——800字之间。
第 6 页 共 10 页
参
一、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
1-1、
1-2、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2-1、2-2
、
2-3
、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3-1、3-2、
3-3、
3-4、
第 7 页 共 10 页
3-5、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4-1、 4-2
、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5-1
、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6-1、6-2
、
6-3、6-4、
7-1、7-2
、
第 8 页 共 10 页
7-37-4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8-1
第 9 页 共 10 页、
、
、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