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我爱摄影之六(摄影技巧) 教学目标:
1、学会简单的摄影技巧——几种常用的构图方式。 2、了解不同的构图方式,对主体的表现也不一样。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等。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1、展示作业
2、交流摄影作品
3、互相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 二、学习与研究 1、提出问题
除了注意主体形象,表达出好主题思想外,还有哪些技巧可以为摄影作品增光添彩呢?
学生评价这幅作品
师小结: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那么,在拍摄时应该怎样去构图呢? 2、学生观察小组合作学习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
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呆板 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变协调了
常见的几种构图方法
下面的这些构图方法你可要记住喔,当你拿起相机的时候,构图设想应该在你心中了。
3、学
生交流
4、学生实践
5、展示摄影作品 6、互相评价学习
7、小结:一幅好的构图,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能让人一下子就抓住主体,所
以,在今后的拍摄中要多加练习,根据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主体,不同的主题思想,来选择合适的构图是很必要的。 三、实践活动
1、分小组讨论研究 2、分小组实践
3、展示交流摄影作品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