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实践研究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实践研究

来源:叨叨游戏网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实践研究

摘要:科学活动的合理设计有利于幼儿通过活动游戏的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和自主探究的形式,在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中领会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理论知识。幼师应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开展合理的科学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本文将以水的浮力为切入点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合理引导幼儿认识沉与浮的原理,亲身体会水的浮力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以实验操作和活动探究的方式将水的浮力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在操作中增加幼儿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关键词:水的浮力;沉与浮;科学实验

幼师如果只针对水的浮力对幼儿进行基础的讲授和学习,不组织幼儿参与主动探究,幼儿则无法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科学实验的形式来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浮力现象,通过亲自动手感知生活中的沉与浮的规律,探究出水的浮力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深刻的理解。在课堂中,幼师利用科学实验及实际操作来增加幼儿对于沉与浮原理的认识,幼师组织幼儿亲自将水的浮力应用于制船过程中,从生活中发现水的浮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实践操作中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幼儿通过探究性的科学实验亲自观察沉与浮的现象,在探究中提高幼儿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通过亲自体验制船的过程,增加幼儿探究水的浮力现象的认知。

一、结合多媒体教学,探索沉与浮原理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多媒体资源中的视频、图片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在幼儿阶段幼师可以结合丰富多彩的信息设备来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通过自主探究和活动讨论的形式来吸引幼儿学习的注意力。在课堂中,幼师可以组织幼儿自主观

察科学实验的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沉与浮的奥妙,探查出沉与浮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幼师可以以设疑的形式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带着问题主动观察小视频中存在的现象,幼儿通过讨论和交流,对视频中的沉与浮的现象进行分类整理,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使幼儿在总结概括的过程中,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幼儿根据观看内容叙述出小视频中发现的现象,提高幼儿观察思考的能力,也增强了幼儿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深刻认识沉与浮现象存在的原理。

幼师在导入新课阶段可以用“观察沉与浮原理”的小视频开展教学环节。幼师通过提问:“孩子们在游戏或者是生活中会发现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而这样奇怪的现象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将今天一起探究这个问题。大家看课件上的小视频会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从而认真观察视频并进行自主探究。幼儿得出:“有一部分物体在水中沉下去了,而有一部分物体浮上来了。”幼师通过再次播放小视频,组织幼儿观察物体发生的现象,引导幼儿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幼儿得出:“像石头、铁钉和木头都到了瓶子底下,而树叶、乒乓球则飘在水的表面上。”幼师以此抛出本课引导幼儿来进一步了解沉和浮的具体原理,通过有趣的小实验来帮助幼儿认识水的浮力。

在导入环节小视频的形式向幼儿呈现沉与浮的现象,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通过认真观察事物并进行分析和交流,从而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生活化实验,增强浮力认知

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生活层面出发引导幼儿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幼儿在趣味有趣的生活实验当中发现其中的原理,在操作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活动的趣味性。在课堂活动中,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水的浮力相关的科学小实验,并从生活角度出发找寻相应

的实验工具,也可以引导幼儿自主思考生活中可以利用到沉与浮现象的生活物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感知生活中的沉浮现象。幼儿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沉与浮的现象并进行分析记录、探索总结,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作交流、合理汇报。生活化的科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乐趣,使幼儿从生活角度出发,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发现浮力原理。

幼师在组织幼儿参与科学实验时,应找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体组织幼儿进行科学实验。幼师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来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实际操作,并分发给每个小组相应的小石头、鸡蛋、乒乓球、适量的水以及空瓶子,幼师指导幼儿将相关物体放入含有水的瓶子当中,观察物体沉浮的现象。幼师组织幼儿将石头、鸡蛋和乒乓球分别放入水瓶当中,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它们发生的有趣现象。幼儿得出:“石头、鸡蛋落到了瓶底,而乒乓球飘在了水面上。”幼师进行总结:“像石头、鸡蛋这种物体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乒乓球这种物体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物体由于重会下沉,而较轻的物体则会浮在水面上。”

幼儿已经认识了沉浮的现象,幼师引导幼儿探究如何把沉下去的石头和鸡蛋浮起来。幼师可以对幼儿进行有效地指导,引导幼儿可不可以用其他物体加以协助帮助它们浮在水面上。幼儿通过实验活动发现石头可以放在瓶子里,当瓶子里水满时放到水容器中,石头和瓶子都会沉下去,而把瓶子里的水放掉再放到水容器中,瓶子和石头都会浮在水面上。在水中加入盐,鸡蛋则会在盐水中漂浮起来。幼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石头可以利用空瓶子实现上浮,鸡蛋在盐水中可以上浮。”幼师通过科学实验的实际操作可以引导幼儿深刻认识沉与浮的现象,会区分沉与浮的原理,真正理解水的浮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动手制船,加强实践练习

幼儿通过科学小实验的形式已经引导幼儿掌握了水的浮力对物体的影响,理解物体在

纸船盐水等其他物体的承载下可以会发生沉与浮的变化,那么在日常中也可以利用水的浮力来方便人们的生活,接下来幼师可以引导幼儿到户外进行动手操作,通过亲手制作船的过程体会水的浮力在制船中发挥的作用。有趣的制船、玩船的过程,幼儿可以通过动手制船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在小组共同制作的过程中交流思想,交流创作方法,从而自主完成浮力现象的应用与实践。

幼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兴趣选择竹杆、绳子、泡沫、空瓶子等制作工具进行制作船的过程。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始制船,幼师指导幼儿可以借鉴竹排船、泡沫船、矿水瓶子船亲身制作出创意满满的船,制作完成后说一说各自制作船所用的材料,制作顺序与分工。幼儿通过小组亲手制船的过程感知活动的乐趣,通过合理分工和动手互助的形式,理解制船所需的步骤以及分工互助和重要性。幼儿引导幼儿将制作的船只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现象,通过玩船的过程体验水的浮力对船漂浮的作用。幼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幼儿亲身体验制作船的过程,通过设计趣味的制船过程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幼儿通过制船、玩船的亲身体验有助于幼儿深刻理解水的浮力对船航行的作用。

总而言之,幼师应从儿童的发展规律的角度上来组织幼儿参与科学活动,通过趣味性的实验活动,使幼儿在动手操作和合作练习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实验的乐趣,从而增加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提高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招红.因“生活”而精彩——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51-53.

[2]施佳丽.浅析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设计与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

沿),2022(07):7-9.

[3]陈育勤.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9):166-1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