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
1、某农机制造厂(一般纳税人),2006年10月份发生下列主要经济业务:
(1)购进钢材一批,价格合计金额234,000元,取得专用并经税务机关认证;
(2)外购钢材,取得承运部门开具的运输一张,注明运费5,000元,装卸费500元,计5,500元;
(3)购进低值易耗品一批,取得专用上注明价款9,000元,税额1,530元,经税务机关认证;
(4)购进设备一台,取得专用上注明价款160,000元,税额27,200元;同时取得承运部门开具的运费结算单据一张,注明运费2,000元,建设基金200元,装卸费400元,合计2,600元;
(5)委托加工零部件支付加工费,取得专用上注明加工费10,000元,税额1,700元,并经税务机关认证;
(6)本月销售收割机16台,每台含税售价46,800元; (7)销售农机配件一批,不含税售价216,000元; (8)销售农用汽车10辆给消费者,每辆不含税售价62,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计算该企业本月应抵扣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应纳额。
2、某供销公司系一般纳税人,2005年12月份该公司主要发生如下业务:
(1)销售钢材120吨,销售额180万元(不含税),按
规定开具专用,并在其中某张上注明销售折扣15万元,本公司车辆代客户送货开具普通运费收入11.7万元;
(2)该公司于2005年6月销售给外地冰箱50台,每台不含税价4,000元,因质量问题,本月退回25台,根据购货方提供的退货证明单,开具红字专用;
(3)销售苹果收入20万元(不含税); (4)销售给农民化肥、农药收入10万元;
(5)购进钢材100吨,共计价款105万元,专用注明的税额17.85万元;
(6)使用统一收购凭证收购苹果支付款14万元,按规定代扣代缴农林特产税1、1万元;
(7)支付铁路运输部门的货票内含运费80,000元,装卸费5,000元,建设基金5,000元,保险费3,000元,其中购进化肥运费20,000元,装卸费1,000元,建设基金1,000元;
(8)将购进的钢材4吨用于本公司新建门市部; (9)购进化肥(碳酸氢铵)100吨,取得普通。 假设该公司截至2005年11月份留抵税款2万元,试计算该公司12月份应交(请分步计算)。
答:(1)销售钢材销项税额=(1,800,000-150,000)×17%=280,500(元)
运费收入销项税额=117,000/(1+17%)×17%=17,000(元)
(2)退回冰箱应冲减销项税额=4,000×25×17%=17,000(元)
(3)销售苹果销项税额=200,000×13%=26,000(元) (4)销售化肥、农药收入免税
(5)购进钢材进项税额=178,500(元)
(6)收购苹果进项税额=(140,000+11,000)×13%=19,630(元)
(7)支付运费抵扣进项税额=(80,000+5,000)×7%=5,950(元)
购进免税货物所支付的运费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0,000+1,000)×7%=1,470(元)
(8)购进钢材用于基建,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应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1,050,000/100×4×17%=7,140(元) (9)上月留抵税款=20,000(元) (进应
10
项补)
销税交
项
税额增
额合值
合
计计税
=280,500+17,000-17,000+26,000=306,500(元) =178,500+19,630+5,950-1,470-7,140=195,470(元) =306,500-195,470-20,000-80,000=11,030(元)
3、某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2004年2月份发生以下业务:
(1)从国内购进甲材料,取得专用,注明价款300,000元,税款51,000元;
(2)进口乙材料60,000元,海关征收10,200元,取得完税证;
(3)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免税农产品,收购金额200,000元;
(4)外购建筑材料直接用于福利设施,专用注明价款100,000元,税款17,000元;
(5)接受投资投入丙材料,取得专用注明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
(6)将本单位的一辆货车进行修理,取得修理单位专用注明修理费30,000元,税5,100元;
(7)将甲材料一批委托其他单位加工,已支付加工费,取得专用,注明价50,000元,8,500元;
(8)当月销售A产品,向对方开具专用,注明价款400,000元,税款68,000元;
(9)销售B产品,开具普通,销售收入23,400元; (10)将自产B产品10台移送用于本单位的集体福利,该产品对外平均销售价格为2,925元/台(含税价);
(11)委托加工甲材料,收回后全部用于基本建设,该材料帐面金额250,000元,对外售价280,000元(不含税);
(12)本月发生非正常损失,损失已入库存的乙材料成本20,000元,产品成本50,000元,在产品成本50,000元,产成品在产品成本中外购项目金额比率为50%。以上外购货物已全部入库。
计算该单位应纳额(税率为17%)。 答: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0+10200+200000×13%
+34000+5100+8500-20000×17%-50000×50%×17%-50000×50%×17%=122,900(元)
销项税额=68000+23400/(1+17%)×17%+10×2925/(
1+17
%
)
×
17
%
+280000
×
17
%
=68000+3400+4250+47600=123250(元) 应纳税额=123250-122,900=350(元) 答:该企业2月份应纳税额350(元)
4、某商业企业系一般纳税人,2006年3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商品一批,取得专用,注明价款10 000元,税款1 700元,已通过认证;
(2)上月从农民手中收购的一批粮食本月发生毁损,账面实际成本2929.41元;
(3)从农民手中收购大豆一批,收购凭证上注明收购价款1 500元;
(4)从某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农产品一批,取得普通,注明价款30 000元;
(5)月末收到上述小规模纳税人返利收入4680元; (6)零售日用商品,取得含税收入40 000元(税率17%);
(7)购买建材一批用于修缮仓库,专用注明价款20 000元,税款3 400元,已通过认证;
要求:计算当期应纳额(以“元”为计算单位,小数点
后保留两位)。 参:
1、进项税额=1700+(1500+30000)×13%=5795元(1.5分)
2、取得返利应冲减进项税额=4680÷(1+13%)×13%=538.41元(1分)
3、进项税额转出=2929.41÷(1-13%)×13%=437.73元(1分)
4、销项税额=40000÷(1+17%)×17%=5811.97元(1分) 5、应纳=5811.97-5795+538.41+437.73=993.11元(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