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靛酚蓝反应测定氨氮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靛酚蓝反应测定氨氮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来源:叨叨游戏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170,172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责任编辑:朱新秀 靛酚蓝反应测定氨氮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黄道君 (大学理学院,拉萨850000) 摘要:针对靛酚蓝反应测定氨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了试剂的稳定性,降低了空白吸 光度。研究表明,影响该反应的主要因素为pH和试剂添加顺序。 关键词:氨氮;靛酚蓝反应;影响因素 中国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08)06-0170-01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etermin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by the Indophenol Blue reaction HUANG Dao-jUB (School of Science,Tibet University,Lasa 850000,China) Abstract:Methods wer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by the indophe- nol blue reaction,which improved reagent's stability and reduced the blank absorbility.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in- lfuential factors were pH and the adding order of reagents. Key words:Ammonia nitrogen;Indophenol blue reaction;Influential factor 为了保护淡水水生物.水中非离子氨的浓度应低 于0.02 mg/L,而且鱼类对非离子氨比较敏感。通过靛 酚蓝反应来检测氨氮现在已被广泛地应用,该方法对 2H0Cl+OC1一—+Cl0 +2H +2C1一 且若纯度低的NaC10溶液中含有过渡金属时.例: 铱、铑、Ni(II)、Cu(II)、Fe(flI)、Co(m),它们对 NaC10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该研究选择分析纯的Na- C10溶液,且在NaC10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并避 光冷藏,有效期可达两个月以上。 1.2试验方法 氨氮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和相关性,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精确度和敏感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 分析质量。笔者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 靛酚蓝反应原理如下:NH3+OC1一一NH2Cl+OH 取相同体积的NaC10溶液.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o一◎州 CI+ o=@=N—CI+3H O NaOH,并稀释到相同的体积,测定其pH,并避光冷藏 保存,每天使用1次。 1.3试验结果 o=0_NnCI+’0-◎一o=0=N囝一。十HC 1j o= N 一OH+CI 通过半年多研究发现.在NaC10溶液中加入适量 NaOH.使NaC10溶液的pH值保持在11.8~12.6.Na- C10溶液在避光冷藏下保存两个半月,试剂仍然有效。 2空白值的影响因素 1 试剂的稳定性 1.1试验原理 根据要求,氨的分析过程使用无氨水.研究中采用 无氨水和新鲜蒸馏水进行空白实验。两种水连续测定发 现无氨水的空白值在0.029~0.035.新鲜蒸馏水的空白 值为0.034~0,039,所以在实验中最好使用无氨水。 在靛酚蓝反应中氨氮的测定所需的试剂为酒石酸 钾钠(掩蔽剂)、苯酚、NaC10溶液和硝普盐(催化剂) 在靛酚蓝反应测定氨氮的方法中,次氯酸溶液作 为氧化剂.其稳定性相对复杂。当前普遍接受NaC10 分解机制为: 2OCl—C102+C1一 OC1一+CIOf ̄CIOf+C1一 2OCl—一O,+2C1一Kd(slow) Kf(fast) (1) (2) 都是分析纯。硝普盐在这个反应中作催化剂,硝普盐作 为催化剂使用的一大优点是反应体系中对它的浓度要 求不是十分严格。但在试验中发现当硝普盐的浓度很低 时.试剂空白近于无色,含NH 离子的溶液则出现蓝 色,当硝普盐的浓度逐渐升高时,试剂空白转为黄色, K (very slow) (3) NaC10的分解途径是(1)、 (2)两步过程给定的。 C1Of离子形式是最后产物C103-( ̄4J中间体,而o 的形成 的反应是一个非常慢的副反应,通常发生在纯NaC10 的溶液中。所以NaC10的分解总反应式为: 收稿日期:2008-04—03 含NH4 ̄[ ̄fj溶液则出现绿色(黄色和蓝色的混合色)。所 以在试验中控制硝普盐的量是必要的。为了减少空白 值.