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各项中,<被并企业的留存利润全数成为合并后企业的留存利润>,不属于企业合并购买法的特点.
2. 在权益联营法下,对于合并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正确的处理是(计入当期损益).
3.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而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合并行为,属于(同一控制下合并).
4. 在企业吸收合并中,对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按帐面价值并入企业帐册,其采用的合并方法为(权益联营法).
5. 当投资公司拥有被投资公司(25%)以上股权时,一般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6. 将企业集团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处理时,应当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项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7. 上期从集团内部购入存货未售出部分,在本期编制抵销分录时,应作为对(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调整。
8. 企业集团公司间相互购售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抵销内部债权与债务的金额应是(本金加利息的合计数)。
9. 以下关于合并范围确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范围)。
10. 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所产生的该存货的计税基础与其
账面价值的差额,属于(暂时性差异)。
11. 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按最佳估计数计入当期损益100万元,则该负债的计税基础应当为(0)万元。
12. 当资产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其差额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3. 根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使企业产生(当期所得税费用)。
14. 债权企业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
15. 债务重组的结果一定是(债务人发生债务重组利得)。
16. 以下各项中,除(债券投资)外,均属于货币性资产。
17. 补价占整个交易金额的比例在(25%)以下的,可以视其为非货币性交易。
18.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换出原材料已计提跌价准备,应计入(存货跌价准备)账户借方。
19. 在不涉及补价及相关税费的情况下,以账面价值为计价基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对支付补价
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和相关税费)确定 。
21. 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确定的会计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核算。
22.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估计的项目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23. 需要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的会计差错是(重要的前期差错)。
24. 在估计或有事项引起有关义务的金额时,如果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地可能性相同则合理的估计数应该是(该范围内的中间值)。
25. 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提供进一步证据的事项,称为(调整事项)。
26. 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两年后因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重新估计使用年限为6年,折旧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对此事项应作(会计估计变更)。
1. 企业合并按法律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2. 被购企业存在商誉的主要原因有(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好,管理上乘服务周到,产品质量精良,企业信誉较好,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3. 在购买法下,对于合并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有(应当计入合并成本,与发行权益性证券有关的费用抵减发行收入)。
4. 采用权益联营法吸收合并企业,如果所确认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合并对价之间有差额,应当调整(并入企业资本公积,并入企业的留存利润)。
5. 母公司不可以将(小规模的子公司,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境外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6. 下列投资行为中,可能会产生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的有(对被投资单位进行直接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单位进行长期股票投资)。
7. 内部利息收入与支出相互抵销时,编制的抵销分录可能登记的账户有(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8.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点和要求有(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编制基础,各公司应统一会计期间会计,合并应体现一体性原则内部往来事项要抵销,各公司需提供有关合并需要材料)。
9. 按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不同,可以将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0. 下列资产中,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的有(应收账款,固定资产,交易性金额资产)。
11. 核算企业的所得税,可能涉及的账户有(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税费,资本公积)。
12. 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下列事项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或
有事项预计负债,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按公允价值调整资产价值)。
13. 企业债务重组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库存现金清偿债务,以非库存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债务条件,以上各种方式组合)。
14. 企业用修改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其债务修改的条件一般包括(减免债务本金,减免未付利息,延长清偿期限)。
15. 以下各项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固定资产,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存货)。
1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内容有(以一项非货币性资产换入一项非货币性资产,以一项非货币性资产换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换入一项非货币性资产)。
17.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可以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18. 下列事项中,不属于会计变更的有(固定资产由临时租凭改为融资租凭,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19. 下列项目中,属于或有事项的有(为其他单位债务提供担保,待决诉讼,已贴现票据有可能发生追索)。
20. 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固定资产折旧法改变,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改变,坏账准备提计比例改变)。
21. 下列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所有有利和不利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1. 吸收合并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个企业,通过合并原有的企业全部解散,原有企业的股东也就成为新企业的股东。(错)
2. 被购企业的商誉价值,一般需要经过评估后才能确定(错)。
3. 在权益联营法下,由于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以账面价值记账,因此,不需要进行评估,也不需要对有关项目作必要的调整。(错)
4. 对被购买企业长期应收、应付的债权和债务,应根据未来可收取或需要支付的数额,用合适的利率贴现后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对)
5. 不管是否能够控制,母公司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所有被投资企业,均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错)
6. 对于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不需要进行抵销处理。(错)
7.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股权,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会产生合并商誉问题。(对)
8. 企业集团内部如当期购入的存货在当期已全部对外销售,就不涉及任何抵销的问题。(错)
9. 如果本期末内部应收与应付账款的数额与上期末相等,仍需对坏账准备作必要的抵销处理。(对)
10. 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是负债的计税基础。(对)
