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实施办法
1、目的:为使公司精益生产管理顺利实施,特制订本办法,通过过程管理方式保证精益生产管理的开展,并使精益生产管理成为公司日常管理。
2、实用范围
(1)公司所有部门、分公司与员工。 3、职责
(1)公司精益管理推进小组办负责每月与各部门沟通确认当月实施计划,确定当月考核项目。通过公司精益生产管理推进小组审批,发文。
(2)各试点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的梳理,协同公司精益管理推进小组输出当月实施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3)精益生产管理评审委员会通过周会议对计划执行进行审核,在公司月度例会上进行月度审核。
(4)公司精益生产管理推进小组定期组织精益项目总结报告会 4、实施方案
(1)每月5日前,项目办完成与试点部门的工作沟通,确定部门当月实施计划,并发文。
(2)每月5日前试点部门完成本部门月度计划输出。
(3)每周例会,针对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审定与指导。 (4)结合公司月度例会,在公司月度例会上进行考评。
(5)通过精益项目阶段评审和总结报告会,对试点的项目进行评估,见《精益项目评价表》。
(6) 精益的评价将作为各级员工绩效考核的必要条件,所有员工将列入绩效的范围,级别以上者必须是精益管理工作的带动着。
精益生产管理奖惩办法
1、目的:为严明纪律,奖励先进,鞭策落后,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的奖惩实行精神鼓励和思想教育为主,经济奖惩为辅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方案给定了精益生产管理奖励的原则和方法。 本方案适用于参与公司精益生产管理的全体员工。 3、职责
(1)由公司组成精益生产管理评审委员会对部门设定专题项目进行审议;
(2)公司精益生产推进小组根据评审委员会审批意见提出奖惩申请;
(3)由评审委员会主任(总经理)对奖励进行审批; 4、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奖惩办法
(1)以激励引导为主,处罚手段为辅。 (2)以部门、分公司为考核对象。
(3)精益生产管理周例会将作为部门考核、打分重要依据。 (4)依据《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确定部门每月考核项、考核权重,在公司月度例会上进行考核。
(5)依据公司奖惩办法进行奖励和处罚,。 5、精益生产管理项目奖惩办法
(1)以奖励引导为主,处罚手段为辅。
(2)以评审委员会每周例会与每月评审会进行过程考核 (3)精益项目奖
1)凡项目指标达成、最终验收通过的项目,公司进行奖励。 2)精益项目奖励:项目在正式立项时各队负责人可分多个完成阶段(每个阶段半个月时限),并报公司精益管理推进小组审核,评审委员会主任签字确认后正式生效。公司精益管理推进小组将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考核并奖励。对每个团队奖励分配情况如下:
完成阶段 第一阶段 (半个月) 第二阶段 (半个月) 第三阶段 (半个月) … (两个月) 第N阶段 (两个月) 完成情况 80分以上 60-80分 40-60分 80分以上 60-80分 40-60分 80分以上 60-80分 40-60分 80分以上 60-80分 40-60分 80分以上 60-80分 40-60分 奖励金额 2000元 1000元 500元 2000元 1000元 500元 2000元 1000元 500元 2000元 1000元 500元 2000元 1000元 500元 以上奖励将以整体奖给执行小组的形式发放,各执行小组负责人根据推进小组成员工作情况合理分配。
3)处罚
第一,由于执行小组原因致使项目未按计划(指执行小组制定周计划或月计划)推进,在月评审会上给予考核,第一次对执行小组提出警告,第二次对执行小组通报批评,第三次处罚200元,并对执行小组进行调整。
第二,由于执行小组原因导致项目失败的,处罚执行小组500元。 4)对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精益改善项目,由评审会商议,可给予破格奖励;对表现优秀的执行小组长和成员,公司视贡献大小给予奖励和加薪。
评审委员会组成
委员会主任: 李明波(总经理) 委员会副主任:穆宝远
委员会成员: 穆伟刚 李春林 朱永进 穆绍田 于子强 王淑杰 王超 穆吉成
精益生产推进小组职责
负责精益生产管理的概念普及、知识培训及申报项目的管理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模式调整,推进过程的检查、协调、控制,推进结果考核等工作。
负责月度精益生产管理评审会的召开,月度评审安排在每月下旬,并对项目或部门进行工作总结与。
负责组织召开精益生产管理周例会,周例会可以现场评估与会议室评审相结合形式,例会时间暂定于每周六下午,现场评估时间依据评委会主任级人员协商指定。
公司评委会成员负责项目的监督执行,各部门资源协调,月评审会委员类评委推荐,并参加周/月评审会议。
周例会参与人员:推进小组所有人员
