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清单及行动计划表--0202)673 四川恒鑫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道 路 土 方 工 程 施 工
则
细
编制人: 审批人: 时间:
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抗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施工时必须精心组织,确保工程质量,现根据潍坊滨海区白浪河入海口生态示范带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具体情况,编制该工程路基施工细则,各标段项目部应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细则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确保路基工
1
×××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清单及行动计划表--0202)673 程按质按量按计划完成。
一、对施工现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路基施工开工前,各标段项目部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根据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对不符合实际的设计,应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报请变更设计。 2、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道路桥梁项目部审核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批准,并及时提出开工报告。 二、施工测量
1、做好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导线复测,中线恢复,核对水准基点,对于相邻施工单位共同控制点应联合复测〈复测精度应符合《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并将测量结果形成资料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2、对主要控制点设置永久性保护,根据实际情况加密控制桩,不定期地对导线点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3、路基放样
(1)布设中线桩,直线段20米设一桩曲线段10米设一桩。
(2)布设施工边线,其包括路基用地界桩,路堤坡脚,边沟、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桩。 (3)填写施工放样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三、清理场地
1、清除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的原地面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厚15cm)。 2、原地面的检查测试
(1)土质分类:各标段取原地面以下20㎝-30㎝处土样,进行塑性指数分析,确定土质类型。 (2)长杆贯入检查:纵向每隔20米用长杆检查原地面以下80厘米深范围内土质,如有软土,须进行加强处理,直至达到标准,再进行原地面碾压,长杆贯入应在路基全宽范围内进行,即左、中、右交叉进行检查。
3、取土区的土,应采用挖掘机分层进行,不得留下凹塘,并应留向外倾斜的横坡,避免积水造成填料含水量超标。 四、施工前的土工试验 1、击实试验〈重型〉
各标段应取有代表性的土样,每公里不小于两处,地质变化较大的路段应适当加密,取土区分上、中、下层取样,分别做0;3%;5%;7%;10%石灰剂量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并形成资料报监理组和指挥部,经批准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2、挖方、取土场等用作填料的土,应做其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和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确定填料土的种类。
3、路基开工前,应完成的土的各项标准试验见下表: 路基土标准试验项目表 试验项目 含水量 试验目的 确定路基土的原始含水量 仪器与试验方法 烘干法、酒精燃烧法 2
×××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清单及行动计划表--0202)673 颗粒分析 界限含水量 土的密度试验 击实试验 CBR试验
五、路基填筑
确定土的名称与分类 确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确定土的密度 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 确定路床路基填土的强度 筛分法、比重计法或移液管法 塑限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环刀法 重型击实试验法 用CBR仪测定 1、低填路段(H运2.0M路段):清除30cm耕植土后,向下挖松40cm掺6%石灰土处理(压实度要求为85%),在其上分两层回填15㎝6%石灰土(压实度要求为90%),其上路堤采用6%石灰土填筑(压实度要求为93%),80cm路床采用8%石灰土填筑(压实度要求为95%)。
2、H>2.OM的填方路段:清除15cm耕植土后碾压基底并形成3%土拱(压实度要求为85%)。在土拱上填筑30cm5%石灰土(压实度要求为90%),80cm路床采用7%石灰土填筑,其间路堤采用素土填筑(路床顶面以下80~150cm压实度要求为93%,150cm以下压实度要求为90%)。 3、挖方路段:清除15cm耕植土后,按设计标高计算开挖深度,并开挖土方。路床顶面以下0~80cm采用7%石灰土处理(压实度要求为95%),其下30cm掺5%石灰土处理路基土(压实度要求为93%)。如路基土含水量较大,要采用开挖降水沟、翻晒路基土、块灰闷料等措施使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才能掺灰处理。
4、河塘地段:清淤结束后,回填5%石灰土至原地面,其上的路基填筑根据设计标高对照以上的1、2、3点进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5、路基土方应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应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如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施工,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可为20cm。每层压实后,应表面平整,形成2%~3%土拱,排水良好,并符合纵横坡设计要求,经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应随时了解天气预报,掌握天气情况,在降雨前及时做好上述整平压实工作,以避免积水浸泡路基。
7、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大于设计宽度50cm,以确保路堤边缘的压实度,压实宽度不小于填土层的设计宽度。
8、填土分段施工时,其交接处如不同时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米。
9、老路基拓宽地段,老路路基边坡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并向内侧倾斜2%,填土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然后逐层向上填筑压实。
