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爱是教育的永恒

爱是教育的永恒

来源:叨叨游戏网
爱是教育的永恒

----读《最好的教师》有感

汶上县实验小学 杨斐斐

最近我读了李镇西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对于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盏明灯,为我在教育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本书在一开始便提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李镇西说: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爱心,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些都在倡导师爱的重要性。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记得刚接触班里的学生的时候,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熟悉,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孩子们不顺从我,也羞于与我交流。我搜集了有关的资料,像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并通过自己思考,找到了一些应对策略。首先我迅速的记住了每个孩子的姓名,我认为直呼其名的好处非常多,会让孩子感觉老师十分重视他。但如果连名字都记不住,孩子们会很失望。

李镇西还说过:“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在课下我经常与孩子们一块玩,与他们交流,走进他们的世界。这使我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我发现自己也是爱上了这些孩子们,每天都期盼着去班里上课。在课下,有的孩子见了我甚至都跑过来拥抱我,此时的自己感到是多么地幸福啊!但是不能因为爱孩子,就过于迁就他们,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就得有效地进行惩罚。

有一次在班里我检查数学作业,结果有一半的同学没有交作业,我非常的生气。于是让他们每个人都写了一份检讨书,我细细地阅读了每个同学的检讨书,很多同学都在向我保证,如果下次我再完不成作业,就“重做十遍”“罚抄十遍”“叫家长”„„但是对于这种惩罚方式,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不可采取的。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把检讨书风波又说了一遍,我借用的话说:“一切外在的惩罚,都靠不住!只有自己对自己的惩罚,也就是说,只有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靠得住。”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不管怎样的教育惩罚都不能有体罚。李镇西说:“我们提倡的教育惩罚应该充满现代民主精神。这样的教育惩罚使民主精神真正深入学生心灵:学生与老师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这样的机制中,学生开始尝试着自我教育与民主管理的实践,切身体验着集体与个人、民主与法制、纪律与自由、权利与义务、自尊与尊他的对立统一关系,潜移默化地感受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尊严与人格的平等。这样的教育惩罚,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平等意识、人格的启蒙教育——而这正是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所应该包含的基本要义。”所以对于教育惩罚要充满师生平等的法治精神。

记得在教师培训的时候教育局刘送给我们了十句话,使我在教育岗位上终身受益:

1.把职业当事业来做,树立终身从教的价值追求。 2.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责任和爱是教师之德。 3.不当教书匠,要树立当学者的理念追求。

4.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5.学生是带点燃的火把。(大声表扬,悄悄批评。任何时候都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6.教师应是医生、向导、人师。

7.学会微笑,学会激励,学会宽容-----教师三大基本素养. 8.要始终明确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活动是主。 9.在风格中形成风格,在特色中形成特色。

10.树立终生读书的习惯,丰富自己就是丰富学生。

刘的这十句话对我们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很好的定位,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都可以把他们教育成功。虽然初为人师,对于教师这门职业可能还没有真正的入门,但是当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始终在告诫自己,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既然选择了这门职业,我就要把这份职业做好。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份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好每一次活动,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去,师生共同成长,。开心快乐的过好学校的每一天。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本《做最好的老师》自己真的是收获颇丰,特别是青年教师应该好好读一读。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不能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