硝普盐加入量为10 ml的显色液中0.024~0.040 mg, (下转第172页) 作者简介:黄道君(1969一),女,四川隆昌人,硕士,讲师,从 事环境检测和环境经济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172 ・ 河北农业科学 2008拒 (Odb),精衰衰减量为y fbd),传感器中胶乳衰减量为 表1 DH925A微波仪与标准法的比较 fdb),则可用下列平衡式表示: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DH925A microuwave set and standard method 0一 y-C=K即 y_-一 C:常量  随 项目 测定方法 式中K为某一设定常量。当微波输出不变时,标准法 微波仪 胶乳含量的不同而变化,为了维持输出60 K不变,y 必须跟着变化.从y变化的读数中,可在定标曲线 (或对照表)上查出相对应的干胶含量。 1.3 DH925A微波仪主要技术指标 (1)重复性,0.05%加.1%; (2)准确度误差,≤ 05%; (3)测量范围,0--65.0%; (4)检测速度,每人 每小时可检测l50 ̄200个胶乳样品; (5)样品量,40--50 3结语 ml样品,不需定容定量; (6)样品温度范围,l7-35 c《=。 DH925A微波仪经过试验和生产性验证,各项指标 2结果与分析 均达到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能满足制胶厂、收胶站及 选取同一来源的39个胶乳样品.分别用DH925A 科研部门测定天然胶乳干胶含量的要求,解决了国内长 微波仪和标准法测定其干胶含量,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期对测定天然胶亟待需要快速而准确的难题。2005年2 评价仪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f 31.结果见表l。 月DH925A微波仪通过海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从表l可以看出,相同来源的39个胶乳样品用微 2006年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波仪与标准法测得的干胶含量值非常接近,两种方法绝 参考文献: 对值的平均差值仅为0.16%。鉴于标准法的标准差和变 【1]袁子成.天然胶乳的性质与商品胶乳工艺【M].北京:中 异系数很小,说明该法的稳定性、重复性很好,而微波 国农业出版社.1989. 仪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比标准法更小。表明DH925A微 【2]上海科技大学.微波测显技术【M].上海:上海市电子学 波仪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比标准法还要好,因而能广泛用 会出版社.1988. 于检测胶乳的干胶含量。 ◆I l◆lI◆ ◆】◆ ◆r◆ ◆ ◆◆◆◆◆◆●◆◆◆◆◆◆◆◆◆◆◆◆r◆◆◆◆◆,◆◆◆,◆I ◆。◆◆◆◆◆“◆ (上接第170页) 表1 试剂加入顺序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 在此范围内吸光度达最大值并且保持不变,只要在试验 Table 1 Effects of reactants adding order on de ̄rminaflon of ammonia nitrogen 中保持上述范围的加入量.均可获得满意结果。 3 pH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在靛酚蓝反应中,pH对每一步反应几乎都有本质 上的影响.最佳的pH值不仅随酚类化合物而不同,而 且随催化剂和掩蔽剂的不同而变化。此外,pH还影响 着显色的速度、显色产物的稳定性以及最大吸收波长的 位置。因此控制反应的pH值是重要的。在研究中发 迅速加入都有相同的结果,但为了提高检测速率,选择 现.在硝普盐催化的苯酚体系中,用酒石酸盐作掩蔽剂 第一种加入顺序为好。 时,在pH为12.0~12.8范围内吸光度达到最大且恒定。 参考文献: 4试剂加入顺序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l】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上册) 【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l993. 4.1试验方法 【2】M.Daridon et a1.Progress in the realization of an autonomous 在研究中采用了两种试剂加入顺序,第1种:样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vice for ammonia【J】.Trends in 品+掩蔽剂+苯酚+碱性次氯酸盐,第2种:样品+掩蔽 Anal,Chem.2002.2l:8l6—827. 剂+碱性次氯酸盐+苯酚。在操作中保持加入试剂时间 【31谢志鹏,徐志南,郑建明,等.靛酚蓝反应测定发酵液中 间隔相同,全程检测其吸光度值。 的氨态氮『J1.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9(3): 4.2试验结果 437-739. 通过多次试验发现,第一种加入顺序的反应速度比 [4] 肖勇强.氨氮测定影响因素探讨fJJ.水资源保护,2004, 第二种加入顺序的反应速度快(表1)。 (1):13. 由表1可以看出。试剂以不同的加入顺序,只要是 【5] 张 玮.测定氨氮时浓度及时间对反应的影响【J].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5):122—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