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18,24(21)
优质早熟杂交中籼稻新组合筛选试验
徐建庭
方忠坤
242200)
(广德县农科所,安徽广德
摘要:随着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满足生产上对优质、早熟中籼水稻品种的需求,为广德地区良种推广
提供科学依据,以国丰1号和Ⅱ优838为对照,对2017年安徽省中籼早熟组的9个组合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述。结果表明,9个品种均比国丰1号产量高,8个品种比Ⅱ优838产量高,其中荃香优、恒丰优华占、深优926、徽敏优138、荃香优822的生育期接近或短于对照国丰1号,且荃香优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以上,适宜于广德地区作早熟、优质、高产首选品种推广种植。关键词:早熟;中籼;筛选试验;广德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8)21-0052-03
1.31.3.11.3.2
试验设计与管理试验设计
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
广德县地处皖苏浙3省8县(市)的交界处,水稻是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33万hm2。近年来,随着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营主体的改变,对优质、早熟中籼水稻品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加速优质、高产、抗性好的优良中籼水稻新品种的推广,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7年安徽省中籼早熟组广德点的9个杂交稻组合产量、品质、抗性及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以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中籼稻新品种。
13.34m2,株行距20cm×23.3cm,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
田间管理
月13日移栽,基肥施尿素225kg/hm2、复合肥600kg/hm2,追肥施尿素105kg/hm2,水稻生长期间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害信息,并结合试验田的实际情况累计防治病虫害2次。记载生育性状,成熟时分别从第1和第3小区取5穴考种,各小区单收、晒干测产,对各品种进行综合分析。
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5月9日播种,6
1
1.1
材料与方法
参试组合
共9个参试组合,为2017年安徽省中籼
2
2.1
结果与分析
产量表现
由表1可知,对照Ⅱ优838产量9147.45kg/
区试其中的一组,分别是两优8859、荃香优、恒丰优华占、玉两优16、深优926、徽两优雅占、徽敏优138、株两优905、荃香优822,对照为国丰1号和Ⅱ优838。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广德县农科所南塘试验田进
hm2,有8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其中徽两优雅占、荃香优、达极显著水平;深优926、玉两优16、徽敏优138、株两优
两优8859分别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2.05%、8.93%、6.%,905、恒丰优华占分别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5%、5.16%、4.34%、1.97%、1.15%未达显著水平;荃香优822、国丰1号比对照Ⅱ优838减产1.72%和3.11%。
行,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均匀,前茬为冬闲田。
表1
品种
名称两优8859荃香优恒丰优华占玉两优16深优926徽两优雅占徽敏优138株两优905荃香优822国丰1号(ck1)Ⅱ优838(ck2)有效穗成穗率
(万穗/hm2)(%)
247.5250.5309198259.5222240279265.5258267
67.163.573.357.961.067.6.156.161.655.068.3株高(cm)125.1122.6112.5141.7112.0120.3121.4132.6111.0127.0128.2穗长(cm)25.823.922.426.423.223.422.822.323.725.126.0参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总粒数(粒/穗)175.8192.6179.5285.6157.2215.9196.5248.5172.5150.6153.7实粒数(粒/穗)165.2175.8165.8242.3144.8190.6154.6207.3153.1130.5131.2结实率(%)92.591.392.484.2.188.378.783.488.886.785.4千粒重(g)24.823.521.628.526.223.028.425.322.827.230.5产量较ck2±(kg/hm2)(kg/hm2)9782.5599.959257.559715.059550.0595.058867.559147.4593309622.5
