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探究

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探究

来源:叨叨游戏网
第39卷第7期 2018年7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0l_39 No.7 Ju1.201 8 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探究 吴彩莲 (福建商学院管理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12;厦门大学研究院,福建厦f-j 361005)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会展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章在分析会展 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发展作用机理基础上,以厦门为实例,实证分析厦门会展经济与厦门经济互动效应,在此基础上, 针对厦门区域特点和会展业发展情况,探索适合厦门经济与会展经济协同发展路径。 关键词:会展经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8)07—0094—04 协同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研究不同事物共同 特征及其协同发展机理的新兴学科,最早见于耦合的相关理 论【l儿 【jj。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把协同理论引入会展与其 又复杂的联系。区域会展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之一, 区域经济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决定了区域会展经济的产生和 发展水平,区域会展活动的类型根植于区域产业集群和市场 情况。区域会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会提升区域竞争力。会展经 济与区域发展不是简单的单向直入式的影响,其二者协同发 展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内进行,其发展过程中每一个 因素与其他因素都处在相互作用之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仅对自身发展产生影响,也将共同决定整个协同发展的稳 定性和科学性,二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进化的 整体。 投资增加 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的研究中,Braun首次利用投入产出模 型测算了会展业对佛罗里达经济的影响L4j。孟凡胜等利用 spssl7.0软件通过回归分析,分析了会展经济发展的影响因 素对城市经济的影响L5j。柴金艳通过对会展经济与航空经济 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分析,探讨其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与必要性【o ;罗燕、何文举、张伟强则是从产业集群视角分 析产业集群与会展经济的耦合关系【 【8 JI 。目前文献研究重 点更多的落在会展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联性,即使研究二 者耦合关系,也偏向于会展经济对区域产业集群单向推动作 用方面,少有文献深入探讨会展经济与区域发展二者之间的 协同发展机理,以及会展经济的发展给区域带来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全面审视会展经济与区域发展相互依 存的作用机理,研究如何在区域开放的条件下,实现会展经 济要素与区域系统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实现各要素相互均衡的状态与过程尤为重要。 完善 一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用机理 会展是现代产业发展形成的区域经济形态,作为区域系 图1.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系统发展作用机理 会展经济与区域协同发展是会展经济与区域发展之间 相互交互作用形成的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会展经济通过前向 统领域的予系统,会展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 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能直接或间接带动区域相关产 收稿日期:2018—02--24 业发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使区 域产业发展由无序向有序演进,区域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区 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得以提升。区域则通过追加对会 展、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投资,优化影响 会展业发展的内外因素,为会展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 境,推动会展健康发展。二者协同前进,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模式。同时,会展的发展也会给区域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展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社科类项目“‘一带一 路’背景下福建展会模式与4G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JAS170649);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自贸区会展业发 展动力研究”(项目编号FJ2016B123);福建省高等学校 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内访问学者项目。 作者简介:吴彩莲(1977--),女,福建商学院管理工 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展经济与管理。 94 会期间交通拥堵,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增加,房价上涨等, 从动态研究的角度来看,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度 矛盾的激发促使相关部门采取对应的措施,完善,加大 可用会展经济的贡献率和会展乘数效应来衡量。会展经济的 基建和环保投入,改善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提升国内外资 贡献率体现为会展总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展乘 金对区域投资的吸引力。 