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合作竞争求发展》教案
一、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
内容标准
二、1.6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感受合作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会合作的乐趣。
(二)能力:发现生活中的合作关系;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知识:知道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了解合作有许多表现形式,认识合作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思路
1、课堂按照“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课堂结构分为“感悟合作、找寻合作、体验合作、走进合作”四个时段。
2、立足道德教育,穿插心理和国情教育;
4、教学方法以合作探究法为主、活动参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注重情商培养。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的合作场景,和自己合作的经历,预习教材。
2.教师准备:为学生提供相关事例材料;了解学生对合作存在的模糊认识,以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教学活动
一、创设活动:感悟合作
多媒体课件展示:感悟合作《小游戏》
多媒体课件展示:玻璃瓶代表着一座即将塌陷的城堡,里面放了5个用线拴着的小球,它们代表着5个“陷入危险境地的人”。现在请5名同学参加,在老师喊“开始”后,赶紧将代表自己的“小球”从瓶子里提起来,只有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来的人才算安全脱险了。不然,就只得算你壮烈“献身”了。而且这一过程的时间很短,只有10秒。
学生做完游戏后,采访学生成功(或失败)后的感想。
在学生进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合作学习:第5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的第一个项目内容,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
二、找寻合作: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教师导入:生活中除了我们刚才进行的合作,你还知道哪些合作的场景,或自己合作的经历。
(一)大家谈
请说说你所知道的合作场景,或者自己的合作经历。
学生在说的过程要注意评价学生,当学生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时要引导学生说具体。
(二)合作场景
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场景。让学生归纳出生活处处有合作,合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教师展示:生活处处有合作。
教师过渡社会为什么处处有合作呢?因为生活离不开合作,生活需要合作。下面让我们通过《智慧大pk》来体验合作。
三、体验合作:社会需要合作
(一)“口”字加两笔能组成哪些汉字?
1.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分组交流完成。2分钟后,在黑板上写的同学写不出来时,让他回到自己所在的小组交流,然后进行补充。
2.学生补充后,对学生进行现场采访,自己解决问题和与其他同学合作解决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不仅认识到合作学习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感受到群体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师展示:合作有助于个人的成长
(二)合作探究
1.教师展示:神州飞船和歼十飞机图片
合作探究:结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和 “歼十飞机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探究课本62页材料:朱克曼的研究成果表明了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了解学生合作学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