6.8.931.155.1612.054.341.976.15
位次3285416101197
10255.05
-1.72-3.110作者简介:徐建庭(1978—),男,安徽广德人,助理农艺师,从事水稻育种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18-09-14
24卷21期徐建庭等优质早熟杂交中籼稻新组合筛选试验
53
2.22.2.1
经济性状株高
由表1可知,对照Ⅱ优838株高为131.2cm,
粒/穗。结实率最高的是两优8859为92.5%,最低的是徽敏优138为78.7%(表1)。2.2.4
对照Ⅱ优838千粒重为30.5g,最低的是恒丰优华占为21.6g(表1)。2.3
生育期
参试组合的全生育期在129~140d,最长的
千粒重
所有品种的千粒重均比对照Ⅱ优838低,
参试组合的株高在111.0~141.7cm,其中玉两优16最高为141.7cm,荃香优822最矮为111.0cm。2.2.2
有效穗
参试组合的有效穗在198万~309万穗/hm2,其中玉两优16的有效穗最少为198万穗/hm2,恒丰优华占最多为309万
2
穗/hm(表1)。
对照Ⅱ优838的有效穗为265.5万穗/hm2,
组合是两优8859和玉两优16为140d,所有组合都接近或短于对照Ⅱ优838的生育期,Ⅱ优838的生育期为140d;接近或短于对照国丰一号的生育期的品种有荃香优、恒丰优华占、深优926、徽敏优138、荃香优822,最短的品种是深优926,生育期为129d,国丰一号的生育期为134d(表1)。
抗病性
2.2.3
优16为242.3粒/穗,最低的组合是深优926为144.8粒/穗,均比2个对照的实粒数多,对照Ⅱ优838的实粒数为131.2
实粒数和结实率参试组合实粒数最高的是玉两
表2参试品种生育期、米质及抗病性综合表现
品种名称两优8859荃香优恒丰优华占玉两优16深优926徽两优雅占徽敏优138株两优905荃香优822国丰1号(ck1)Ⅱ优838(ck2)生育期(d)
140135134140129139133138134134140米质(等级)
普通二等普通二等普通三等普通三等三等轻轻
稻瘟病重轻轻轻轻轻轻轻轻无无
稻曲病中无轻无轻无轻中无轻轻
纹枯病轻轻轻轻中轻轻轻轻无无
白叶枯病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条纹叶枯病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2.42.4.1
抗逆性抗病性
所有参试组合均未发生白叶枯病和条纹
3.3恒丰优华占产量9257.5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
产1.15%,未达显著水平,居第8位,生育期与国丰一号相当。植株较矮,分蘖较好,叶片较宽,粒重小。品质符合普通食用稻品质标准。3.4
玉两优16
产量9622.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
5.16%,未达显著水平,居第5位,生育期比国丰一号长用稻品质标准。适宜在该地区作为优质、高产品种推广种植。3.5
深优926
产量9715.0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
6.15%,未达极显著水平,居第4位,生育期比国丰一号早5d。矮秆,熟期早,整齐,分蘖好。品质符合普通食用稻品质标准,适宜在该地区作为早熟、高产、高抗品种推广种植。3.6
徽两优雅占
产量10255.05kg/hm2,比对照Ⅱ优838
增产12.05%,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生育期比国丰一号长5d。叶片青秀、整齐,抗性好,产量好高。品质符合部颁三等食用稻品质标准,适宜于在该地区作为优质、高产、高抗首选品种推广种植。3.7
徽敏优138
产量为9550.05kg/hm2,分别比对照Ⅱ优
838增产4.34%,未达显著水平,居第6位,生育期比国丰一
叶枯病,两优8859稻瘟病重度发生,其余轻度发生;两优
8859、株两优905稻曲病中度发生或不发生,其余品种发生2.4.22.5
抗倒及落粒性
所有组合均无倒伏现象,落粒性
较轻;深优926纹枯病中度发生,其余品种发生较轻(表1)。较好。
米质外观所有参试品种米质外观品质明显优于对
6d。高秆、大穗,熟期迟,分蘖少。品质符合部颁二等食
照Ⅱ优838,荃香优、玉两优16品质符合部颁二等食用稻品质标准,其余达三等或普通食用稻品质标准。
3品种综合评述及建议
3.1
两优8859
产量9782.5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
6.%,达极显著水平,居第3位,生育期比国丰一号长6d。植株较高,熟期较迟,穗层不齐,结实率好,产量较德推广种植,但要注意稻瘟病的防治。3.2
荃香优
产量99.9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
8.93%,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生育期与国丰一号相当。叶片宽、挺,秆壮,熟相好,产量好。品质符合部颁二推品种在广德推广。
等食用稻品质标准。适宜作为早熟、优质、高产、高抗首好。品质符合普通食用稻品质标准。可作高产品种在广
54号短1d。秆壮、分蘖较少,整齐、抗性好,结实一般,品质符合普通食用稻品质标准。可作早熟、稳产品种在本地区种植。3.8
株两优905