11.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暂时的,当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时就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样的,当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时,就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错)
12.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在全部转回后,应当没有余额。(对)
13.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中分别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错)
14. 债务重组时,债务人计入当期利润表的金额,可划分为资产转让损益和债务重组损益。(错)
15. 以修改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都不应该确认债务重组损失或债务重组利得。(错)
16. 债权人在确认债务重组损失时,应将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扣除。(对)
17. 当债务人出现财务困难,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只能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债务人破产,以清偿债务。(错)
18. 某项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固定的或者是可以确定的,该项资产就是货币性资产;反之,则是非货币性资产。(对)
19. 某项非货币性交换,如果涉及补价,那么该项交易就是属于货币性交易。(错)
20.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确定,应以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错)
21. 由于确定会计变更的积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而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需要调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也不需要计算会计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错)
22. 当很难区别会计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时,一般应按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对)
23. 对于调整事项,除了需要调整账面纪录时,还需要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对)
24. 对于或有损失是否需要加以确认和披露,取决于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错)
25. 涉及损益的事项,只需要调整会计报表相关收入、费用项目,不需要调整未分配利润项目。(错)
1.资料 中创公司于2006年12月15日因合同违约涉及一起诉讼.根据法律顾问判断,最终的判决结果对公司很不利,截至12月30日尚未判决。但根据以往的判例,估计公司赔偿的金额很可能在60万元至80万元之间。
要求 (1)回答中创公司在2006年12月31日是否确认一项负债,是否需进行披露。
(2)如应确认和披露,请写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及简要的披露内容。
答案(1)应确认一项负债,并需要在会计报表中予以披露。
(2)1.借:营业外支出 — 赔偿支出 700000
贷:预计负债— 未决诉讼 700000
2.披露内容:本公司因合同违约被某莫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赔偿,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中。本公司已在年度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计负债700000元,并将该项赔偿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
2.资料 某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5.2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为3.5万元。2008年按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500万元,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8年12月31日其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如图表。
要求 填表:计算该企业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作会计分录。
答案: 2008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暂时性差异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 可抵扣暂
时性差异 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2100000 1800000 300000
长期股权投资 6900000 7200000 300000
存货 4500000 4800000 300000
固定资产 52000000 50000000 20000
无形资产 1250000 1500000 250000
预计负债 2000000 0 2000000
合计 2300000 2850000
(1)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2850000*25%—52000=660500(元)
(2)2008年递延所得税负债=2300000*25%—35000=540000(元)
(3)2008年应交所得税=25000000*25%=6250000(元)
(4)2008年所得税费用=6250000—660500+540000=6129500(元)
(5)作2008年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6129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05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4000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250000
3.资料 2006年11月5日,美盛公司与跃明公司签订了一项供销合同,合同规定美盛公司应在本月内供应给跃明公司一批材料。由于美盛公司未能按期发货,致使跃明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跃明公司提出诉讼,要求美盛公司赔偿损失80000元。2006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判决,美盛公司记录了50000应付赔偿款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跃明公司对应收赔偿款未作记录。2007年2月10日,经一审判决,美盛公司应付跃明公司65000元。两家公司不再上诉,赔偿款已经收付,2家公司所得税率为33%,并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2家公司2006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均于2007年4月完成。
要求 (1)对该项调整事项分别美盛和跃明公司作相应的财务处理。
答案 (1)美盛公司: 跃明公司: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 借:其他应收款 65000
预计负债 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5000
贷:其他应付款 65000 借:其他应付款 65000 贷:银行存款 65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6500 214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65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950 435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9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65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6550
借:银行存款 65000
贷:其他应收款65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14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35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355
贷:盈余公积 4355
借:盈余公积 265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655
4.资料 甲、乙两家公司均为旅游企业。甲公司运营大巴客车与乙公司运营的中巴客车交换,两公司换入客车的目的都是为了营运。甲公司大巴士的账面原值为400000元,交换日累计折旧180000元,公允价值为240000元。乙公司中巴士账面原值为320000元,交换日累计折旧60000元,公允价值为240000元。
要求 根据材料,为甲、乙公司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答案(1)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
甲公司: 乙公司:
换入中巴士的成本=240000元 换入大巴士的成本=240000元
应确认的损益=20000元 应确认的损益=—20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22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60000
累计折旧 180000 累计折旧 60000
贷:固定资产—大巴 400000 贷:固定资产—中巴 320000
借:固定资产—中巴 240000 借:固定资产—大巴 24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40000 营业外支出 20000
营业外收入 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60000
(2)以账面价值为计价基础
甲公司: 换入中巴士的成本=220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220000 累计折旧 180000 贷:固定资产—大巴 4000000 借:固定资产—中巴 2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20000 260000
乙公司:
换入大巴士的成本=260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260000
累计折旧 60000
贷:固定资产—中巴320000
借:固定资产—大巴 2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