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经济学校总结报告

福建经济学校总结报告

来源:叨叨游戏网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项目建设验收工作总结报告

福建经济学校 二零一四年六月

目 录

一、 项目总体建设情况 ............................................................................................................ 1

(一)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展与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 1 (二)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带动作用 ......................................................... 3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 6

(一)组织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 6 (二)制度完善,做到项目建设有章可循 ......................................................... 6 (三)加强监督,保证项目建设质量达标 ......................................................... 6 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 7

(一)重点建设专业成效显著 ............................................................................. 7 (二)特色建设项目效果明显 ........................................................................... 11 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 .................................................................................. 12 五、贡献与示范 .......................................................................................................... 14

(一)对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14 (二)对其他学校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 ................................................... 14 六、建设成果 .............................................................................................................. 16 (一)总体建设成果 .................................................................................................. 16 (二)典型案例 .......................................................................................................... 16

案例一:开辟“试验田”,托举“创业梦” ................................................... 16 案例二:构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166”高效课堂 ................. 17 案例三:打造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于一身的职校“优师”团队 ............................................................................................................................... 18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18

(一)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有待探索完善 ........................................................... 18 (二)中高职衔接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亟需行政推动 ....................................... 19

1

福建经济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计划检查验收总结报告

福建经济学校是一所集财经商贸工科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200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两年(2012-2014)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已完成规定的任务。现根据有关要求报告如下:

一、 项目总体建设情况

(一)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展与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总体任务要求,认真实施项目进度计划,规范安排使用资金,全面完成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物流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四个重点专业和校园文化、数字化校园两个特色项目的建设任务。项目预算资金1710万元,实际投入2022.63万元,任务完成率100%,资金使用率118.28%。形成成果156项,实现了预期目标。

两年来,学校积极构建了“上接高职院、下扶薄弱校、辐射同类校”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双主体、全过程”工

1

学结合为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16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教师、企业、家长、学生”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模式;搭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云教育”平台;构架了“133”教师成长培养方案;完善了以规范教学和激励为导向的教师考评制度;完善“两平台两基

地”校企合作机制,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

效。

表1:示范校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表

建设内容 学校总体建设 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应用 物流服务与管理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校园文化 数字化校园 合计 辐射带动全校建设 项目点数(个) 项目完成数(个) 完成比例(%) 28 14 13 15 14 5 3 92 28 14 13 15 14 5 3 92 27个专业、15个科(室)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

表2:示范校建设项目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序号 1 指标 基线水平 4469 88 99.4 1200 122人/46965 28/3095 3427 1574 6/38 46 2 75 1/15 100 94 建设目标 5000 100 99.6 1400 135人/54000 目前水平 5112 100 99.63 完成率(%) 102.24 100 100.3 在校生规模(人) 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数2 与应届毕业生总数比例 招生与就业 3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4 (元) 专任专业教师数(人)、授5 课课时数(课时) 师资队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专业伍建设 6 教师数(人)、授课课时数(课时) 10 教学仪器设备数(台、套) 11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数 实践教12 学条件建设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0人13 专业技以上) 能训练 14 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 平均教学学时占总学时15 50%以上的专业(%) 专业技能鉴定机构(个)、16 工种数量(个) “双证书”专业展专业总双证书 17 数的比例(%) “双证书”专业中平均“双18 证书”获取率(%) 1924.61 137.47 139人102.96/ /55423 102. 104.2/ 138 101.30 101.57 100/ 121.7 101.45 103.43 144.30 112.5 100 100.21 48/3600 50/4968 3620 2014 7/46 69 7 62.6 1/16 100 94.5 3667 2045.6 7/56 70 7.24 90.33 1/18 100 94.7 (二)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带动作用

1、带动了专业群的协调发展

重点建设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有效地向校内各专业推广,“166”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开,新建的28间技能教室为专业群提供了资源共享,校企共建多媒体等工作室为其他专业建设提供了典范。

2、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优师”队伍

3

建设期间,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以及教师到企业实践等途径,培养省级、校级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技能鉴定考评员。学校“双师”型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比例都有明显上升。

表3:全校师资水平提升情况表 项目 省级专业带头人 校级专业(学科)带头人 骨干教师 技能鉴定考评员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累计人天数 专任教师参加省级培训人数 专任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人数 教师主持或参与课题或项目建设数(个) 公开发表期刊论文数

