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叨叨游戏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金作文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6年第10期

摘要: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据此分析了我们素质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努力;现状原因;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57-01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迅速向世界前列挺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学校素质的期望也越来越迫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工作,找出差距与不足,以便迎头追赶,尽快与世界现代教育接轨。 1.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发人深省的。无法想像一个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僵化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别很大。就在美国孩子扳着手指学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中国的同龄孩子已经学会多位数的乘除法。美式教育不那么重视\"打基础\",而是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而且学生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娱乐玩耍,或干自己爱干的事。而中国的孩子每天起早晚睡,大部分是在书海中度过的。 2.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

不可否认,必要的基础还是要打的,创造能力毕竟还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美式素质教育也并非十全十美,因为忽视基础也使他们尝到了尴尬的苦果。我们应该在中美两种教育模式之间寻找到一个联接点,把两种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把中式\"打基础\"的优势和美式培养创造力的优势融合起来,让中国的教育成为世界上最棒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孩子。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方法在多方面进行创新。

2.1 转变教学观念。在讲课方面,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

2.2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建立能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谐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善的老师。\"因此,教师要以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体现了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又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的个体,有自己的追求、感情、想法、体验、需要和感受,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所以,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真诚、热情、良好的情绪和学生融洽在一起,让学生愿意亲近你,与你谈心、聊天、做游戏。这样,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建立了一种和谐、友善、温馨的心理氛围,真正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 3.要注重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多样性

教育方法是指进行教育所遵循的途径和程序,是完成任务实现目的的手段和桥梁,包括思想方法和实践方法两大类。思想方法是实践方法的方指导,而实践方法是思想方法的具体应用。这里着重阐述素质教育的思想方法科学性特点。因此说,素质教育思想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应本着以下原则:

3.1 坚持全面而辩证的观点。即让学生要认识到青少年处在成长过程之中,成熟与幼稚、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总是并存于一身。

3.2 坚持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青少年学生既是先天与后天、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理性与情感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完整个体,又是与他人、群体、集体、家庭和社会等外部环境有着广泛而密切联系的现实的人,因此,一方面应全面评价学生,切忌只顾一点而不及其余的片面做法,另一方面应在广阔的背景下考察学生个体的发展,尽可能地区分出阻碍学生发展的各种负面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予以克服。

3.3 坚持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往总是以学生一时一事的表现轻率地断定其今后的发展限度。素质教育应全面考察学生,着眼于其今后的发展,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总之,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性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必须注重学习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唯有如此,素质教育才会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国家造就出大批优秀的建设者与时代精英,推动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进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