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

教案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传统美德故事,理解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及其现实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树立尊重、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人格修养,继承与弘扬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作用及其具体体现。 2、树立尊重、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民族气节的格言。 3、搜集有关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华传统美德。 出示课题: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二)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师:你听说过《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吗? (出示课本第82页阅读角图片和文字资料)

师: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

入的第一推动力。

小组讨论:“有志者事竟成。”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说一说你自己的志向或理想,你是否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

师:既然我们有了远大的理想,那么就要为此努力奋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不负韶华。

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83页阅读角《苏武牧羊》图片和文字资料) 小组交流:你知道哪些体现民族气节的格言? 预设: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邵谒《金谷园怀古》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罗贯中《三国演义》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

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83页阅读角《范式赴约》文字资料) 活动园

(出示课本第84页活动园文字资料)

小组交流:回顾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三方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面没做到。如果没做到,分析一下原因。

(出示课本第84页相关链接)

小组交流: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小组内交流你搜集的有关诚信的格言。

预设: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七患》 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记》

师: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84页阅读角《胡服骑射》图片和文字资料) 相关链接

(出示课本第85页相关链接)

师:“终日乾坤,与时偕行。”意思是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古往今来中外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认认真

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他们求真务实,坚持到底。 交流:说说你对“日新之谓盛德”这句话的理解。

预设:日日更新,不断进步,才称得上高尚的品格,而且,一切事物都要不断革新,以求生存和发展。

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活动园

(出示课本第85页活动园名言)

师:对照格言,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

预设:

启示1:满遭损,谦受益,只有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学习,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启示2: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

启示3: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

本领。

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

活动园

(出示课本第85页活动园)

启示1: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启示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谦虚好学,及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

错误,才能不断进步。

启示3: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生活最大的问题,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师小结: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虽历尽沧桑却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必然结果。

(三)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师: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86页阅读角《孔子像》图片和文字资料) 活动园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下题。

1、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欺负别人。

2、我不愿意别人谈论我的隐私,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3、我不愿意,我也不。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87页阅读角《将心比心》文字资料)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87页阅读角《朱冲还牛》图片和文字资料) 师: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宽容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能够宽容别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样宽阔、透明,像大海一样宽广深沉。

活动园

(出示课本第87页活动园资料)

师:对照格言,结合班级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

预设:

学生A:例如,别人不小心碰撞到自己,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宽容是淡化矛盾,解决问题的良策。

学生B:有时候,同学之间会因为一点纠纷或误解而闹矛盾,这时候,我们应该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同学。对于朋友的无心之失泰然处之,友谊之树就会常青不倒,同学之间才能团结和睦。

学生C: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多一分宽容之心,社会就会更加安宁太平,生活中就会有更多和谐的声音。

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重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88页阅读角《杜环侍老》资料)

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88页阅读角《民胞物与》资料)

小组内交流: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请你尝试讲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

师小结:“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一个人只有真

诚地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爱与敬是双向的,没有播种就不会有收获。仁爱思想被历代贤哲、智士不断弘扬,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师: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经历劫难而不衰。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页阅读角《顾炎武像》图片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字资料)

活动园

(出示课本第页活动园资料)

比较下列两则格言,你赞同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我赞同第二则格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则格言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读书人更应该关心国家命运,具备家国情怀。

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幸福;国家衰弱,人民跟着遭殃。

阅读角

(出示课本第页阅读角《鲁女爱国》资料)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维护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法,都是爱国的表现。

活动园

(出示课本第90页活动园资料)

小组讨论:这是大约100年前的小学课本中的一段话。说一说,战争时代与和平时代,爱国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预设:

学生A:战争时代,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贡献自己力量,甚至是生命,是爱国的表现。

学生B:和平时代,努力学习,用知识的力量让国家繁荣昌盛。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个人修养,维护社会和谐,在国际社会上努力为国争光,都是爱国的表现。

师: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

活动园

(出示课本第90页活动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资料)结合格言,说一则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预设(出示相关人物图片):

1、岳飞,虽然出生于一个南宋的贫民家庭,但他不仅用功读书,还精修兵法、苦练武艺。当时正当国家危难当头、内忧外患之时,母亲鼓励岳飞参军报国,并在岳飞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而后岳飞应诏参军,骁猛善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大将军。

2、陆游,出生于宋金南北对峙、国家的南宋时期。作为手无博鸡之力的孱弱书生,他一生却以诗为剑,面对朝政,反复呼吁整顿朝纲、减轻赋税、发愤图强、统一国家。

师: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古代仁人志士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追求爱国和进步。这些关于爱国的著述和格言,就是最好的证明。

(出示课本第91页相关链接)

(出示课本第91页阅读角《天下为公的理想》)

拓展延伸:除了本单元了解的传统美德,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请在课后搜集并在小组内分享。

预设:中华传统美德 1、仁爱孝悌; 2、谦和好礼; 3、克己奉公; 4、见利思义; 5、勤俭廉正;

6、勇毅力行。 课堂总结: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