基线水平 0 13 34 14 240 25 2 0 30 目前水平 1 15 59 18 1711 15 10 14 39 4

表4:全校师资结构变化情况表 项目 双师型专业课教高级职称企业兼职双师型生师比 人数师比(%) 教师(%) 比例(%) 比例(%) (人) 57.9 60.0 103.63 66 73 110.61 19.5 26.5 135.90 95 108 113.68 81.9 87.8 107.2 原有水平 17.3:1 现有水平 17.5:1 达成度(%) 101.45 3、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强化素质教育,突出“通用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三项技能训练,将三项技能列入教学计划,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开展社团、素质拓展、企业实践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学生就业率达99%。

表5:示范校期间学生技能(文明风采)竞赛获奖统计 奖项等次人次、获奖级别 国家级 省级 地市级 一等奖获奖人次 2 3 19 二等奖获奖人次 1 7 15 三等奖获奖人次 6 10 29 获奖总人次 9 20 63 4、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分别共建 “畅捷通”、“锐捷”、“顺丰”订单班,带动了其他专业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校企共建83个实训基地和3个工作室。校企双方通过优势互补,达到互惠双赢,其合作模式和长效机制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5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一)组织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学校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领导和协调;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项目建设的咨询和指导;成立子项目建设小组,负责子项目建设的具体工作;成立示范校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成立资金监督组,确保资金使用规范。

(二)制度完善,做到项目建设有章可循

学校制定并实施《福建经济学校示范校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福建经济学校示范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定期召开示范校建设工作例会,检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加强监控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规范;建立示范校专题网站,发布建设动态,交流经验和成果,实现信息交流共享。

(三)加强监督,保证项目建设质量达标

学校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把资金使用效益作为考核各项目负责人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各建设项目的科学论证,严格项目审批,确保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公开招标等制度,确保项目规范建设;项目建设广泛征求意见,接受师生员工监督,提高项目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建设质量。

6

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一)重点建设专业成效显著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四个重点建设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指导,根据企业需求、岗位标准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67家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分析,均编制了专业人才需求综合调研报告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各具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会计电算化形成了“岗位主导、因能分层”,计算机应用形成了“两平台、三环节、四结合”,物流服务与管理“二阶段准员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形成了“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2)形成面向职业岗位课程体系。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岗位关键能力,形成各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参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完成了“以真实服务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如代理记账、计算机多媒体工作室、校园快递服务中心、咖啡屋等项目。为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四个专业积极开发精品课程、校本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均参与教育部国家示范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其中我校是国家中职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会计电算化专业项目的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同

7

时是《成本会计实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精品课程资源课题组长单位;计算机应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分别参与《网页设计》和《物流客户服务》精品课程建设。

表6:示范校精品课程、教学(实训)大纲、教学课件、教材开发情况 建设内容 精品课程 其中:自建精品课程 共享精品课程 参与共建共享课程门数 教学(实训)大纲 教学课件 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其中:正式出版 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建设 任务目标 20 7 13 14 30 22 26 3 实际完成 37 8 29 45 48 25 33 10 完成率(%) 185 114.29 223.08 321.43 160 113. 126.92 333.33 精品课程2门、教学(实训)大纲7门、教学课件5门、教材和实训指导书6门 (3)构建“16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办符合行业需求和适合中职生特点的中职教育为一个目标,采取专业实践课程和课堂实践训练时间不少于六成的措施,创建了 “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的高效课堂和“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16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教师启发、整体领悟等环节结合起来,做到学生知识技能学习日日清、天天长,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提升。教学效果明显,“166”高效课堂在学校全面铺开,学生反映好,兄弟学校来校观摩学习。

(4)完善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建立了“教师、企业、家长、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

8

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艺术素质、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校学习、参加各种活动,由教师评价;参加顶岗实习等企业实践,由企业评价;尊敬长辈、家务劳动等行为习惯表现,由家长评价;学生对自己成长作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学生之间开展互相评价。通过教师、企业、家长评价和学生自评来确定考核成绩。

2、师资队伍建设

在建设期间,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任务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教师绩效考评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实施了《“133”教师成长方案》,即教师努力做到“一年成型、三年成才、五年成骨干”一个目标,着重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企业实践锻炼和业务管理水平三途径培养,通过组织领导,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等三项措施落实,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师”团队。

表7:全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项目 人数 类型 专任教师 基础课 专业课 小计 90 124 214 14 30 258 人数 学历情况 其中:研究生 93 139 232 10 50 292 8 15 23 0 2 25 10 31 41 0 4 45 职称情况 其中:高级 32 30 62 1 3 66 27 39 66 2 5 73 基线水平 现有水平 基线水平 现有水平 基线水平 现有水平 校内兼课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 合计

