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国内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模式

浅析国内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模式

来源:叨叨游戏网
浅析国内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模式

摘要: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湖泊数量成千上万,挖掘郊野湖泊的作用价值将其改造成为旅游度假区,可以为郊野湖泊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从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概念出发,对其基本特征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分析适合国内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郊野湖泊;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

旅游业的产业附加值高,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国内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概念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在当时主要由主办,太湖、滇池附近的疗养年,随后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的湖泊旅游度假区。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优势在于风景秀丽,与城市相隔不远,却远离城市喧嚣,因此受到了较多关注。近些年来,我国诸多旅游企业都将目光放在了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建设之上,希望能够立足实际构建出合适的发展模式,而这也是本文探究的焦点,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探究寻找到合适的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发展路径。

一、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概念 1、郊野

所谓郊野一般指的是城市与农村的交汇衔接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城市中心区服务之上。郊野的功能内涵会随着城市中心区整体功能的演化而演化,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城市功能逐步完善,郊野的旅游度假功能逐渐凸显出来。相较于城市内常见的公园、旅游景点来说,郊野旅游功能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层次多元,游客在旅游时参与感更强。

2、湖泊

湖泊可以定义为“四周陆地所围之洼地,与海洋不发生直接联系的水体”,可以理解为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封闭或半封闭的陆上水洼地,一是洼地中蓄积的水体。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湖泊是由湖盆、湖水、水体中所蕴含的物质,如矿物质、有机质以及水生生物等所共同组成的自然综合统一体,其在自然界水分循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3、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

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可以归纳将湖泊当成主体资源,湖泊多位于城市边缘和近、中、远郊的位置,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其主张为使用者营造舒适的环境使得使用者的身心得到有效放松,缓解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种种压力。为了达到该目的,湖区应当具备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水质、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气候、优美的景色,而且周边应当具备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以及其他个性化活动设施。

二、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基本特征及现存问题 1、基本特征

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在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相较于其他度假区来说,除了具备度假区一般的特征外,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之所以受人青睐,其还有着诸多独特之处,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湖泊资源丰富,在对湖泊进行开发时,如果开发方式得当,可以实现对湖泊的可持续性开发和利用。二是度假区的生态相对来说比较敏感,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三是多种功能彼此又相互影响,使得度假区的开发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四是空间结构丰富,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多重布局;五是度假区可以展现出社区性特点;六是度假区独树一帜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3、现存问题分析

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在我国开发应用时间并不是很长,相关领域可供借鉴的经验极为有限,因此存在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多,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生态系统性破坏。在度假区开发期间,生态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改变,这

种改变某些情况下是正向的,某些情况下则是负向的。而在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开发期间,部分开发商存在有盲目性特点,即开发时没有充分考虑湖泊特点,对湖泊的调研分析不足,没有准确掌握湖泊的发展规律,因此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比如说水环境恶化、湖泊污染,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缩小且发生恶化,物种数量迅速减少等等,这些都对郊野湖泊生态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二是景观资源的不可持续开发利用。湖泊型度假区的资源丰富,开发得当的情况下,能够持久性的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景观资源,然而当前许多开发性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获取,因此在开发期间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说,为了使得开发设计顺利实现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因此使得景观资源难以可持续发展。

三是定位模式化。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在开发期间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充分展现自身的特色,独树一帜,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实现人无我有,我有我优。但是,因为我国开发郊野型湖泊旅游度假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开发经验不足,部分开发商追求速度和经济效益,因此存在有定位模式化的问题,即过分依赖成功案例,没有充分展现出郊野湖泊自身的特色,最终开发出来的旅游度假区缺乏吸引游客的亮点,可替代性高,丧失了竞争优势。

四是配套设施欠缺,更新维护不及时。为了保证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和谐发展,在开发时必须要对其载客能力进行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设置对应的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而且配套设施建设之后,还需要积极更新维护,因为随着实际的推移,加之使用频率高,配套设施不可避免的会老化损坏。但实际上当前我国许多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在开发后,这方面工作落实并不理想,部分度假区开发之后因为盈利效果不佳,甚至处于半废弃的状态,其配套设施维护也因此处于空白状态。

三、国内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地形环境复杂多样,南北地区环境气候也可谓是千差万别,这也就使得湖泊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点,其给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具体开发过程中,可以选择以下模式:一是观光旅游主导式。旅游中观光是基本活动内容,旅游来到郊野,短暂的告别快节奏的城市生活,

人们可以在度假区欣赏优美的湖泊风光,感受大自然之美,洗涤心灵。所以说,在开发时可以坚持观光旅游主导式,比如说,武汉的木兰天池就是该模式的成功案例。

二是休养度假主导式。休养度假式比较注重的是建设休养及服务设施,主张创设宁静优美的环境,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娱类活动,比如说嘉兴南湖就是依据该模式开发的。

三是水上运动主导式。水上运动多种多样,其可以有效的放松游客身心,使得游客感受到快乐,我国当前有部分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就是主张将水上运动融入到旅游活动之中,比如说千岛湖,其是我国重要的水上运动基地,而且景色优美宜人,将丰富多元的水上运动与优美景色结合在一起,也可以有效的吸引游客注意力。

四是综合式。所谓综合式是将上述几种模式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开发的多功能旅游度假区,这一类型的旅游度假区可以有效的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但是其开发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且对湖泊本身的区位要求高,开发投资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在我国数量并不是很多,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是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总之,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是我国度假区的重要类型之一,而各个地区的郊野湖泊规模、大小以及地理位置千差万别,因此发展模式也可谓是各不相同。在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立足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切记不可千篇一律,否则度假区就会丧失特色,这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建设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参考文献:

[1]赵冬冬. 浙江省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的优化提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2]彭晓果. 湖泊旅游度假区空间结构分析及优化[D].湖北大学,2021. [3]张书宁.建设湖泊旅游胜地 打造休闲度假天堂——宿迁市发展湖泊旅游调研报告[J].旅游纵览,2021(09):165-167.

[4]张骏,方法林,张宁,常直杨,尹立杰. 全域旅游视角下环太湖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01.2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