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 是不可能的。 ②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 令人耳朵过敏吧。 ③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台阶下 侵到他舌底,心底。 A . 基本 进而 径直 B . 基本 反而 一直 C . 几乎 进而 径直 D . 几乎 反而 一直
2. (2分) (2019·枣庄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B . 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 . 花香藕具有补心脾、润秋燥、收缩血管、清热补血,深受食客喜爱。
D . 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8八上·金华月考) 古诗文默写。古诗文名句默写。 (1) 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 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3) 月下飞天镜,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 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5) 古诗文的反问句强调了作者的看法,突出了作者的情绪,读来很有曲折之美。崔颢的《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就是如此。
(6) 春天的花草给人以无限的生机,王维“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而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则是“________,________”,别有情趣。
(7) 曹植在《梁甫行》中的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深化了主题。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 (2017·扬州) 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________,树影婆娑,花团锦(cù)________,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________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
第 1 页 共 10 页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那湖面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________,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 (1分) (2020八下·鱼台期末) 根据语意,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撒满温暖的阳光。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6. (8分) (2017八下·衡山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 解释划线的词。 ①欣然起行:________ ②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 ③盖竹柏影也:________ (2) 翻译句子: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文章中的作者去找张怀民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 下列对文章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篇幅短小,看似单纯写景,实则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B . 写月下庭中景物,用笔极为精炼,可见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善于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绘。 C . 文章开笔交代夜游时间和原因,再写庭中景物,最后写作者的情怀。全文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D . 文章语言清新朴素又活泼自然,简练而又含意深远,极具浪漫主义特色。
六、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文言阅读与赏析,回答相关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 2 页 共 10 页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是 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 时期伟大的 家,教育家。
(2)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限两个停顿。 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 (3)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子在川上曰 ( )
(4) 翻译句子。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 《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例: 。
启
迪: 。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8. (9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中文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鼓励小朋友读不少中文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 3 页 共 10 页
②还记不记得两三年前,有一次爸爸妈妈带你去自然历史博物馆,进门时,有人发个小本子给你,说“欢迎参加发现之旅”。原来他们在博物馆各个角落,设立了许多站。每到一站就可以盖个章。一整本都盖满章的小朋友,则能得到一份小奖品。爸爸也非常欣赏博物馆的美意,知道他们希望借着这个方法,使小朋友能到每个展览室去参观。只是,那天没见到几个细细参观的小朋友,倒是见到不少家长,疲于奔命地跟着孩子跑来跑去——包括你的爸爸妈妈在内。你也得到一份奖品。但你想想,我们去博物馆那么多次,你那次是不是最累,却最没看到什么东西?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教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都有已经结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一大堆杂草,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 “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1) 第1段画线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
