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资质证书会受到行政处罚,严重情节将追究刑事责任。购买件也会受到刑事处罚,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制作或购买一张、一枚假公章都可能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治安管理处罚法》,伪造、变造、买卖公文、证件等行为可处以拘留和罚款。情节较轻者拘留5至10日,罚款500元以下;情节较重者拘留10至15日,罚款1000元以下。
法律分析
一、伪造资质证书怎么处理
伪造资质证书,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话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购买件怎么量刑
关于“办”,刑法有明确规定,即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没有对制作或购买在数量上规定明确的触刑标准。正因如此,从司法实践上看,只要制作一张、一枚假公章,即可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规定对“伪造、变造或者买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以及伪造、变造船舶户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户牌,或者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结语
伪造资质证书和购买件都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些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根据《刑法》和《中华人民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以及伪造、变造船舶户牌等行为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和罚金等。对于购买件的行为,虽然法律没有对数量作出明确规定,但只要制作或购买一张或一枚假公章,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我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此类违法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17修正):第二章 公证机构 第十四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业务、财务、资产等管理制度,对公证员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建立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17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司法行政部门对公证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对公证员给予警告,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三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私自出具公证书的;
(二)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的;
(三)侵占、挪用公证费或者侵占、盗窃公证专用物品的;
(四)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的;
(五)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六)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处罚的其他行为。
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应当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
被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不得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但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17修正):第二章 公证机构 第九条 设立公证机构,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颁发公证机构执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