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
第一节 “四新”应用内容
表1 拟采用的主要新技术和新工艺一览表
序 号 1 2 3 4 拟采用的主要新技术和新工艺 粗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屋面隔热保温技术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CFG桩复合地基(长螺旋钻机、管内泵压灌注成桩) 表17-2拟采用的主要新设备、新材料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拟采用的主要新设备、新材料 全站仪测量系统 快易收口网 新型钢筋塑料垫块 阻燃降噪安全网应用 第二节 主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简介
一、粗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我国传统的钢筋连接方法主要是搭接绑扎、搭接电弧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等,但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应用向大直径、高密集、高强度发展,传统的钢筋连接方法暴露出消耗材料多,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连接质量差的弱点。因此,传统的钢筋连接方法正在被机械连接方法所取代。
1.工艺原理
钢筋机械连接是利用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后冷作硬化增强金属材料强度的特性,使接头与母材等强的连接方法。
2.技术特点
(1)接头强度高,延性好,可充分发挥钢筋母材的强度和延性。接头通过了200 次疲劳试验,抗疲劳性好。
(2)质量稳定,接头只要能达到一定旋合长度即可保证质量。螺纹牙型好。精度高,连接质量稳定可靠。
(3)连接方便,不必使用测力扳手,对超长的钢筋需旋转套筒即可实现连接。
(4)适用性强,对弯曲钢筋、固定钢筋、钢筋笼等不能旋转钢筋的场合只需转动套筒便可实现连接。应用范围广。适用于直径16-50mm HRB335、HRB400 钢筋在任意方向同。异径的连接。
(5)检测方便,只需目测套筒外露的螺纹情况,即可判断接头是否合格。施工速度快。螺纹加工提前制作,现场装配作业。
(6)无污染。施工安全可靠。 (7)节约能源。设备功率仅为3-4kW。 二、全站仪坐标法测量定位放线技术
施工测量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精度要求高,轴线网点的控制在施工期间必须能牢固、准确地保留至竣工,因此所用仪器和施工方法都要适合结构类型和场地情况。本工程将选用先进的全站仪为建筑物坐标定位测量放线,为保证工序间的相互配合衔接,测量工作应与现场密切配合,了解施工布置和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在整个施工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验线和复核工作,同时准确地做好测量放线的原始记录。
工程施工测量是整个工程施工的第一步,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工程施工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本工程施工中,项目经理部将对工程测量加强管理,精心部署,标准高,要求严,确保测量的正
确性、准确性。
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成套地基处理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合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简称CFG 桩),通过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使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变形小等特点,并具有较大的使用范围。本工程CFG桩桩身材料直接采用C20商品砼。
(2) 技术指标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常用的施工工艺包括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和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主要技术指标为: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 桩 径:宜取350~600mm;
桩 长;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 桩身强度: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通常≥C15; 桩 间 距:宜取3~5 倍桩径;桩垂直度:≤1.5%;
褥 垫 层:宜用中砂、粗砂、碎石或级配砂石等,不宜选用卵石,最大粒 径不宜大于30mm。厚度150~300mm, 夯填度 ≤0.9。实际工程中,以上参数根据地质条件、基础类型、结构类型、地基承载力 和变形要求等条件或现场试验确定。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当地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就基础形式而言,既可用于条形基础、基础,又可用于箱形基础、筏形基础。
(4) 应用情况
该技术已在北京、天津、廊坊、石家庄、唐山、成都、南宁、深圳、德州长春、哈尔滨、等地多层、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地基处理工程中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本工程CFG桩的具体施工见其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