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叨叨游戏网
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第17卷第 墨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 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秀荣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随 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采用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进行调查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 SDS得分、HAMD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 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冠心病;抑郁症;生活质量;认知技巧辅导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8—0033—02 2009年1月一2010年9月,我们对70例冠心病伴抑郁症 剧、种花、养鱼等,以积极的心态抵御负性情绪的影响,达到心 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 情愉快的目的。 报告如下。 1.3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采用Zung 1资料与方法 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凡是SDS 1.1临床资料本组140例,男69例,女71例;年龄39~78 得分>41分,HAMD得分>24分为抑郁症状患者。冠心病的 岁,平均51.3岁。均符合1997年1O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 诊断标准,符合199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会 脏病学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临床典型的)。随机分为干 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临床典型的心绞痛表现、心电图的变 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 化以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且心功能I一Ⅱ级。调查问卷分 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进行。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问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 卷调查。问卷均收回,回收率达100%,有效率达100%。 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①支持性心理治疗。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 热情诚恳、关心、体贴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建立良好 验。检验水准 =0.05。 的医、护、患关系,建立针对性的个性心理疏导方案,如解释、 2结果 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减轻或消除患者抑郁情绪,引 2.1两组干预前后SDS、HAMD评分比较见表1。 导患者以正确的态度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表1两组干预前后SDS、ttAlVlI)评分比较(分,i±S) ②请心理医生进行指导。包括放松训练、认知技巧辅导、解决 问题的技能训练、自信心与自信力的培养等。③采用减轻冠 心病患者心理压力和缓解情绪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支持疗 法,如心理支持疗法、信息支持疗法、家庭社会支持疗法;行为 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暗示疗法;森田疗法;轻音 乐疗法。放松训练时,嘱患者安静舒适地坐或躺在床上,在护 士的指导下进行呼吸及放松训练,稳定情绪,保持心境平静。 2.2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和临床效果比较见表2。 ④冠心病知识健康宣教。利用图片、影像资料、集体讲座、板 表2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和临床效果比较 报、健康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心理宣教。 删n天 临床效果[n(%)] 详细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自我保健 s)明显好转 好转 进步 无效总有效率(%) 常识等。⑤行为矫正。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伴有 抑郁者的冠心病患者往往采取一些不利于心脏的行为方式, 尤其是男性抑郁症患者,常用吸烟、酗酒等方式排解情绪。此 外,患抑郁症期间常伴有食欲减退、疲劳,因而活动减少,惯于 3讨论 久坐,导致体重增加,应帮助患者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戒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 限酒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咖啡等。⑥鼓励患者参加有益 血缺氧所致的心脏病,是一种心身疾病 ]。冠心病作为一种 的社会活动,调动患者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朋 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情绪应激和行为特征有密切关系,心 友、亲友沟通,获取情感上的支持,改善生活状态,培养新的生 理行为因素与躯体疾病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作用,形 活情趣,如学书法、听轻音乐、唱歌、跳交际舞、看轻松的电视 成恶性循环 ]。抑郁症是一种号隋绪障碍有关的精神性疾病。 33 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第17卷第28期 抗生素加尿激酶封管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 14例临床护理 郁新,陈晓磊 江苏无锡214000) (无锡市人民医院摘要 目的:探讨抗生素加尿激酶封管治疗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相关感染(CRU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行血 液透析14例发生CRI的患者用抗生素+尿激酶封管治疗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14例发生CRI患者中,1例死亡(心功 能衰竭),2例退出(做人造血管内瘘成功和反复感染不能控制后予以更换导管),其余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感染症状 消失、血培养阴性,继续透析。结论:在尿激酶溶栓的基础上,抗生素封管增加了导管腔内的药物浓度,可以消除生物膜、 杀灭定植菌,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血液透析长期CRI的方法。 关键词 抗生素+尿激酶封管;长期导管;导管相关性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8—0034—02 如。F。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得以进行的前提,是维 持性血透患者实施透析治疗的关键。当前动静脉内瘘作为血 液透析的永久性管性通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很多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透析治疗患者发生CRI 14例,男6例, 下,如外周血管条件差、心功能不全等因素的存在使患者无法 建立内瘘或所建立的内瘘达不到透析标准、闭塞等。因此,采 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有不断增长的趋 势,目前美国和英国使用深静脉长期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已 分别占18%和24% 。然而,导管相关性感染(CRI)是其主 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导管拔除甚至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女8例;年龄28~83岁,平均(53.18±11.82)岁。原发病包 括: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2例, 多囊肾1例。置管原因:心功能不全、血管条件差、内瘘无法 建成或内瘘建立但血流量达不到透析标准,狭窄、闭塞、内瘘 失败。细菌培养大多为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1.2治疗方法抗生素选用万古霉素0.05 g+尿激酶5万U 单位+生理盐水1O ml均匀混合后分别于动静脉端封管,封管 2005年3月~2010年7月,我们采用抗生素+尿激酶混合液 封管治疗CRI 14例,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 抑郁症患者往往用片面的方式解释境遇和推测未来的变化。 已有许多文献报道,抑郁症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负 性影响。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行为变化及抑郁状态已越来越 剂量视导管的容量而定,配合全身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 的安宁和稳定,不仅有助于更好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控制病 情,且使危险因素的严重性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 转归与血脂、血糖、体重、血压及情绪呈正相关。最基本的防 止措施是饮食控制、戒烟戒酒、增加运动和调理心情等方式的 干预。高度重视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的等不良情绪,及时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在保证药物治疗的同时,随时观察到患 者的思想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及时 进行心理干预,鼓励患者参加积极有益的社会娱乐活动,树立 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J。冠心病又是一种器质性疾病,给患 者带来躯体上的不适感觉,如心绞痛、心悸、胸闷等反复发作, 叮引起患者的焦虑与恐惧;长期患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 会交往能力受到影响,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对生活失去信 心,从而产生抑郁情绪;担心疾病预后,害怕死亡而产生焦虑、 抑郁、恐惧,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造成躯体功能失调,从而诱 发交感神经兴奋,心脏缺血、心律失常,刺激血小板过度激活 聚集等反应。在早期的人群调查中发现,冠心病的人群中抑 人生新的目标和理想,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使患者真正达到 消除抑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更好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 用,控制病情的发展,对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家庭和社 会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郁发生率高达18%一60%l4 J。Black等调查了美国的墨西哥 人发现,伴重度抑郁症的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明显增加(OR :4.04,95%CI:2.36—6.91)。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并不 [1] 江一清,刘朝中,米国英.现代冠心病学[M].北京:人民 军医出版社,2OOl:345—571. [2] 贾云,邵璇.住院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 究[J].护理研究,2005,19(10A):1716. 少见,尤其老年人更高,抑郁影响冠心病的康复和预后。伴抑 郁和抑郁症状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增加3倍。本研究结果显 示,干预组干预后SDS、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干预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 [3] 曹晶,夏大胜.抑郁症与冠心病[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4(9):153. 照组(P<0.05)。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以往主要侧重于药物治 疗,心理干预未收到重视,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 建立,心理干预在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 重视。实施心理、社会干预、控制和消除心理障碍、保持心境 34 [4] 张存琪.关于老年心血管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心 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2,11(2):42. 本文编辑:姜立会 2011—07—05收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