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关系型贷款 王丽辉 (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问题是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关系型借贷是金 融市场交易的一种内生制度安排,是银企为克服市场失灵而共同构建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构建银企持久稳 定的借贷关系、组建中小金融机构和地方提供支持等是建立我国关系型贷款制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关系型贷款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0)09—0092—03 当前,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8%,创造了 险客户。对银行而言,这就是“逆向选择”的结果,它使得银行 放贷风险急剧增加。 当企业取得贷款之后,冒险项目的诱惑和有限责任的企 从事高风险投机。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问题在于取得贷款 我国近六成的经济总量,提供了近一半的财税收入,提供了 近八成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 的严峻形势下,加快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 位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加深 业制度驱动企业家违背申请贷款时的低风险用款承诺,转而 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一后,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仍然是不对称的。处于信息劣势 地位的银行无法及早发现并制止企业家的“道德风险”,致使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信贷配给和信息不对称问 题 按时收回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信贷市场上,中小 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严重,银行面临的逆向选 择和道德风险要远远大于企业,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是内部 化的,在寻找贷款和外源性资本时,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证 明其信用水平的信息。由于中小企业难以提供经过审计的合 格的财务信息和经营记录,从而使银行在向其发放贷款时面 Berger。Udell指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两方面的内生脆弱 性,【- 一方面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透 明问题,另一方面是外源融资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强烈 依赖性,由于中小企业无法到公开市场上融资,其外部资金 需求主要依靠金融机构贷款。当银行体系受到某种冲击的时 临更大的信用风险。对中小企业放贷,银行既无规模经济优 候,中小企业均衡的资金供给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一)信息不对称。 市场经济的现实远非建立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瓦尔拉 斯均衡状态,信息在多数交易的双方之间是不对称分布的。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上特别明显。 势,又面临更大的违约风险和信贷管理成本。 (二)信贷配给。 信贷配给是在一般利率条件下对贷款白 需求超过了供 给,斯蒂格勒茨和威斯认为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衍生的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贷配给产生的根本原因。 的产生机制如下: 信息不对称 贷配给 在信贷市场上,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之前是清楚自己的贷款 动机、用款计划和风险状况的;相比之下,银行则只能“被动 地信赖”企业的贷款申请,这种信贷交易之前的信息不对称 问题增强了企业从银行骗取信贷用于冒险的动机,无论多么 高的利率都无关紧要,关键是能够取得贷款,致使贷款的需 求显著增加,其结果是银行面临的贷款客户往往是大量的危 —银行放贷环境恶化—嘬行“惜贷”和“慎贷”—信贷配给 作为降低违约风险和信贷管理成本的主要手段,银行必 须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对贷款需求者有选择地 作者简介:王丽辉(1976一),女,许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中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海南省社科基金“财政收入管理法制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NSK10--24 ・92・ 贷配给是一种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消极方法,它使中 小企业获得的支持不足,宏观经济增长乏力。 综上所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问题是解决银行 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能够以最小化 关系型融资中,融资双方借助关系专用性投资,能够较 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关系专用性投 资体现在银行对特定企业的信息能力投资方面。中小企业经 的成本来获得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且快速高效地处理、传 递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就成为解决其贷款困难的关键,而这 也是银行部门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营状况的复杂性和易变性决定中小企业融资的个性化要求 较高。银行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源获取和处理该企业的信息, 才能做出适宜的贷款决策。在与当地中小企业长期、多方位 的合作过程中,银行的关系专用性投资能够保证银行更有效 地收集和处理企业融资项目信息,监督企业项目的进展;中 二、关系型贷款的产生及内涵 (一)关系型贷款内涵。 小企业对银行的关系专用性投资体现在企业向银行透露的 业主专有性信息方面。通过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专用性投 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对企业的信贷融资按贷款方式划 分大致可分为四种:(1)基于财务报表的贷款;(2)基于资产 抵押和担保的贷款;(3)基于信用评级的贷款;(4)基于银行 与企业关系的贷款。从金融中介机构与企业在信贷中的关系 来看。前三种属于交易驱动型融资模式,简称交易型融资;而 最后一种则属于关系驱动型融资模式,简称关系型融资。 关系型贷款是指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和 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 息而做出的贷款决策。它以贷款银行与借款企业间长期、密 切或者说相对封闭的交易关系为前提,即企业通常与固定的 少数几家(通常是1—2家)银行维持借贷关系。信息不对称 加大了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扩大了交易风险,信贷交易过 程的长期性形成了“信息锁定”,这种信息层面的诱因促使企 业与银行在借贷活动中保持关系型导向。 吗 (--)关系型贷款的特点。 (I)关系型贷款主要体现在关系的运用。关系具有非标 准化的特点,因为它在进行贷款时所依据的主要是难以量化 和传递的“软信息”,这类软信息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可 以视为银行生产的关于特定企业及其业主的专有知识。 (2)关系型贷款特别注重维持长久的银企关系。关系型 贷款依据的“软信息”是通过银行与企业之间在财务、业务咨 询和信贷的长期交流过程中逐渐捕捉和积累起来的,银企关 系的长久与否直接决定了实行关系型贷款成功的几率。 (3)关系型贷款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银企之间维持 长期、密切的业务关系不仅需要大量时间而且还要求地域分 布上的紧密性,因为其软信息的获得很大程度上要从企业所 在地区获得。 三、关系型贷款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 径 关系型借贷是金融市场交易的一种内生制度安排,是银 企为克服市场失灵而共同构建的一种制度安排。德国学者的 实证研究发现,德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与一至两家银行建立 了长期的借贷关系,许多中小企业从一家银行所获得的贷款 占其贷款总额的2/3以上。