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的责任承担应根据其过错程度确定,且不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担保的范围包括保证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和留置担保,具体范围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确定。
法律分析
一、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怎样承责任
1、主合同无效导致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按以下情形承担责任:
(1)、担保人无过错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2)、担保人有过错的,其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十七条
二、担保的范围
1、保证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2、抵押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抵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3、质押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4、留置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置物保管费用和实现留置权的费用。
拓展延伸
担保责任的法律适用与主合同无效情况下的追究方式
在担保责任的法律适用中,当主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追究担保责任的方式变得至关重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主合同无效时,担保责任是否仍然存在以及如何追究担保责任需要进行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法律通常会考虑担保合同的性、担保人的过失以及担保的性质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要求担保人承担全部或部分担保责任,或者解除担保责任。因此,当主合同无效时,追究担保责任需要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以确保公平公正的处理。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当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的责任承担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明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十七条,若担保人无过错,则不承担赔偿责任;若担保人有过错,则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同时,在担保的范围方面,根据不同担保方式,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担保权的费用等均属于担保责任范围。在具体案件中,可能会要求担保人承担全部或部分担保责任,或解除担保责任。因此,对于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需要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以确保公平公正的处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