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助于深化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 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 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为了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本乡实际,我校制定了本建设规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坚持理论、 “三个代表” 为重要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努力打造生态校园,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 的成长乐园,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员参加,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围绕“使每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个目标去进行,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 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校 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建立要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 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 遵循的原则
教育性原则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理应把体现学校教育的人文本质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从而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功能。
科学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精髓,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尤其要科学引导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努力实践,真正将校园文化内化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艺术性原则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用艺术的眼光、艺术的手段 和方法,将传统的、时代的校园文化精神整合,构建健康和谐的文化 氛围,充实校园文化生活的内涵,使师生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 美的享受。 四、保障机制
1、加强领导,建立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 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喻金奎 副组长:杨启元
组 员:胡建芬 殷梦霞 黄洁心 王国生 李永发
2、齐抓共管,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和落实。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将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作为学校重点工作。学校文化建设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从酝酿、制定、执行到检查,要民主管理,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广大职工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群众性活动。要制定便于操作的措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五、主要内容 (一)物质文化系列
1、营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园实行净化,形成和谐的校园环境。做好日常值日,安排扶助员协同保安管理校园卫生的保持情况。增加校园垃圾桶数。定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墙面卫生等。联系村委搞好校园外围马路卫生。对校园实行绿化。 3.12 植树节期间,加大校园四周绿化面积。加强室文化建设。 完善办公室布置,开展教室布置评比。
2、制作统一的校园标识 校训,校风,校徽。统一制作;导示牌、安全通道指示牌等;警示牌等;班牌、功能教室牌。 3、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点 办公室内:教风、《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规范》,安装正冠镜一面,以方便教师上课前可以直观自己外在形象。教学楼、综合楼景点:在进教学楼的正面设立校训、校风 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走廊景点:统筹
布置校内走廊,在墙壁上布置学生绘画、手工等作品,或是名人画像、名家名篇、名人名句、格言等内容,“每使一面墙都说话”;学校围墙景点文化墙景点:在校内设立文化橱窗。
(二)班级文化系列 班训; 班集体:加强学生班集体荣誉感等。 班级展示:包括班容班貌、卫生、学风等。引导读书、读报活动;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教室卫生角建设。
(三)教育文化系列 建立美术、英语、体育等兴趣小组。重视综合实践课: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活动(如: 制作水果拼盘,折纸等)。
(四)行为文化系列 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注重组织。为了增强学校凝聚力,打造“和谐校园”,我们结合我校情况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文化提出了具体要求。
1、教师行为文化 教师仪表,衣着整齐大方、无怪异外表等,加强师德建设;
2、学生行为文化 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养成10 种良好习惯: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不乱丢果皮纸屑;不乱写乱画乱涂乱刻;小便入池,大便入坑;不疯追逗打;随时保洁;勤洗手、勤剪指甲;见人问好;爱护公物。加强大队委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认
识和了解中外知名科学家、艺术家、家的先进事迹入手,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