数效应是一个连续动态过程,体现了会展收入的多次消费对 经济的作用,故而会展乘数效应可用会展总收入(会展直接 二厦门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应分析 经济收入+会展间接经济收入)与会展直接经济收入的比值 厦门作为全国经济开发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是福建 来体现(见表1)[1o]o从会展经济贡献率来看,近5a年来, 省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地区。厦门会展活动的数量、 厦门市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平均贡献率达到8.78%,会展 规模和质量正在不断提升,对周边地区会展的发展具有示范 业平均弹性值(乘数效应)为2.27。由此可见,厦门市会展 和带动作用,分析厦门会展经济与区域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会展经济每增长1元,能 (一)会展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功能效益分析 为相关产业带来2.26元经济效益。这些相关产业主要为交 1.促进经济增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会展经济是区域 通运输业、住宿也、餐饮业、旅游业、通讯业、公关设施服 经济的组成部分,会展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区域经济总量 务业、租赁服务业、金融业等,且这些产业中大部分隶属服 的增加。会展业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在于通过前向联系,后向 务业范畴,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带动这些行业发展同时,促 联系和旁侧效益,打破资源的时空维度,实现区域各生 使区域产业资源要素得到合理流动和配置,第三产业比重逐 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并最终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 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会展业已成为厦门市 作用。 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表1.2013年.2017年厦门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贡献情况表 时间 会展直接经济收入 会展间接经济收入 会展总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贡献率 会展乘数 (年)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 效应 2013 100.93 136.23 237.16 30l8.16 7.86 2_35 2014 l16.53 159.74 276.27 3273.54 8.44 2-37 2O15 133.62 184.42 318.04 3466.01 9.18 2-38 2016 171.47 193.78 365.45 3784.25 9.66 2.13 2017 183.97 197.32 381.29 4351.18 8.76 2.07 会展经济贡献率=会展经济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会展乘数效应=会展总收入 展直接收入 2.扩大就业,缓解社会矛盾。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 100万株,改造道路216公里,缆化通讯管线188公里、电 各产业之间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某一产业发展不仅会增加 力管线33公里。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 劳动就业机会,也会促使其他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会 提升了城市吸引力,为城市的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展行业自身发展需要大量的策划、设计、营销、执行等人员, 会展活动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个城市能够通过举办 同时由于会展行业具有很强的行业关联性,大型展会的进行 会展活动,加深参展、参会人员 需要酒店、交通、翻译、导游等服务人员。2017a,厦门会 对区域的认知和理解。2017a年,厦门市共举办专业性经贸 展业带动关联产业就业人数达12000多名。会展经济的发展 展览205场,共举办50人以上商业会议8259场次,外来参 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进而缓解社会矛盾的激发,对社会 会总人数达168万人次。参展、参会人员通过在短时间内汇 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稳步发展提 聚大量展会活动实现企业目标,还借助参展加深对展会、对 供环境支撑。 区域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出去,从而提 3.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吸引力。会展业是强聚 高区域知名度。而举办地为保证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展 集性产业,会展活动的举办会在短时间内为区域带来强人 前、展中、展后都会对展会及办展地点进行大量宣传推广, 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要求举办会展活动的区域有相 无形中提高了区域的曝光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 应的区域公共服务容量和水平,因而地方为大型会展活 部条件。 动的顺利举办,提升区域知名度,在活动筹备期,会对活动 (二)区域发展对会展经济发展的功能效应分析 所需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从而 会展经济属于城市经济,其系统的基本结构是内嵌在区 加速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社会运行效率。2017a厦 域系统之内,所有的区域会展活动,都在区域的背景中开展。 门市为保障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完成,更新建筑 因此,会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各个系统要素的支持,区 物立面9069栋,建成夜景照明工程2038处,种养绿植近 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会展业的供给和需求。 95 1.区域经济发展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需求空间。会展业 作为各产业商品和技术展示平台,其直接经济收益来自于场 地租赁费、门票、广告费、展台搭建费、赞助费等。展商与 参会人员规模和消费水平会直接影响会展业收入水平,故而 具有国际或国内影响力的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参展需求 是推动区域会展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区域会展活动的顺利举 办提供不可或缺的需求市场支持,是区域会展得以发展的根 本所在。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厦门市拥有大批的国内外 企业,根据厦门统计局统计,2017年仅规模以上的工业企 业就达到1726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庞大的 企业规模为会展业提供了大量的潜在和现实客户,为厦门市 会展发展提供产业和市场支撑,并为会展经济活动的可持续 发展奠定基础。 