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地质 实验二 文字报
问题提出:我们通过地面一些已知控制点,如何较准确的确定某一区域局部凸起的位置。 (一) 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三)计算分析过程: ①对数据的整理:
表1 控制点坐标、埋深整理表 x /km 0 8 12 5.5 2 10 4 7.5 1 x /km 5 11 y /km 0 0.5 1 1 1 2 2 2.5 2.5 埋深 /m x /km -966 -966 -970 -920 -901 -3 -906 -922 -911 3 12 5 10.5 7 9 0.5 2.5 11 y /km 3.5 4 4 4.5 4.5 5 5 5.5 6 埋深/m x /km y /km -836 -909 -827 -3 4.5 6.5 1.5 8.5 6 7 7 7 7.5 8 8 8.5 9 y /km 9 3 6.5 7.5 -956 12.5 埋深/m -929 -930 -913 -950 -900 -915 -937 -929 -962 地点名 柳店 北源 -822 10.5 -960 3 -858 -9 5.5 13 表2区域内地点名整理表 y /km 地点名 0.5 2 望南 西乡 x /km y /km 2 6 3.5 4.5 地点名 x 马家 中源 ②通过趋势面计算程序及Surfer软件绘制沙二段顶面2~4次趋势正偏差图; 图1 沙二段顶面二次趋势面正偏差及正异常区划定图
98765432100西乡
北源柳店
图中阴影区为异常值确定为10时,划定的正异常区
中源马家望南1234567101112139876543210北源柳店拟合度c=52.80%
凸起区域凸起最高位置坐标为(10.2 , 4.6),另外两个高点坐标(2.5,5.5)(3.0,3.5),局部凸起区域与二次趋势面偏差图基本一致。
中源马家
西乡
望南0123456710111213
图3 沙二段顶面四次趋势面正偏差及正异常区划定图
9876543210
北源柳店
710111213中源马家西乡望南0123456
四)总结
由上三张趋势面偏差图分析可得,二次、三次趋势面偏差图的拟合度较低,较好的保存了残差信息,但没有完全的消除地质背景的影响;四次趋势面的拟合度相对较高,但只是在观测点附近效果较好,远离观测点的地方效果较差,使残差信息丢失,可能导致偏差图上出现了假象,从而不利于发现局部的异常,通过沙二段的地形分析,其构造起伏不复杂,形态简单的地质曲面,可以用趋势面次数较低的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