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选题依据及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增进受教育者知识技能、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而教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影响和改变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习惯,进而使教师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自身的发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是根本,教师是关键。在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学校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德育性与智育性相结合的特点,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品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的素质形成,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的技能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参加继续教育是提升教师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科学知识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日新月异,体育教师一次性体育专业教育是不能满足长期发展的体育教学的需要的,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准确把握不同学校学生的身体、心理特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有效教学,是当前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当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应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南宁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及都存在研究不够,执行力度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所开设的课程设置不符合中小学教师需要,培训的形式单一,受教育教师范围小,不能达到继续教育目的;体育教师自身在受训过程中态度消极,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化的认知。为此,加大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力度,完善相关教育,加强管理,优化课程设置,满足教师的多
方面需求,端正参训教师态度,把继续教育观念融入体育教师专业生活,是促进体育教师自身发展,实现继续教育目的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