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单元
12、怎样加快溶解
( 三 )年级( 科学 )学科 备课人:
课题 怎样加快溶解 知识与能力:能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加快溶解的方法,并用教学目标 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了解溶解现象的两面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学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 运用对比实验来验证加快溶解的方法。 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粗盐、细盐、冰糖、筷子、热水、冷水、杯子,多媒体课件等。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依据科学探究步骤,发现问题,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提出问题:妈妈在用洗衣粉洗衣服的时候,经常要加一些热水,这是为什么?(加热水后洗衣粉溶解得快等) 2、怎样验证你们的说法是否科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过程 (二)新知探究 1、针对问题,提出猜想。 (1)提出问题:怎样使冰糖溶解得更快?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 2、设计方案,验证猜想。 (1)各小组针对不同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2)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实验方案,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对其中一个猜想的验证实验方案展开讨指导 提出猜想,作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论,重点放在对比实验的相关要素上。 实验方案要点:每次实验保证一个条件不同,分别为搅拌与不搅拌、热水和凉水、颗粒大与小。 (3)动手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现象和收获;从而得出加快溶解的方法。 (5)根据猜想和验证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谈想法。 (三)自由活动 1、提出挑战性的比赛项目:比一比谁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 2、宣布比赛规则: (1)全班推选两个裁判员,一男一女。 (2)每组分配等量的冰糖、一个烧杯、一支筷子、一个研磨器(或锤子)。 (3)裁判员宣布开始,另一裁判员计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冰糖完全溶解的小组为获胜组。 3、展开比赛活动。 4、师生总结比赛情况。 获胜小组来谈经验,其他小组来谈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教师最后总结。 (四)拓展延伸 了解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本课的准备主要落脚于对比实验材料上,教科书提到的材料只是一个参考,教学时可灵活对待,可以利用其他的材料进行实验,如冰糖、肥皂块可以替换为高锰酸钾、明矾、水溶性药片等。 对比实验是以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方法为基础,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过程中通过人为控制所产生的两个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教学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本活动教学的侧重点和难点应在对比实反思 验的设计和操作上,教师尚需必要的“帮扶”。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在做之前进行大量的“想”,主要将学生的思路打开,将实验设计的重点落在控制变量的选取上,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典型的范例,让学生不仅能想,还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小组成员及在小组间进行交流,从而完善和优化自己的实验设计。 获取和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所以教科书设计了加快冰糖溶解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以达到使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学生会想到先将冰糖研碎,然后放到热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这些方法,从而加快冰糖的溶解。教学时,可以采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先完成任务的方式展开比赛,也可以采用在规定时间内哪组溶解的冰糖多为标准展开比赛活动。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用肥皂或其他的物体再进行一次比赛活动,比赛的方式可视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