10、路基超宽部分应在路面施工前削坡整修至符合设计要求o 六、施工时注意事项
(1)原地面整平:原地面清除杂草、树根等,进行整平穷实,形成3%双向横坡。 (2)预压
3
×××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清单及行动计划表--0202)673 预压方式可采用同等质量压实功,如砂袋、沙石等。预压完成后,对于实际施工中预压期的路基沉降,采用7%石灰土铺筑碾压至路床顶面设计高程,其压实度要求≥95%,并形成2%的横坡。 (3)砂垫层及土工布
原地面整平后即进行放样控制,直接铺筑30cm砂垫层,摊铺须做到均匀分层摊铺压实。在此基础上布设土工布,土工布必须沿路基横向铺筑,且沿路基纵向重叠宽度不小于15cm,土工布长度不足路基宽度而须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均采用缝制方式搭接,土工布在路基全宽范围内搭接次数不得大于一次:铺砂垫层时尽量减小对地基的扰动,避免泥土杂物等混入砂层,砂垫层铺筑完毕,应尽快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粉煤灰路堤:粉煤灰在料场和运输中要保持适当含水量,以防扬尘,粉煤灰摊铺时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土质护坡应同步进行。摊铺层及时碾压。排水系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固效果和预压时间的长短,因此排水工作必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5)施工过程中须加强沉降观测、严格控制填土速率和地面沉降。 七、路基压实
1、碾压顺序:先用履带拖拉机或胶轮压路机稳压一遍,再用重型压路机械进行压实。 2、原地面碾压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清表后的原地面,表层含水量合造的填方路段,可直接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2)清表后的原地面,表层含水量较大时,可就地翻松、打碎、晾晒,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掺灰处理、压实,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3、路堤分层碾压时,宜按下列要求进行
(1)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含水量、平整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2)压实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的原则。其碾压遍数,可根据地基强度、土质、压实机具的类型而定,或至碾压到填土层表面无轮迹为止〈一般至少碾压4遍〉。
(3)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对振动压路机,一般要求横向重叠0.4-0.5米:对三轮压路机,一般要求横向重叠后轮宽的1/2。纵向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2米,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4、路基碾压标准见表一。 路基压实标准〈重型〉表一 填挖类型 填土路基上路床 填土路基下路床 填土路基上路堤 填土路基下路堤 路堑路床 地基填前压实要求 5、分层碾压,分层填筑时,应注意:
(1)每层压实宽度应不小于该土层的设计宽度。
4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范围(m) 0-30 30-80 80-150 ≥150 0-30 压实度(%) ≥95 ≥95 ≥93 ≥90 ≥95 85~90 ×××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清单及行动计划表--0202)673 (2)每层压实度应不小于该深度的规定值。 八、河塘地段路基施工
1、一般需填筑围堪排水、以清除淤泥,并按设计要求挖出台阶,台阶宽≥1m,内倾3%。此项工作完成后必须经监理人员检查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清淤后采用5%的石灰土回填至原地面。路基底部30cm采用5%石灰土处理,其上根据设计标高按路基一般设计进行填筑。 九、路基整修
1、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后,应进行全线的竣工测量,包括中线测量,横断面测量及高程测量,以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
2、路基工程基本完工时,由施工单位会同施工监理人员,按设计文件要求检查路基中线、高程、宽度、边坡坡度、边沟、根据检查结果编制整修计划,进行路基及排水系统整修。 3、填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
4、路堤边坡应修整密实、直顺、平整稳定、曲线圆滑,填料及路堤的整体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十、路基防护及边沟砌筑
1、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核对,如发现设计与实地不符,应及时做补充调查,进行变更设计并报批后施工。
2、所用材料应符合部颁有关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
3、砌体砂浆配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美观、无脱落现象,砌体内侧及边沟底应平顺,无积水现象。
4、砌体必须咬口紧密、错缝,严禁通缝、叠砌和浮塞。 5、填土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6、相邻施工单位断面衔接平顺、流畅,曲线圆滑。
7、边沟与河道或总排涵应连接顺畅,以防冲刷路基,河道处边沟应伸入枯水位以下不小于1米。
8、护坡及浆砌片石边沟实测项目见附表。 十一、取土坑
1、取土坑内侧边坡宜为1:1.5
2、取土坑的坑底应设置纵、横向坡度和完整的排水系统。
3、当取土坑坑底宽度大于6米时,可做成向中间倾斜的双向横坡,并在中部设置底宽0.4米的纵向排水沟。
十二、中间检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完成下列工作后需作中间检查: 1、原地面准备工作完成后;
2、按设计规定所做的换土工作完成后;
3、对需采取特殊措施才能保证填方稳定的路基,在地基处理后; 4、每回填压实一层土后;其检测项目如下表: 检查项目 检查数量 检测方法 允许误差 5
×××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清单及行动计划表--0202)673 压实度(%) 每一层,每2000㎡检测4个点 环刀法 灌沙法 烘干法 酒精燃烧法 用钢尺 钢钎丈量 水准仪测量 不小于规定值 松铺土原始含水量(%) 每一个作业段,每一层检测3个断面共9个点 接近最佳含水量方可碾压 松铺土层厚度(㎝) 每一个作业段,每一层检测3个断面共9个点 分层压实度(㎝) 每一个作业段,每一层检测3个断面共9个点 ±30㎜ ≤20㎜
此外,边坡、边沟加固前,还应检查边坡、边沟坡度及只寸是否适当。检查基底地质、标高、地下水位等情况。雨水等冲毁后应检查路基修复、复检工作。意外的填土下陷,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补救。
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不用太计较。学着踏实而务实,越努力越幸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