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8期百家争鸣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王洁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东亭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同伴交往指的是同伴之间通过接触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同伴关系不仅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就像进入了一个小社会,需要学习如何和同伴交流、合作、互助等,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
国内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提出:“集体生活是幼儿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幼儿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幼儿,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由此能够了解,同伴在幼儿社会化和自身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外部精神环境,能够帮助其构建积极乐观、自尊自强的健康人格,帮助其心智提高,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则会阻碍其社会化发展。因而帮助幼儿建立和同伴和谐交往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1 提供交流平台,使幼儿获得成就感
在幼儿园的常规活动中,幼儿每日的活动都被科学合理的紧密安排好。虽然也有课间活动时间,但需要先上厕所、排队喝水……和伙伴们交流的时间较少。因此,有些幼儿在老师拍铃鼓要进行集体活动时仍然慢吞吞地在厕所里和同伴讲话不肯出来,有些则在活动时偷偷地和旁边的同伴讲话。固然,这会阻碍其人际关系和社会化的发展。因而,在进行活动安排时,教师要学会放手,给孩子提供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和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和娱乐活动。如在教学活动中,设置让幼儿讨论的环节,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和同伴一起探讨。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尽量不参与,给予其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其自由选择玩伴和安全健康的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它就象一个小小的社会。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去扮演,并通过游戏平台进行有目的的交往,从而学会社会行为的相关标准。例如演员为观众表演节目,服务员招待顾客,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等,模仿得十分相像。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我们开设了“创意工坊”,孩子们可以到“创意工坊”去加工需要的物品。这样一来,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紧凑了,幼儿之间的交往也更多了;我们还创设了“娃娃过生日”的场景,让扮演爸爸妈妈的孩子为娃娃举办生日会,邀请小客人来家中做客……通过一系列的角色游戏设计,让幼儿通过语言方式表达行为目的、预期结果。在相对简单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幼儿不断和各种角色产生交集,不仅获得了和小伙伴一同游戏的快乐,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交往能力。
2 重视交往技巧,让幼儿自主处理问题
幼儿年龄较小,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交往技
240
巧,因此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如在角色游戏中,两个女孩都想当妈妈,发生争抢娃娃的现象;搭积木时,为了争抢某个颜色的积木,幼儿也会大打出手。因此,要交给幼儿一些交往技巧,让他们懂得商量、谦让,而不是靠武力解决问题。如可以让两个孩子商量好轮流当妈妈;如果想要对方的玩具,先要询问,多用礼貌用语“请”“谢谢”,这样的相处就会很和谐。
在日常活动时,经常会看到孩子因为同伴的无心之失而打对方,如不小心被同伴撞了一下,被同伴的玩具打到,从而导致矛盾的激化。这时,教师要先从侧面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然后让他们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甘情愿地和对方道歉。
3 发挥同伴作用,以强带弱共同进步
每个幼儿的性格不同,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活泼的幼儿相对来说交往能力较好,善于和他人沟通,而内向的幼儿则沉默寡言,不喜欢集体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方式,让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和内向的幼儿一同合作,彼此影响共同进步。让善于人际交往的幼儿对能力不足的幼儿产生示范作用,从而让其更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对于缺少社交欲望的幼儿,也要充分关注其想法,不可以强迫其参与社交活动。
4 做好家园合作,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只有家园合作才能让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和家长达成一致,共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如可以建议爸爸妈妈平时多带孩子去朋友家串门,接触不一样的人,并鼓励孩子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让孩子邀请好朋友来家中做客,引导孩子把食物和玩具与同伴分享;从小培养孩子会说爱说,提醒他说话要说得完整、清楚,为孩子以后的交往奠定基础。家长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别人相处时要有礼貌,为孩子做榜样。对于孩子的良好表现要大力表扬,使其发展成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人。
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是他们以后进入社会的一项重要技能。在这个社会经济的时代,能说会道、人际关系良好的人往往更受欢迎,在工作中也有更出色的表现,而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和同伴合作、谦让、协商,对幼儿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