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思考

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思考

来源:叨叨游戏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思考

作者:赵惠子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24期

摘 要:现代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日益重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与产品、价格、人力资源同等重要的新型战略。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更加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创造优良的内外部环境,谋求长远、持续的战略利益,从而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才能获取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战略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与涵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研究始于股东利益与其他社会主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在过去的近一百年中,企业社会责任已由一个狭隘的边缘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概念,成为现代企业决策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4年,英国学者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正式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指出企业应该为其影响到的其他实体、社会和环境的所有行为负责。Howard R.Bowen在《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一书中,认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Bowen使企业社会责任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被认为是开创了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研究的创始者,因此被尊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Carroll,在《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一文中Carroll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4个方面的责任,即生产、盈利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责任,在法律范围内履行其经济责任的法律责任,遵守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的伦理责任,以及具有坚定意志和慈爱心怀的自愿责任。

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相关的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由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未对企业社会责任行成统一的定义,但是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满足股东利益的同时,还应当不损害或满足其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所在社区和环境等方面的利益,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慈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虽然存在差异,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同特征: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应该考虑其经济利益;企业是一种社会存在,其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的经营运转不能随心所欲,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企业生存发展中,应该对社会发展有所考虑。 二、战略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框架 (一)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维度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明确提升到战略高度的阶段性成果。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Andrews)提出战略决策包括4个要素:一是识别和评价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二是识别和评价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三是识别和评价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和管理抱负;四是识别和评价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首次被提升到企业战略组成要素的高度。

最早明确提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这一术语的学者是Burke和Logsdon。他们指出,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产生与企业相关的利益时,特别是对核心业务的支持,进而促进企业绩效、实现企业使命时,企业社会责任就上升到战略高度。他们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包含5个维度: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与企业使命和目标的一致性、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专用性、按环境趋势来规划行为的前瞻性、不受外部制约而自由决策的自愿性,以及赢得认可的可见性。

Husted和Allen进一步了拓展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内涵。他们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4种能力:一是为企业的资源和资产组合设置一致目标的能力(一致性);二是先于竞争对手获得战略性要素的能力(前瞻性);三是通过顾客对企业行为的感知来建立声誉优势的能力(可见性);四是确保企业创造的价值增值为企业所独占的能力(专用性)。

真正将企业社会责任从战略管理的边缘引入主流的是美国战略管理大事迈克尔·波特教授。他于2006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中的《战略与社会:竞争优势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一文中,重新诠释了企业社会责任,使之与企业竞争优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从而彻底打破了社会责任与股东利益之间的藩篱,扭转了主流商业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 我国学者也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徐超和陈继祥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或过程,它能支持企业的核心业务,从而有效地实现企业的使命。并进一步指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具有以下4个特征:向心性、专属性,超前反映性和可见性。姜启军和贺卫指出,企业不仅仅是其所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产生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是关于一个企业应该怎样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获得利润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尽管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普遍认同的一点就是相对于非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而言,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是将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内在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产生竞争优势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推动了战略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

第一,有助于提高企业声誉,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价格、渠道、销售等方面,还包括品牌、声誉、社会形象等全方位的比较。企业通过为顾客提供高质量,公平价格、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的各种权益、保护环境活动、积极捐助社会公益等一系列社会责任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二,有利于突破贸易和市场壁垒,避免贸易制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中国企业已经成为欧美公司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遵守公司间逐渐形成和被认可的规则已经是我们进入国际市场无法规避的选择。企业主动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并将其纳入整体发展战略当中,能让企业获得一张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巧妙突破种种贸易壁垒和市场壁垒,进入并拓宽国际市场。

第三,有利于提高顾客忠诚度,扩大市场份额。现在的顾客不仅关心购买的产品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还关心所使用产品的来源和生产销售过程,更愿意选择道德形象良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品牌。因此企业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提高市场份额。

第四,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积极性,提高效率,争夺优秀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所带来的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持久生存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给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合理的薪酬制度、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以人为本的管理让员工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社会活动带来的良好的社会形象,能提升员工的自豪感。以此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随着企业形象和影响力提升,企业更能吸引招聘人才,激励和保留优秀的人才。

第五,有利于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照章纳税以履行对的责任,这将有利于降低的监督成本,并与建立牢固的相互关系,还可以获得一定的优惠和补贴。同时,现在的投资者日益强调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支持。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Company)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投资机构把20%的资金投在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方式

社会的发展和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实施CSR成为大势所趋。企业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真对待和把握这一变化,主动履行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

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战略管理框架,首先要求企业提出明确的、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愿景和使命;其次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同生产、销售、人力资源同等的职能战略,并将其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将诚信经营、节约能源、爱护环境、善待员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塑造具有高度亲和力与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从而获取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 1.合理选择社会责任领域,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责任活动

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而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则是有限的。没有一家企业可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或为此承担所有成本。要求企业全面承担所有的社会责任,显然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企业首先应该审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条件,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自身所处的行业特征、产品特点和所关注的重点来确定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域,将关注度集中在能够支持企业经营目标,与自身市场定位密切相关并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社会活动上,然后分配企业资源来达到社会目的。

2.制定和实施活动计划,建立有效的责任评估机制

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价值链上的每一环节都会对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企业应该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选取与自己的业务有交叉点的社会问题,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或项目。当企业确定了自己的社会责任领域,以及选择了社会活动的主题时,就应该制定具体的履行和实施计划,并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社会责任的推行。同时建立有效的责任评估机制,引导企业和员工的行为。

3.持续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面真实地展现企业公民形象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又称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等),是企业非财务报告的一种,起源于企业环境报告。在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迅速流行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在2002 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第二代报告指南问世后逐步占据非财务报告的主导。目前,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渠道和工具。至2010年,全球500强企业基本都发布了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发展时间比较短,但是速度很快。截至2010年,已有超过700家企业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阐述其社会责任理念、实践和成效。 三、结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只有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战略管理中,在企业绩效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与各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和谐、共赢的发展关系,才能保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润平,宁亚春.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相关研 究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Burke,L.&Logsdon,J.M.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 sibility Pays Off[J].Long Range Planning,1996,29(4).

[3]Husted B.W.,Allen D.B.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 Creation among Large Firms.Long Range Planning,2007a,40.

[4]Porter,M.E.&Kramer,M.R.Strategy and Society: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12). [5]徐超,陈继祥.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J].上海企业,2005(5).

[6]姜启军,顾庆良.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战略选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卫敏娟.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8). [8]刘德胜,金常辉.战略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研究,2006(11). [9]聂禄玲.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选择[J].商业现代化,2007(08).

[10]南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本),200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