(2) 第2段作者讲了孔子关于“学”、“习”、“思”的2句话,请任选一句,用孔子的原话表述。 (3) 谈谈对第3段画线句中“死”与“活”的理解 (
4
)
作
者
因
为
女
儿 的原因,例举了 和 的事例和借鉴了孔子关于读书的言论,提出了希望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想法。
(5) 对于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理解,下列哪种说法与文意相符一项 。
第 4 页 共 10 页
A . 咀嚼书里的意思,欣赏美丽的插图,获得读书的乐趣。
B . 既可 “精读”,也可 “浏览”,还可像参加“发现之旅”比赛那样读。 C . 慢慢地读,悠闲地读,重在劳逸结合。 D . 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9. (16分) (2017八上·高阳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纸飞机
①今年春天下了很大的雨,惊雷滚滚,雨落如注,大颗大颗的雨滴狠狠地砸在地上四分五裂,最终又汇成一条条蜿蜒的小流,向着不知名的地方流淌开去。
②我和弟弟坐在田垄上,沉默被雨声塞满。地里的蒜薹(tái)被雨水冲刷得很干净,绿油油十分可爱。然而可惜,今年菜价便宜,尤其是蒜薹——这一大片的收成,还不够请人收割的工钱。弟弟无言地看着田野,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远方的青山,它们面色铁青,肩并肩连成一片,把所有的出路堵成死胡同。雨“哗啦啦”地下个没完,水流打着漩从我们脚边流过。“走吧,哥。”弟弟的声音穿过雨幕,传到我耳朵里也是湿漉漉的。
③我抬起头看那黛青色的天,如银针般的雨丝自上而下刺入我的眼睛,又从眼里流出来。雨,大雨,满世界都是雨,如果没那么多雨就好了。要是没有那么多雨,爸骑车的时候就不会滑在地上摔成骨折;蒜薹也不会疯长以至于贱到赔本……要是没有那么多雨,市里比赛时空气湿度就不会那么大,我和弟弟就可以拿到第一,第二名了。市里有规定,比赛第一,第二名可以免费参加国家航模比赛,而其他每位晋级的同学,还要再多交上1000元材料费及路费。
④而现在,我们只能沉默不语地瞪着绿色的蒜薹。家里已经明确地说了,只能拿出1000元,今年收成不好,爸又摔伤了。
⑤那1000元正攥在我手里,弟弟走在前面,我紧紧跟着他。无论如何必须下决心了,明天一早报名统计截止,过期不候。弟弟的身影在雨里显得有些瘦弱,我想起他投掷飞机时的模样:双眼目视前方,飞机稳稳托在右手上。清风乍起的时候,他适时地松手,风从机翼下穿过,飞机便乘风而上,带着漂亮的上升弧线,划出潇洒的滑行轨迹。弟弟在后面跟着跑,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
⑥“哥,你想去吗?”弟弟突然打破了单调的雨声问我,却没有回头。“这时候了,还问这干什么?”我回答他的声音散在雨水里。得到晋级通知的时候,谁不想去呢?看着烂在地里的蒜薹的时候,谁不想去呢?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怀揣着骑马仗剑浪迹天涯的意气风发,去见识更广阔的山川星河,谁不想去呢?我仍记得第一次参加社团活动,第一次用高级泡沫和进口的黏合剂,第一次把那小玩意儿放出手去兴奋得好像麻雀。
⑦我们慢慢地走着,雨水冲刷着眼前的路,偶尔有戴草帽的人奇怪地看看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场慎重的仪式——有关到世界去的一场严肃抉择。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__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
⑧雨中小路上还有许多人向我们走来,在雨里模模糊糊得看不真切。我郑重地擦干手,从书包里取出两张纸来:既然为了飞翔,就让飞翔来抉择吧。两张纸,两架纸飞机,谁的飞得时间久,就算谁赢。谁就可以去那个群山外面的世界,那个巨大的、有无限天空的世界。叠飞机的时候,弟弟光顾着各种折叠技巧,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用的那张
第 5 页 共 10 页
纸上斑斑点点,白纸黑字十分明显,明显得可疑。
⑨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去参加比赛。两张纸,一张用来给弟弟飞翔,而另一张是我的报名表。我是哥哥,要照顾家,农田,以及不再年轻的爸妈。但弟弟,你是不一样的,我知道你生来就要去飞翔的,到天空去,到宇宙去,到世界去,你的飞机一定会冲出雨幕飞向蓝天的!
——本文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简要概括。 (2) 从全文看,第①段从“雨”写起有何作用? (3) 请对第⑤中划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 第⑥段主要对“我”进行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 第⑦段“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17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如何理解这句话? (6) 文章以“纸飞机”为题,有什么用意?
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 按照下面要求,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小草也美丽,因为它因报给春天以美丽;落叶也美丽,因为它依恋树根的深情;残月也美丽,因为它驱散深沉的黑暗。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挫折是美丽的,因为它教会了你坚强;失败是美丽的,因为它教会了你奋斗;苦难是美丽的,因为它教会了你珍惜……请以“____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字数在500字以上;(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11. (11分) (2018九上·温州期中) 下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________》,讲述的________的情节,反映出林冲由当初隐忍到现在反抗的思想性格转变。后来,林冲毅然投奔了梁山。他的这段经历体现了这部古典小说________的主题。
第 6 页 共 10 页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1、3-2、3-3、3-4、
3-5、
3-6、
3-7、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1、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1、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6-1、6-2、6-3、
第 8 页 共 10 页
6-4、
六、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1、7-2、7-3、
7-4、7-5
、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8-1、8-2、8-3、
8-4、8-5、 9-1
、
9-2
、
9-3
、
9-4、9-5
第 9 页 共 10 页
、
9-6
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
10-1、
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1、
、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