月评审会参与人员:公司评委会主任及以各执行小组全部人员 有以下行为者实施增加、取消或处罚。
(1)无故未参与周例会1次,或连续未参加周例会3次者,由推进小组提出书面警告,并公示;
(2)无故未参加周例会2次,或连续未参加周例会4次者,由推进小组提出取消资格申请,并报公司领导批准进行行政处罚;
(3)无故未参加月评审会,或连续两月未参加月评审会,由公司精益办提出取消资格申请,并报公司领导批准进行行政处罚;
(4)由于不可抗拒原因,不能正常履行委员职责,可提出书面申请,经公司委员会主任确认,可取消其资格,但必须有本部门相关人员替代;
附件二:《项目评审表》
精益项目阶段评审—评分标准
评价标准如下: 1、 PPT质量(满分10分) 报告内容不完整,内容表达难理解 内容充实,有一定逻辑,运用了一些图表和数据,表达较好 内容充实,通俗易懂,逻辑清楚,恰当的运用了图表和数据 2、 演示水平(满分10分) 时间偏差在3分钟之外,声音和语速运用一般,表达僵硬 时间偏差在3分钟之内,声音和语速运用较好,较好阐述了报告内容 时间控制得当,表达清晰生动,很好地阐述了报告内容 3、 成果汇报(满分80分) 1)改善工具与方法的运用(20分) --很少运用精益工具与方法,如6S、目视化、品质图析、TPM、快速换模、超市、看板、防错法、线平衡、动作经济原则等(下同) 分数 3 6 10 3 6 10 6 12 20 5 9 12 15 10 15 20 25 3 6 10 3 6 10 --简单运用了部分精益工具与方法,有助于项目改善 --精益工具与方法运用合理,问题清楚,对策有效 2) 项目完成情况(15分) --严重滞后于项目计划,几乎可以断定项目根本无法预期关闭 --滞后计划一个月或以上,项目完成率<60% --项目进展基本符合计划,项目完成率>80% --项目完全依照计划执行,项目完成率100%,甚至超前 3)关键指标达成率(25分) --目标定义与基线模糊或可信度低,指标完成状况差,改善效果不明显。 --目标定义与基线清晰且可靠,阶段指标完成60%,改善效果明显。 --目标定义与基线清晰且可靠,阶段指标完成80%,改善效果非常明显。 --目标定义与基线清晰且可靠,阶段指标完成100%,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4) 创造性成果(10分) --借助公司现有方案、工艺、方法,只需稍加完善即可实施 --公司内部曾经提出过但并不成熟,与原方案相比有较大改变 --公司内从来没有提出或者应用过,完全独创,具有变革性的作用 5)员工参与度(10分) --推进小组内部沟通较少,成员参与热情不高 --推进小组改善热情高,试点工序员工广泛关注、逐渐参与改善活动 --推进小组改善热情高,公司员工已广泛关注、逐渐参与改善活动
附表三:精益生产管理工作评价表
精益管理工作评价表评价单位:评价项目评价人: 评价日期:主要评价要素成立专门的精益推进组织和精益办公室有精益办相关的宣传识别精益办的负责人和成员是专职的至少2名以上稳定的精益改善专员专员有IE和精益专业背景办公区域有精益信息的展示生产区域有精益信息的展示组织精益倡导活动、沙龙精益手册、宣传单精益成为分厂文化的一部分现场能看到改善成果改善活动在现场有展示员工了解精益改善活动项目按进度推进项目进度有展示每周每月定期组织项目会议项目达到预期目标项目成果得以标准化项目成果得以巩固项目成果得以推广祥细培训计划培训人员覆盖全体培训有记录和考核自主组织培训,由精益骨干实施培训培训方式多样化,如沙龙、读书会等精益骨干持续培育计划精益绿带培训结业人数精益绿带、黒带认证人数每年新发展的精益导师数量精益骨干认证成功率有滚动的精益项目实施计划VSM价值流图评审与更新分厂制定有精益项目激励方法各岗位人员的升迁和加薪与精益关联定期实施精益评审和激励厂长/副长厂参与和主导项目各级别员工参与和主导项目员工认可精益改善活动得分1精益组织结构2精益文化宣传3现场改善展示4项目进展5成果巩固与推广6精益培训7精益人才培育8持续改善计划9激励机制10改善氛围0 = 无证据,1-2 = 使用较少,3-4 = 使用一般5-6 = 使用较好,7-8 = 使用非常好,9-10 = 全局最佳实践
精益管理工作评价表评价单位:评价项目评价人: 评价日期:主要评价要素成立专门的精益推进组织和精益办公室有精益办相关的宣传识别精益办的负责人和成员是专职的至少2名以上稳定的精益改善专员专员有IE和精益专业背景办公区域有精益信息的展示生产区域有精益信息的展示组织精益倡导活动、沙龙精益手册、宣传单精益成为分厂文化的一部分现场能看到改善成果改善活动在现场有展示员工了解精益改善活动项目按进度推进项目进度有展示每周每月定期组织项目会议项目达到预期目标项目成果得以标准化项目成果得以巩固项目成果得以推广祥细培训计划培训人员覆盖全体培训有记录和考核自主组织培训,由精益骨干实施培训培训方式多样化,如沙龙、读书会等精益骨干持续培育计划精益绿带培训结业人数精益绿带、黒带认证人数每年新发展的精益导师数量精益骨干认证成功率有滚动的精益项目实施计划VSM价值流图评审与更新分厂制定有精益项目激励方法各岗位人员的升迁和加薪与精益关联定期实施精益评审和激励厂长/副长厂参与和主导项目各级别员工参与和主导项目员工认可精益改善活动得分1精益组织结构2精益文化宣传3现场改善展示4项目进展5成果巩固与推广6精益培训7精益人才培育8持续改善计划9激励机制10改善氛围0 = 无证据,1-2 = 使用较少,3-4 = 使用一般5-6 = 使用较好,7-8 = 使用非常好,9-10 = 全局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