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各种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在内科急诊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探求其中最佳处理方案,提供临床用药参考依据,寻求合理治疗方案。 方法 对病患采用分组治疗方案,抽取同程度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症状60人并均分为3组,选取任意一组作为对照组,进行强心剂、利尿剂治疗。另两组在空白对照的基础上于治疗前期分别加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该文为方便,简称为IH)和IH联合美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 同时比对3组病患治疗前后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心功能分级(NYHA)指标,通过分析数据,仅注射强心剂、利尿剂的20例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5%,观察组中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进行治疗的20例中总有效率为83.3%,而另一组使用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者对于心力衰竭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IH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效果安全并且好于单独使用IH进行治疗。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内科急诊;治疗研究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供血量无法满足自身机体的日常代谢需求量而造成的机体缺氧性症状,IH可引起肾素激活和交感神经兴奋,产生抗降压作用,同时抑制血钾升高,选择性阻断机体细胞受体发挥降压作用,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的日益了解,改变了早些时期心力衰竭的主要靠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进行疗治,逐渐探索出阻断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是治疗此症的本质疗法。为探讨各种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在内科急诊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探求其中最佳处理方案,该文中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月6例患者运用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定该院60人均为目前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年龄介于62~71之间,其中男性病患占总数的56.6%,平均年龄为69岁。女性则为26人,平均65岁。调查时都测定供血动力分级为2级。各成因不同,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3例,冠心病24例,高血压型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脏病8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射血分数为≤35%,左心室表现体积增大。
1.2 分组与治疗方法
将该实验中的60例病患进行均分,即对照组中有男11名,女9名,共20例。观察组中以IH治疗为主的组分中有男12性,女8名,共20例。观察组中应用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组分中分配男11名,女9名,其中4名为风湿性心脏病,8例冠心病患,5例高血压型心脏病患者和3例扩张型心脏
病患者。如此均分保证无其它因素的影响,控制专一变量。对照组仅仅进行早期的基础治疗方法,给予强心,利尿治疗,作为空白对照。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于早期加用IH治疗和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IH用药剂量保持1 d/片,分别含氢氯噻嗪6.25 rag,厄贝沙坦75 rag。而联合美托洛尔剂量则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如:心功能、肾功能等,最低剂量为12.5~25.0 mg,2次/d,每6天左右进行1次药剂调节。观察两组6个月后的脑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NYHA)指标,进行分析。实验均于事先告知病患及其家属并获其准许。
1.3 观察指标
先将效果进行评级,该文中的评级标准如下:显效:病患病症有明显好转,心功能由Ⅱ级提高到Ⅰ级;有效:心脏功能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心功能依旧停留在Ⅱ级,未能达到Ⅰ级标准;无效:病患改善不明显,或无好转迹象,心力衰竭加剧甚至导致死亡。
1.4 统计方法
实验采用专业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具体处理,组间通过t比较检验,数据波动采用平均值±波动值范围(x±s)表示。
2 结果
结果表明对照组的20例中,治疗的除去无效的病患,得到缓解者为78.5%,观察组中用IH治疗进行治疗的20例中除去无效的病患,得到缓解者为83.3%,而另一组使用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为96.8%。三者对于心力衰竭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IH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效果安全并且好于单独使用IH进行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非系统误差,而是药效作用(P<0.05),见表1。
同时比对3者病患治疗前后6个月的脑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NYHA)指标,见表2。
观察表2可知治疗前后病患的指标都开始转向正常化,但是效果却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心功能分级(NYHA)指标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而IH联合芙托洛尔治疗各项指标又好于IH单独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非系统误差,而是药效作用。
不良反应: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少,但IH治疗组出现少许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患者1例,腹泻者1例。对照组中有1例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
3 讨论
目前,心脏病已经逐渐升至我国急性病症的第一大死亡杀手,据调查,在中国,每100个急性死亡病患中就有40多个死于心脏病。而在心脏病中,尤其是在老年病患中心力衰竭而导致的急性死亡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当今老龄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心力衰竭已经日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一大安全隐患,也就成为了当今医学的主流课题。
(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的20例中,治疗的除去无效的病患,得到缓解者为78.5%,观察组中用IH治疗进行治疗的20例中除去无效的病患,得到缓解者为83.3%,而另一组使用IH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为96.8%。3者对于心力衰竭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IH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效果安全并且好于单独使用IH进行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非系统误差,而是药效作用。老年心力衰竭是人年老时的一种常见症状,在衰老过程中身体各项机能开始逐步退化,心脏开始产生功能性的减弱,而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丧失功能现象更为严重,轻度的心力衰竭不会对正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但重症患者则会造成生命质量的降低,甚至诱发或直接导致死亡。心力衰竭往往先从左心室开始,症状主要为头晕、乏力、下肢肿胀,重者呼吸困难,有窒息感,往往还伴随有水肿和胸腔积水。早期的心力衰竭治疗主停留在扩张血管强心利尿,随着人们对心脏疾病的了解深入,人们逐渐知道了阻断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是治疗此症的本质疗法。IH治疗便是依此治疗。厄贝沙坦是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AT1),对AT1的拮抗作用>AT28500倍,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从而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氢氯噻嗪可以对水、电解质排泄的影响。同时具有利尿作用,尿钠、钾、氯、磷和镁等离子排泄增加,而对尿钙排泄减少。
该类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抑制远端小管前段和近端小管(作用较轻)对氯化钠的重吸收,从而提高醛固胴的机体产生量,厄贝沙坦协同作用下可降低氢氯噻嗪的不良反应,即血钾偏低。美托洛尔为激动活性的β1-受体阻断药(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它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无PAA(部分激动活性),无膜稳定作用。其阻断β-受体的作用约与普萘洛尔(PP)相等,对β1-受体的选择性稍逊于阿替洛尔。故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有效治疗同时降低了药物的负作用,从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国产)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4):87.
[2] 燕杨.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1,12(4):56.
[3] 陈劲松,何永辉,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2006(9):126.
[4] 李勇.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成为普遍适用临
床策略[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6):847.
[5] 孙宁玲.要重视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4,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