9

表8:四个重点建设专业骨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建设内容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双师团队 兼职教师 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建设 任务目标(人) 实际达到情况(人) 完成率(%) 4 19 59 31 4 20 72 35 100 105.26 122.03 112.90 新增专业(学科)带头人2 人、骨干教师1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87.8%、兼职教师15人 3、完善“两平台两基地”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以服务海西经济为宗旨,强化校企合作,形成以专业为纽带,以职教集团(协会、联盟)为依托,创建“两平台两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即人才培养平台、校企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师生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实现了“校、企、生”共赢。一是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和4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建设期间,校内自建了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物流实训中心以及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综合实训室等;共建代理记账、计算机硬件维修、多媒体工作室。特别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了集咖啡、调酒、烘焙于一体,实训与创业相结合的综合实训室和学生创业园,带动了市场营销等27个专业实训室建设。校外新增37家合作企业,新建37个实训基地。

10

表9:校企合作情况表 项目 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个) 订单培养企业数(个) 校内实训室(间) 理实一体技能教室(间)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个) 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人)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 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 合作企业接收的顶岗实习学生(人月) 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总值(万元) 学校对外技术服务到款额(万元) 学校培训企业员工数(人日) 教学设备总值(万元) 基线 水平 46 1 38 0 46 558 100 50 4016 198 3 1574 建设 目标 52 2 46 16 52 720 100 100 4800 230 5 2014 目前 水平 83 6 56 28 83 725 100 100 4810 5.5 完成率(%) 159.62 300 121.74 175 159.62 100.7 100 100 100.21 110 241.7 105.09 15130 100.87 2045.6 102.97 12000 15000

(二)特色建设项目效果明显

1、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

学校建成信息化的支撑平台,实现三通两平台。拥有200M互联网接入带宽,所有教学场所备有成套的多媒体设备;建设覆盖全校的视频监控系统;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实现了校园内无线信号的全覆盖;建立单点登录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综合检索;建立数字资源系统,拥有55000册电子图书和1TB左右的各类数字资源;建立录播教室方便教学资源的制作;成为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的分中心,实现中心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运用虚拟化和云计算等现代

11

教育技术手段,加快了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了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两年实际资金投入381.8万元,资金使用106.06%,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

2、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学校以“创建一流学校、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按照“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我们从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安全文化五个方面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健全校园文化设施,打造水体景观,建立校园标识及雕塑,建设“名人名言墙”、“闽商文化走廊”,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拓展训练活动,组建42个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注重教师企业文化意识培训等,学校实习实训条件明显改善,企业文化氛围浓厚,师生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彰显了学校的个性魅力、校园精神和办学特色。

两年实际资金投入445.37万元,资金使用296.91%,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团结、求实、奋进”的校园风貌。

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

两年资金预算总投入1710万元,资金到位1710万元。截止2014年6月4日,实际使用资金2022.63万元,资金

12

使用率118.28%,其中,财政资金使用率96.29%。

为保证资金有效使用,学校聘请了审计部门对学校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控,并出具审计报告。

表10:专项建设资金预算及执行情况 项目 建设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重点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财政资金小计 地方财政资金小计 学校自筹资金小计 重点专业项目合计 地方财政 资金来源 预算资金(万元) 696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696 实际支出资使用比金(万元) 例(%) 678.42 97.47 财政 280.5 143.5 1120 - 80 1200 - 230 130 360 150 1710 280.5 143.5 1120 90 54.01 12.01 27 2.16 90. 381.8 150 1710 259.04 140.99 1078.45 90 54.01 12.01 27 2.16 90. 381.8 445.37 2022.63 92.35 98.25 96.29 100 67.51 105.33 100 114.85 69.72 106.06 296.91 118.28 特色项目1 行业企 数字化校园 业投入 学校自筹 合计 特色项目2 校园文化 项目资金总计 学校自筹 表11:专项资金分项预算执行情况表

建设项目 财政重点支

预算资金实际到位资(万元) 金(万元) 198 70 57 176 86.5 32.5 13

实际投入资金(万元) 195.58 66.27 56.08 175.95 82.14 32.32 使用比例(%) 98.78 94.67 98.38 99.97 94.96 99.47 会计电算化专业 计算机应用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198 70 57 176 86.5 32.5 持 物流服务与管理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合计 175 74 46 147 50 8 1120 175 74 46 147 50 8 1120 167.23 61.04 45.52 139.66 49.59 70.67 1078.45 95.56 82.49 98.95 95.01 99.18 88.33 96.29 五、贡献与示范

