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整合专题复习资料
古诗文整合专题复习资料 姓名
一、【课前思考】认真阅读下面试题(无须答题),说说温州卷中古诗文材料编排有何特点?考了哪些方面(考点)?这些试题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设置的?
【2020.浙江温州】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有删改) ◎材料一 听蕉记 [明]沈周
①②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曷尝有声,声假
③
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中也。蕉静
④⑤⑥
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剥剥滂滂,索索淅淅,
⑦⑧
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㴙㴙(zé):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材料二 夜雨有作 [宋]张嵲 睡足秋堂夜雨声,天涯此夕叹飘零。空阶滴沥肠堪断,更向芭蕉叶上听。(选自《全宋诗》 ◆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
1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 (1)承雨有声 .(2)声假雨也 .方法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解释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填序 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 .(3)则蕉亦默默静植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 ..查阅词典法:①窥探,探望;②等待,守候;(4)以伺雨 .③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 13.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
14.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15.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3分)
1
古诗文整合专题复习资料
二、【课前练习】做一做下面的试题,说说你认为中考古诗文复习应该注意什么。
【2019.南京】“读一本书,览一座城”,小明和你边读边走,兴味盎然。
古诗文阅读。(10分)
梦赏心亭
①
[南宋]刘克庄
②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 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赏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伤心长春草,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为时和赏;以补金瓯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②未央:未尽。③春草:指离愁。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⑥金瓯:指国土完固。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7.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你告诉他( )是正确的。(2分)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8.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9.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4分)
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赏”还有其他类型吗?
你: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1)”的“大赏”。(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明: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赏”呢? 你:(2)属于 ,因为 。
三、【课堂练习】注意知识的迁移,注意在语境中答题,注意理解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
⑦
⑤
⑥
④
②
③
①
古诗文整合专题复习资料
苏轼《西江月》《书杨朴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西江月① 【北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未解玉骢骄④,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 解鞍欹⑥枕绿杨桥,杜宇⑦一声春晓。
(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弥弥:水盛的样子。③横:广远。层霄:层云,④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用于挡泥。玉骢(cōng):青白色的马。⑤琼瑶:美玉,喻指月光下的水面。⑥欹(qī):歪,斜。⑦杜宇:杜鹃鸟。
书杨朴事 【宋】苏轼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①,访天下隐者,得杞②人杨朴,能诗。及召对③,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④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⑤,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地名。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②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及觉已晓( ) (2)妻子送余出门( )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15.用/给《西江月》小序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16.根据《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中的“惜”选择恰当的解释,并说明理由。(3分)
A.爱惜 B.惋惜 C.吝惜 我选择( ),理由 17.《书杨朴事》中写了苏轼之妻的“失笑”,对此你怎样理解?(2分)
18.根据《西江月》与《书杨朴事》两则材料,概括地说说苏轼是个怎样的人。(3分) 四、【我来拟题】根据下列材料和自己所学,各拟一道关于文言词、句和诗文理解的题目:
3
古诗文整合专题复习资料
(一)小孤山【唐】顾况
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①雁横天。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注释】①寒鸦接饭指小乌鸦给老乌鸦喂饭,即传说中的“乌鸦反哺”。 (二)过小孤山大孤山①(节选) 【宋】陆游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②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③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④,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又有别祠在澎浪矶,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⑤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⑥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⑦云,山有栖鹘甚多。
【注释】①选自《陆游集·入蜀记》。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北,与南岸彭浪矶相对,俗讹小姑山。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鄱阳湖出口处,与小孤山遥遥相对。② 巉:险峻陡峭。③ 造化之尤物: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造化,指天地、自然界。尤物,特异之物,指风景最美的地方。④与江山相发挥:楼观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⑤ 徙倚:徘徊不忍去。⑥抟:这里是“持,抓”。指俊鹘用利爪抓住水禽。⑦庙祝:庙堂里管香火的人。
拟题一(文言词、句):
拟题二(诗文理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