2.区域基础设施完善为会展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会展活动具有强聚集性,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展商和客 商,引起区域流动人13急剧增加,会展活动要顺利开展必须 依托区域完善的场馆设施、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旅游设施 等会展设施和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关服务设施,而这些设施的 完善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支持。 截止至2018年4月,厦门市内有12条公交路线可达厦 门国际会展中心,在会展中心的周边分布着14家不同层次 的酒店;在市外交通上,厦门港已建成十大港,全港拥有集 装箱航线143条,建成164个泊位,公路上连接全省公网, 并通过319/324国道沈海、厦成高速公路与全国联网,航空 运输上,已经开通国内外航线212条等。发达的水、陆、空 交通体系,为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区域和制度条件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保障。科学规 范公共、法律法规以及积极有效的服务是会展活动顺利 举办的前提和保证,良好的环境是会展产业良性发展的 沃土。尤其是在会展培育期,税务减免、财政补贴等措 施可以有效降低组展商办展成本,提高组展商办展热度,促 进区域会展行业发展。 为鼓励会展企业,推动会展产业发展,厦门市设置 了会展业发展专项基金,并在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扶持文 件,为会展业发展营造良好有序的外部环境,促进会展业良 性发展。截止到2018年1月,厦门市、区针对会展产 业颁布了48条通知公告,内容围绕扶持会展业发展的财政 补贴、审批手续、知识产权保护、会展活动进出13管理等问 题。如为促进会展设计、搭建工程市场良性发展,提高展示 设计、搭建工程企业的档次和水平,2011年出台了 厦门 市会展设计、搭建工程企业资质等级评定条件及实施细则 (试行)趴为促进厦门会展业升级发展,2014年出台的 关 于促进会议展览业加快发展若干意见 , 意见 在“以奖代 补、补扶结合”原则基础上,针对经贸类自办展、引进的展 会、会议以及知名会展机构设立了相对应的奖励措施,2017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会议展览业发展的扶持意见 , 意见 对原有的促进会展发展奖励措施进一步完善,为会 展行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意见,为厦门会展产业 96 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深化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系 会展,带来了区域经济效益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 就业率的提高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善等。但两者 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引发不和谐现象和结果。如展会期间交通 拥堵,不利于当地居民出行;厦门展中心人造沙滩,影响了 海湾内底栖生物的生存与迁徙,对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产生 了一定的负面影响l tl;展会营销现场采取传统的纸质宣传品 发放,增加了环境压力;只有将两者的相互嵌入性增强,两 者之间协同发展,才能保证会展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健康地更 快地向前发展。 (一)规划协同,打造会展经济良性发展空间 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要协调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点 是实现规划协同。 一是要实现展馆建设与区域规划相协同。由于会展活动 往往带来人流、物流的短时间聚集,为避免影响城市正常运 作,会展场馆往往修建在郊区或待开发区,存在基础设施建 设相对滞后问题,这就要求会展规划制定者从细处着手,认 真分析会展业发展决定因素,根据自身发展所需条件,在区 域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场馆建设规划,会展大型活动策 划等,避免出现场馆接待能力不足或大量场馆闲置现象。厦 门目前10万m 以上的展馆只有一个(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可 租用面积14万m ),面对超大型和大型展会的举办呈现展 能不足的特点。规划把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展馆面积提升 到展馆面积40万m ,为避免展馆闲置(2017年厦门会展 总展出面积仅为165万m ),出现资源浪费,应考虑优化展 馆功能,把长期性展示与短期展会相结合,同时对区域现有 资源进行调研分析,挖掘地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培 育新展会,提高展馆利用率。 二是要实现会展发展所需配套设施与区域规划相协同。 会展经济区域发展为动态发展关系,二者之间呈现出环状向 上螺旋式发展关系。会展业的发展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套 和支持,区域在编制或修订发展规划过程中,可考虑增加会 展专家,促其在研究会展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在区域 总体规划中融入会展发展要素,在推动会展业发展的配套设 施中,如交通、住宿、旅游等规划中增设会展发展需求规划, 完善会展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在实现区域会展规划与区域 总体规划相协同的同时提升会展对91" ̄a务质量,并依托技术 创新,信息网络建设,打造智慧会展。 (二)发挥区位优势,区域协同,走市场+产业化道路 厦门位于“一带一路”的核心区,闽南金三角中心,与 金门隔海相望,对台优势明显。同时厦门也是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起点,拥有优良的深水港湾,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 易的重要港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其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也独具天然优势,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占有不可 或缺的重要地位。会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应充分挖掘这一优 势,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挖掘国内外市场,促进 会展乃至区域经济发展。 1.