而且,银企间信贷关系的持续时 间与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变量之间正相关:在筹资成本上,有 引起相互依赖关系的企业贷款利率比没有这种关系的企业 贷款利率低0.48个百分点。其他国家的研究文献也证明,长 期化和交易对象集中化的关系型借贷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 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可得性,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枷 具体表现在: (一)银企的长期合作能较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资,一方面企业愿意向银行透露更多真实信息,另一方面银 行更有能力分析和处理上述企业信息,从而关系型融资可以 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项目的融资效率。 美国中小企业贷款的特征也显示,以信贷额度承诺形式 发放的关系型贷款占中小企业贷款总量的56.35%。中小企 业从保持长期交易关系的基本银行那里获得了85%以上的 贷款,而且与基本银行的融资关系保持的时间平均长达9年 以上。长期与银行不断的信贷业务往来会使银行降低对该企 业的贷款利率,并且在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中企业依然可以 保持较良好的银企关系,获得相对更大的信贷可得性。由于 企业严重依赖银行贷款,并且相对于大企业来讲,中小企业 的信息不透明,因而银企关系对于企业融资非常重要。 (二)关系型贷款能较好地解决以软信息为主的信息不 对称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项 目中软信息(不能从企业财务报表中分析出来的信息,例如 企业家的人品和能力,企业家对待压力的态度等)比较多,硬 信息(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的信息,例如企业 以往的利润率、负债率、资金周转率等)比较少。由于软信息 的特点是只有进行关系专用性信息能力投资之后才能被理 解,所以很难向第三方传递和证实。 银行和企业选择关系型借贷这种融资方式,因为关系型 借贷是建立在对企业信息更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的。一般来 说,企业的硬信息容易获得的,特别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 段,银行可以随时获得客户的各种硬信息。但是,企业的软信 息却是不容易获得和传播的,而软信息在许多条件下能更准 确地反映企业的状况和潜力,掌握这些信息的银行往往可以 凭借对信息的垄断而取得垄断利益,而企业也可以获得稳定 的资金支持。银行可以利用所掌握的关系借款人的信息来事 先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特征和施加压力,使借款人提前放弃 那些坏的投资项目。 因此关系型借贷对银行和企业双方 都是有利的,双方可以共享更多的信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 交易效率。 (三)解决中小企业缺乏资产抵押物的难题。 抵押资产要求是信贷合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发 放贷款一般都要求借款人提供一定的抵押,以便在借款人不 能还款时能变现清偿。由于信息质量的不同,关系型借贷合 约中的抵押资产的要求与市场交易型借贷合约中的要求水 平有了质的变化。 关系型借贷中银行获得了更高价值的信息,对企业的甄 -93・ 别能力增强,信贷合约中银行就没有必要实行很高的资产抵 小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专业化分工,中小银行比大型银行更 适合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为它具备向中小企业提供关系 型贷款的组织优势,中4、银行是发展中小企业与银行关系型 押要求。由于关系型借贷对企业信用记录和抵押资产的要求 较低,对于缺乏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来讲,关系 型贷款能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贷款的有效载体。 3.地方的支持。 4.关系型贷款的特点更适于对中小企业融资。 根据威廉姆森的关系合约理论,交易的特性决定了交易 所适宜的合约形式。交易不确定性高、交易频率高、资产专用 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县乡基层,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当地 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水平。地方应该大力支持中小企业, 其作为诱导型租金的地方供给者,有条件促进金融机构 增加面向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比如地方可以决定财 政资金和有关部门资金的存放,从而影响金融机构的负 性强的交易适宜于关系型合约,而交易不确定性低、交易频 率低、资产专用性弱的交易适宜于市场型合约。 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具备三种特性:一是中小企业的经 营容易为外界环境所左右,收益不确定性高;二是中小企业 债总量和结构,也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方面为金融 的融资频率比较高;三是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往往会形成较高 的资产专用性,导致融资双方彼此依赖。这三种特性表明中 小企业所适宜的融资合约应该是关系型合约。 四、我国建立关系型融资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银企持久稳定性的借贷关系。 关系型融资的基本前提是长期化的借贷关系,研究文献 也证明,长期化和交易对象集中化的关系型借贷有助于改善 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贷款条件,能够较为有效地缓解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越是专门化的知 识,其转换成本或沉没成本就越高,交易就越倾向于以长期 关系的方式进行。对银企双方来说,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更 是—个观念、理念的问题。在我国,银行往往热衷于与大企业 等优质客户建立长期关系,轻视对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贷款, 这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建立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银行经营范围具有区域性特点,其贷款决策权相对 分散,层级数较少,因此大银行在转换传递中小企业的“软信 息”时花费的成本要比中小银行高得多,这就使得大型银行 缺少收集、整理、传递该信息的动力。在大银行的最优决策点 更加集权化情况下,它们将更倾向于专业化对大企业的市场 交易型贷款,而放弃对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贷款;/b银行则正 好相反。因此,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将内生地形成大银行与 ・94・ 机构资产质量的改善和资产结构的优化提供竞争的机会。 参考文献: 【1]Berger.九N—G F.UdeU.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 01.Joum ̄of Business,1995. [2】sd tzJoseph.E..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 ̄rect Informati-D,lⅡ】.Alllel-icarl Eco— nomic Review,Vo1.71,No.3.1981. [31Sharp,S.Asymmetric Information,Bank Lending and Implicit Contracts:A Stylized Model of Customer Re- latoinships叨.Joumal of Finance,1990. 【4]Berger,A.N.,G.F.Udel1. Sma//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tiy and Relatoi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oinal Structure U】.The Economic Joumal, 2002. [5]R.jna,R.Isnider and Outsiders:The Choice be- tloeert Relatoinship and Arms-length DebtⅡ】.Journal of Fi- nance,(47),1993. [6IV.・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 场签约[M].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责任编辑姜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