(一)对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海西经济发展

办校近50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5万多名毕业生,成为福建省中初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在校生5112人,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向企事业单位输送2408名优秀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91.03%,初次就业率达99.63%。

2、多元化技能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

学校充分利用优质的管理、师资、设备资源和培训经验,建立技能鉴定站,利用校内外实训场地,每年为各级供销社企业员工、军人和农民培训、鉴定14000多人日,为海西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二)对其他学校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

1、优质资源辐射西部及省内外薄弱校

14

学校通过联合办学、送教上门等方式对口帮扶省内外薄弱学校。积极与银川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广西工商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与林芝职业技术学校、寿宁职业中专学校、武平职业中专学校结对子,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重点指导薄弱学校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有力推动薄弱校的发展。

2、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广显成效

2012年计算机应用专业被确定为省级规范化试点专业。2013年我校被确定为省级信息化试点学校。学校在实施“133”教师成长培养方案、“166”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和学校德育等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吸引省内外数十家中职校到校观摩学习,接待全国兄弟学校300多人次。2011年5月,倪国校长在全国供销总社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立足海西先行先试 重在运作跨越发展》的报告,作为典型先进经验在大会上交流,受到与会90多所中高职院校的充分肯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为同类学校起示范和借鉴作用。

3、媒体宣传影响大、效果好

我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中职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6届获得“省级文明学校”。2012年被省文明办确定为全国文明单位培育对象,并已通过中期

15

验收。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先进经验先后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青年报》、《福建日报》、《福州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陆续报道,展示了我校建设成果,树立了中等职业教育品牌。

六、建设成果

(一)总体建设成果

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转变,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改革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凸显。专业和课程建设成果丰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入,实训实习条件迅速改善。服务行业和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声誉明显提升,实现了示范校建设目标。

(二)典型案例

案例一:开辟“试验田”,托举“创业梦”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让中职生更多地赢得社

会职场的认可,学校认真落实“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将创业人才的培养放在职教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位置,形成各专业独具特色工学结合的“2S” [“技能(skill)+素养(stuff)”]人才培养模式,用创业教育理论

16

和实践促成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课程贯穿学科教育的始终,构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链接社会职场的教育体系。多元举措,开办创业讲座,安排企业实训,实行创业案例教育,鼓励创业实践,形成模拟社会化的创业环境,指导兴办校园“公司”。如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成立“校园咖啡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成立“校园快递服务中心”、市场营销专业成立校园淘宝街等,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创业,挑战自我,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变。

案例二:构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166”高效课堂

学校为提升办学品牌,提出《“166”课堂教学改革方案》。“1”代表一个根本目标,即开办适合中职生的教育。第一个“6”指的是确定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实训课比例达到六成以上。第二个“6”指的是确定学生课堂训练时间占六成以上。以提升中职生技能水平为核心,以“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教学目标,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改核心价值在于“三突出”: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岗位技能;改革课堂结构,突出实践教学;改革评课标准,突出整体提升。以“PDCA循环”的理实体系指导教改实施。通过深入调研、三轮“公开课”、总结提升,创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全面推广对接企业岗位标准要求的专业示范课和服务

17

于专业课的公共基础示范课,在全校范围构建高效课堂,转变了学风,提升了学生能力水平,加强了我校的示范性。

案例三:打造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于一身的职校“优师”团队

我校针对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建设,制定了《福建经济学校“133”教师成长方案》,提出“一年成型,三年成才,五年成骨干”的成长目标,把辅导技能竞赛作为推动教师技能学习,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的有力推手。教育引导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成长为本学科教学中的优秀“运动员”;通过要求教师辅导学生技能竞赛,给教师“压担子”,锻造高超的施教能力,历练为一名教学教法出色的“教练员”;提升自身学科理论修养,及时总结评价反思自身的教学教研成果,晋级为一名优秀的学科“裁判员”。学校倾全力,从制度、管理、激励机制方面给予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凸显,技能比赛成绩斐然,教学教研硕果累累。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有待探索完善

学校在教师来源、师资培训、德能考核等方面存在单一化的现象,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渠道不畅,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不足,职教特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都有

18

待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完善相关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二)中高职衔接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亟需行政推动

中高职衔接是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与核心。作为示范校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我们要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中高职院校间在招生考试制度、学制、教学模式、校际合作、教师培训、质量评价、行业指导、实训装备等方面的延续衔接和共建共享,提高职教集团的内聚力。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规范和行政推动。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