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
我们桃园镇地处苏皖交界,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203个村民组,总人口8.47万人,经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0处,信教群众5910人,占总人口的6.97%,其中初高中以上文化1747人,是全县宗教工作的重点镇,宗教工作任务繁重。近年来,我们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和县委部、县民宗局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本镇实际,根据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宗教工作,认真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采取新措施,宗教工作不断上水平,保持了全镇宗教领域的团结稳定和社会安定,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较快发展。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加强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是执政为民的根本需要。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包括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我镇有近6000名信教群众,党和充分尊重他们的信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和周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导到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上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新的力量,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已经成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依法管理好宗教事务,是新形势下衡量我们党和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镇、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一是镇中心学习组定期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学习国家宗教法规和省两个条例,牢固树立了四个观念,即政治观念、群众观念、观念、法制观念,充分认识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
— 1 —
等特点。二是把宗教工作摆上了镇、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定期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认真研究解决宗教方面的重要问题,认真检查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自2002年以来,我们把抵御邪教渗透和取缔教私设点作为重点,经常分析情况,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分部门、分宗教进行指导。三是镇里每年都组织举办由镇、村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定期上民族宗教课;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教育,突出抓好对青少年的教育;委员到堂点举办信教骨干人员,确保他们对党的宗教、法规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四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镇、村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五是签订好两个责任书,实行双向管理。镇、每年初都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签订基层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镇科与各堂点的领导组长、传道人签订宗教活动场所目标管理责任书。并逐年加大考核力度。全镇30个村全部成立了宗教工作管理小组,各宗教活动场所均建立了5—7人的管理小组,有信徒多的自然村还选配一名信徒代表为信息联络员,全镇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宗教工作管理体系和信息网络,保持了全镇宗教领域的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突出重点,明确责任
近年来,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了宗教信仰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重点加强对党的十六大的学习和省颁布的两个宗教法规的宣传贯彻,教育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的群众相互尊重,互不歧视。广大党员干部对宗教工作重要的认识不断提高,改变了基层干部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状况。特别是通过“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增强了基层干部的责任心,提高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二是重点贯彻落实好全国的和省、市、宗教工作座谈会精神,认清形势,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创新理念,注重实效。镇、下发了《桃园镇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活动制度》、《桃园镇宗教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桃园镇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百分考核》
— 2 —
等文件,实行镇三套班子领导成员宗教管理包片包村责任制,对30个村、10个宗教活动场所坚持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奖优罚劣,不打和牌,把完成宗教工作目标情况与责任人福利待遇挂钩,并实行“一票 决制”和末位淘汰制,对没有完成宗教工作管理目标的村、宗教活动场所取消评先资格。从而提高了基层单位、堂点的工作主动性。三是把解决农村宗教根本问题的重点放在宗教之外,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凝心聚力,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招商引资办工业上项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搞好劳务输出作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扩大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阵地。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打工潮的兴起,我镇信教人数逐年下降,已由2002年的7737人下降到现在的5910人,下降了2.1个百分点。
三、夯实基础,规范管理
为了摸清全镇宗教工作情况和现状便于管理,镇委员对宗教堂点领导组成员、传道人和信徒逐人进行登记造册,掌握了宗教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一是建立基础档案,先后建立了26卷宗教工作档案,为做好宗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突出“两个一”,就是坚持一个维护(稳定),抓住一个关键,即依法管理,每年都按时保质完成对境内宗教活动场所的年检工作。三是建立宗教工作例会制度,定期调度、安排工作。每单月五号为全镇宗教工作的例会日,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四是加强宗教堂点组织建设。对活动场所的领导组每三年进行一次换届。对传道人实行三年聘任制度,由委员负责抓好这项工作,力争把每个堂点都建成一个好班子,聘任、培养、使用好一个传道人,完善落实好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对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一条主线。五是抓好堂点制度建设,全镇各个堂点都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并把20项制度张挂上墙,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促使他们自觉照章办事。2002年以来,在全县率先搞好“两栏七簿”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宗教堂点的管理活动。积极开展“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桃园、周河、旧朱集、彭井四个教会被评为县级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旧朱集教会被市民宗局表
— 3 —
彰为市级“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桃园教会先后被市民宗局和省、省宗教局表彰为徐州市“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江苏省模范宗教活动场所”。六是加大对教私设点的取缔力度,确保辖区内没有私设点。坚决抵御邪教渗透,发放反邪教书籍300多本,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对邪教活动,坚持露头就打。针对“东方闪电”等邪教组织在我镇周边地区活动猖獗的情况,充分发挥堂点管理组织和信息网络的作用,加大举报力度,积极配合机关坚决打击,去年4月22日下午,桃园教会举报有一邪教分子在桃园街东一名信徒家中活动,马上向镇科举报,机关及时出警,将邪教分子周修侠抓获,予以拘留,并判刑一年。通过对邪教的打击,外地邪教分子在我镇辖区内无立足之地。
四、善于引导、狠抓关键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加强宗教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一是政治引导,对宗教界人和广大信教群众进行爱国爱教教育。自去行以来,我们先后10多次组织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成员,传道人学习党的十六大文件和宗教、法律、法规,并三次组织他们书面考试,均取得好成绩,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二是鼓励支持宗教教职人员要加强对《圣经》的理解,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鼓励广大信教解众树立良好的道德目标,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三是引导信徒发展经济,念好两本经(圣经、勤劳致富经),达到勤劳致富奔小康。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入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去,为我镇重点抓好4万亩优质粮、5万亩桑园,1万亩丰产林做出了贡献。引导信教群众发展个私民营经济,在信教群众中广泛开展学先进、快致富,奔小康竞赛活动,出现了一大批勤劳致富的,典型。桃园村信徒姚瑞云在集镇上开了油坊和门市,现又办了一个煤球厂和自来水厂,年纳税2万多元,年利润7万多元。桃园村信徒李文华开办了洗涤剂厂和木业公司,共接纳了100多名信徒群众进厂务工。年纳税额35万元年,利润50多万元。邱胡村信徒许英侠当好周围五个村销售稻草帘子的经纪人,年销售额在60万元,使稻草变金条,加快了一方百姓致富步伐。四是对信教群众开展科技扶贫活动,安排农技站,蚕
— 4 —
桑站等技术人员到堂点举办科技讲座,印发科技资料,推广科学种田、植桑养蚕技术。镇科下大力气抓好宗教堂点的法律科技阅览室的配套建设,每个堂点都有阅览室,1000人以上堂点有300册以上、1000人以下的堂点至少有200册法律法规科技书籍。五是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自觉服从和接受依法管理,积极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自2001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很少有信徒拖欠税费的。六是引导鼓励宗教活动场所每年教拿出一些奉献款用于救灾扶贫、修桥补路、捐资助学,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自2000年以来,全镇10个教会每年都拿出4万多元用于以上活动,2002年一次捐款5400元,支持镇里铺设中心大街,2003年拿出5000元,救助了26名特困学生。今年又支持4个村修铺公路4条,每年都给镇敬老院捐款捐物。七是由镇科牵头,妇联、青年、司法经常到教堂讲课,在信教群众中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明确任务,落实措施,齐抓共管,狠抓关键,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推动我镇宗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00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