挖掘优势及特色产业,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厦门会展 业的发展可利用这一优势,在展览业发展上,以泉州、漳州 为腹地,深入分析当地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情况,依托 当地产业特色,利用对台优势和“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 以厦门为中心,闽南区域协同打造服装鞋帽展、白瓷展等展 会,进一步提升石材展、佛事展、九-八投洽会的内涵,利 用先进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推进展会国际化、 品牌化,形成厦门市会展品牌梯次发展。 2.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独具特色的会议旅游。在会议业 发展上,利用厦门——“花园城市”环境优势和港口型城市 特点,积极引进国家级乃至国际级会议入驻厦门,吸引“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相关人员参会,挖掘闽南文化特色, 提升邮轮旅游服务水平,发展独具特色的休憩型会议旅游, 带动区域会展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 (三)构建会展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利益机制,推进 产业融合 会展经济的稳步发展不仅离不开的支持,还离不开 支持会展发展的相关产业。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要协同发 展,必须理顺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努力争取部门与部门之间 的利益协同,在利益协同过程中,地方和行业协会要协 同合作,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防止办展过程 中,由于利益之争为区域经济发展留下后患。改善会展经济 管理模式,从居民视觉进行会展社会影响控制 ,如制定 展会期间,住宿价格标准,防止房价过分上涨,影响会展与 区域的美誉度。在利益制定中还应考虑当地居民民众需求, 采取有力措施缓解展会给当地民众带来出行不利,房价上涨 等问题。 融合与交流是会展经济发展的精髓所在,作为一种新型 的多产业融合的综合经济,会展经济服务体系涉及了交通、 旅游、住宿、餐饮、物流、通讯、金融等行业,为确保会展 服务体系顺利运行,在兼顾各产业利益的同时,建议在厦门 国际会展中心周围建立完善的会展产业集群服务体系,不断 创新服务内容,以便更好的服务参展商与观众,加深产业融 合程度。发挥在会展产业融合和集聚中的规划和导 向作用,通过企业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会展产业融 合,推动产业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升级 ,提升区域 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四)培育会展市场主体,提升产业竞争力 会展企业作为会展市场主体,是会展市场中最活跃的 要素,会展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会展经济发展,要推 进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应因势利导,扶持会展企 业发展,提升会展企业的竞争力,以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 首先从会展企业层面来看,厦门会展企业应依据厦门产业发 展现在和未来情况,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会展产 品结构,加强对现有会展项目的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积极 培育市场需要的新兴会展项目,同时利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和思路,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从 层面来看,应切实落实有关会展经济发展的优惠, 优化会展投资和运营环境,整合会展各类资源,扶持中小会 展企业,促进会展企业共同发展,防止出现垄断现象。此外 在扶持企业发展过程中,应着重子创建能将小企业的灵活性 与来自会展企业大网络的稳定性和支持结合起来的组织形 式,lJ刮使落实的优惠为企业带来真正的“造血” 功能。 会展产业作为无烟、绿色的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 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会展业发展又离不开区域经济的 支持,二者相辅相成,呈螺旋式向上发展趋势。地方应 立足本地区产业和市场情况,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出 发,以需求驱动,合理布局会展产业,完善会展经济管 理模式,协调好会展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利益关系,发展低碳 会展,实现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Bertalanffy L V.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Deve— opment,Application[M].George BrazillerInc,1968. [2]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Herman Haken.Synergeticsan Introduction[M].Berlin,Hei- delberg,New York,Springer. [4]Braun,B M.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conventions;the case of Orlando,Florida[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 992, 30 f31:32—37. [5]孟凡胜等.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 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2,32(40):32—37. [6]柴金艳等.会展经济与航空经济协同发展的探析[J].中原 工学院学报,2016,27(2):19-23. [7]罗燕等.会展业与产业集群发展耦合分析——以上海市为 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8):9—12. [8】何文举.论我国会展经济与城市聚集经济的耦合性与互动 性[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6):31—33. [9]张伟强.略论产业集群与会展经济的耦合与非耦合关系效 应[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81(4)28—32. [10]曹剑飞.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研究[D].广 西大学,2006:29—30. 【1 1];tO根.我国海岸防护发展初探——以厦门岛会展中心海 岸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2013:56—63. 【121刘民坤会展活动对举办城市的社会影响研究[D】.暨南大 学博士论文,2009:1 1 8-129. 【131李勇军等.会展产业价值链及其产业融合研究【J】.商业研 究,2016,465(1):10—15. [14]方忠权等.广州市琶洲地区会展产业集群培育分析[J].商 业研究,2012,425(9):212—216. (责任编校:周欣) 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