产量9330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
1.97%4d。植株较高,,未达显著水平,穗子较短,居第结实一般。品质符合部颁三等7位,生育期比国丰一号长(上接51页)愈伤呈嫩黄色NAA0.1mg/L且芽点较培养基上愈伤生长情况最好,多,愈伤诱导率也最高,达发白变硬,30.1%。6-BA3mg/L后期芽点也较少。
时,虽然愈伤诱导率较高,但是愈伤
表1不同6-BA浓度对百子莲子房诱导分化的影响
(6-BAmg/L)(NAAmg/L)愈伤生长情况愈伤诱导率(%)
愈伤少,芽点少1.510.10.120.2黄,芽点少22.8嫩黄,芽点多2.520.132.4嫩黄,芽点多30.10.128.3发白,硬,少量芽点
30.12.2不同激素配比对百子莲不定芽增殖率的影响
将百
子莲已分化的不定芽丛切取下来接种在不同激素水平的培养基上,观察不定芽增殖情况。总体而言,百子莲不定芽增殖比较困难,随着6-BA浓度的增加,不定芽增殖系数呈上升趋势,在6-BA3mg/L时,形成不定芽数最多,增殖系数达到最高5.1,随后增殖系数随着6-BA浓度的增加又呈下降趋势,而NAA2个不同浓度水平差异不明显(见表2)。因此,百子莲不定芽增殖率主要受6-BA影响。较适宜激素配比为6-BA3mg/L+NAA0.1mg/L。
表2不同激素配比对百子莲不定芽增殖率的影响(6-BAmg/L)
(NAAmg/L)接种个数
形成不定芽数
增殖系20.130762.52
0.2302.50.13010488
2.52.930.2301153.530.10.2301533.80.1301475.13.50.2301504.93.50.1301355.044.540.23030101983.33.42.3不同培养基对百子莲生根培养的影响当不定芽长
至2~3cm时,将不定芽切至不同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从表3中可以看出百子莲生根率总体较高,1/2MS基本培养基生根率要高于MS,随着NAA浓度增加,生根率呈上升趋势,达到了100%。但根据平均生根数来看,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18,24(21)
食用稻品质标准。3.9
荃香优822
产量95.0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减
产1.72%,居第10位,生育期与国丰一号相当。该组合植株较矮,分蘖较好,熟相好。品质符合部颁三等食用稻品质标准。
(责编:张宏民)
NAA0.2mg/LNAA0.2mg/L+AC0.1g/L生根数最多,平均生根5.3条。1/2MS+表3
不同培养基对百子莲生根培养的影响
培养基最适宜百子莲生根培养。
培养基平均生根数
MSNAA(0.1mg/L)生根率(%)
MS0.23.483.30.33.888.31/2MSMS
0.13.84.591.71/2MS5.396.71/2MS0.20.34.71001002.4
组培苗驯化移栽百子莲组培苗长至3~5cm,并具
有2~3条根时,便可以出瓶移栽。移栽前先将瓶苗移至常温条件下炼苗5~7d,然后用镊子轻轻夹出植株,洗净组培苗基部的培养基,在蛭石:珍珠岩:泥炭=3∶2∶1的基质上进行栽培,设施管理,注意遮光处理,然后逐渐增加光照,湿度保持在85%左右,1个月后成活率为92.3%。
3小结
百子莲种子发芽率较低,因此通过组织培养建立快
繁体系可以实现百子莲种苗快速高效的周年生产。试验选用百子莲子房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的激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激素是影响植物器官形成的主要因素,6-BA和NAA的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诱导率,1/2MS高浓度的更利于百子莲生根培6-BA对不定芽养。百子莲生根培养较容易,生根率可达100%,驯化后的组培苗成活率可达92.3%。参考文献
1]张伟艳.百子莲属种子生物学和幼苗生长特性研究[D].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2007.
2]卓丽环,孙颖.百子莲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观察[J].园艺学报,3]何叶,2009,任丽,36(11)孙海龙,:1697-1700.
等.百子莲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优化[J].西
南农业学报,2014,27(3):1237-1242.
4]胡仲义,何月秋.百子莲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J].北方园
艺,2011(10):118-120.
5]刘芳伊,高永鹤,尚爱芹.百子莲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J].北方园
艺,2011(13):121-124.
6]高巍,马艳丽,尹立辉,等.君子兰未授粉子房组织培养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57-58.
7]杨丽莉,王德平,张晓,等.以子房为外植体的‘金娃娃’萱草组织
培养技术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184-190.(责编:徐世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