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防火规范

防火规范

来源:叨叨游戏网
完善总平面设计(图)

分析裙房与塔楼的关系,问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依据是什么?

答案:裙楼大意指就是在主楼周围具有附属性质的楼房。指与高层建筑紧密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多、低层建筑。裙房的高度大于24米的,视为高层建筑的一部分。一些楼的2-3层会突出来,就是面积会加大,使整栋楼看起来像加了个裙边,这2-3层就称为裙楼,而向上的部分称作主楼。 裙楼:高层建筑中,低楼层建筑部分的结构至高楼层部分发生转换,且结构转换 相邻楼层水平投影面积的差值超过低楼层部分水平投影面积的1/3时,低楼 层部分为裙楼,高层部分为塔楼。

裙楼:与高层建筑相连,且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建筑。

分析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在高层建筑总平设计时有什么要求(与多层建筑比较),什么是消防登高面?在什么情况下消防车需要穿过建筑物?

答案:需要满足一定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 2.1防火间距的确定因素:1、防止火势向邻近建筑蔓延2、满足登高消防车灭火扑救的要求3、尽量节省用地 合理调整侧面防火间距的条件

消防登高面:消防登高面又叫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消防平台,是登高消防车靠近高层主体建筑,开展消防车登高作业、及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内部,抢救被困人员、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 满足一定的条件,建筑内部需要设置可以穿过的消防车。当建筑物长度与宽度超过消防通道设置要求时,应有穿越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即在建筑物底层设置一通道,消防车能通到建筑物内圈。特别是建筑封闭小区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3、高层建筑在场地布置的时候,防火间距有什么要求?

其他民用建筑 建筑类别 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 裙房 13 9 裙房 9 6 耐火等级 一二级 9 6 三级 11 7 四级 14 9

4、停车场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什么要求?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6米,

三级耐火等级8米 四级耐火等级10米

标准层的深入设计(图)

高层建筑类别的划分标准是?分析自己的设计属于哪类建筑? 它具有几种划分标准:就说说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分类方式。 按功能划分高层旅馆、高层办公楼、高层住宅、高层综合楼等等

按体型划分:板式高层建筑和塔式高层建筑。 按防火要求划分:

2、建筑的塔楼和裙房的防火分区分别是怎么划分的?你自己的作品是怎么

处理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出口有什么要求?

高层建筑防火分区划分:就防火安全而言,高层建筑的特

点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集中,疏散时易出现拥挤情况,烟气与火势竖向蔓延快,室内消防水量往往不足,室外补水扑救困难,内部功能复杂,火灾隐患多。因此,采取每层做水平防火分区,即每层应至少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力争将火势控制在起火单元内加以扑灭。

目前,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因用途、性能不同,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也不同,对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如高级

旅馆与住宅、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及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其内部装修、陈设等可燃物多,且有贵重设备、空调系统等,火灾危险性大、火灾后果严重,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对于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如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及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其火灾危险性与火灾损失、影响相对较小,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m2。但防火分区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建筑物的安全度将大为提高,根据建筑物的类别,分别增加到2000m2和3000m2;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面积可按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m2,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 m2。

裙房防火分区的划分: 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楼之间设有

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 m2。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倍。

3、 每个防火分区的出口有什么要求:如果是多层建筑,每层不超过500m2,耐火极限为一、二级,层数不超过3层,第

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100 人,是可以只设一部楼梯和一个首层安全出口。

如果是高层的底商,某底商是防火分区,首层设有不少于两个疏散门,门间距不小于5m,二层不作为商业功能,而且二层空间最远点距疏散门距离不大于30m,而且二层楼梯的宽度、步级高宽等符合疏散楼梯的要求,二层可以只设一部楼梯。

开敞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分别有什么特点,在什么时候使用?

开敞楼梯间:仅适用于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高层住宅,要求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2、封闭楼梯间:适用于24m及以下的裙房和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12层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3、防烟楼梯间:适用于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塔式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特点:

(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

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

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平方米;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但是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

3、仅适用于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高层住宅,要求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4什么是消防电梯,在什么时候使用?

消防电梯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供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与救援使用且具有一定功能的电梯。因此,消防电梯具有较高的防火要求,其防火设计十分重要。 6.3.1 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6.3.1.1 一类公共建筑。 6.3.1.2 塔式住宅。

6.3.1.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或通廊式住宅。 6.3.1.4 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2 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6.3.2.3 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6.3.3 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3.3.1 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6.3.3.2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6.00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6.3.3.3 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6.3.3.4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6.3.3.5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3.3.6 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6.3.3.7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6.3.3.8 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6.3.3.9 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6.3.3.10 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6.3.3.11 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5高层建筑中对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前室有什么要求?

a

b 疏散楼梯前室面积:6 c 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10 d 消防电梯独用前室:6 e

f 楼梯间及前室应具备可靠的防烟能力。

4.5㎡; 6 4.5

如何保证建筑在着火的时候,烟雾不进入疏

散通道,加压送风井应在哪些位置设计?

答:首先明确: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走道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最重要的安全疏散通道。用增压的方法来防止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向疏散通道流动,即设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加压送风井应在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走道处设置。

防火疏散宽度如何计算?你的楼梯宽度怎么确定的?

答:6.1.9 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个不小于1.00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 6.1.9的规定。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m) 表6.1.9

走道净宽 高层建筑 每个外门的净宽 单面布房 医院 居住建筑 其它 1.30 1.10 1.20 1.40 1.20 1.30 双面布房 1.50 1.30 1.40 6.1.10 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单面布置房间的住宅,其走道出垛处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 6.1.11 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其疏散走道、出口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6.1.11.1 厅内的疏散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且不宜小于1.00m;边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宜小于0.80m。

6.1.11.2 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5m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均不应小于1.40m。

6.1.11.3 疏散出口的门内、门外1.40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

6.2.9 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 6.2.9的规定。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 表6.2.9 高层建筑 医院病房楼 居住建筑 其它建筑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1.30 1.10 1.20 高层建筑中,房间的尺度如何控制?

按照办公家具的尺寸,一般房间的轴线尺寸是3.6×6米最为合适

第2.3.3条 水平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的数列,应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等处

第2.2.3条 水平扩大模数的幅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3M数列按300mm进级,其幅度应由3M至75M; 二、6M数列按600mm进级,其幅度应由6M至96M; 三、12M数列按1200mm进级,其幅度应由12M至120M; 四、15M数列按1500mm进级,其幅度应由15M至120M; 五、30M数列按3000mm进级,其幅度应由30M至360M; 六、60M数列按6000mm进级,其幅度应由60M至360M等,必要时幅度不。

第2.3.3条 水平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的数列,应主要用于建筑物的

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等处

第2.2.4条 竖向扩大模数的幅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3M数列按300mm进级,幅度不; 二、6M数列按600mm进级,幅度不。 第2.3.2条 竖向基本模数1M至36M的数列,应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截面等处

第2.3.4条 竖向扩大模数3M数列,应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和门窗洞口等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