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基础乐园。(40分) (共8题;共40分)
1. (10分)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莲________ 镜________ 绸________ 连________ 境________ 惆________ 异________ 涌________ 幅________ 导________ 通________ 福________ 2. (3分) 多音字组词。
背bēi________ bèi________ 兴xīng________ xìng________
3. (5分) (2019一上·新会月考) 我会组词。
云________ 大________ 本________ 人________ 去________ 天________ 木________ 个________ 4. (3分) 根据课文《观潮》意思,写出词语。 ①形容水势很大。________
②铺天盖地。本课形容大潮水势汹涌。________ ③江面和天际会合,指地平线。________
5. (8分)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
全神________注 心惊胆________ 神________奕奕
第 1 页 共 10 页
付________ 附________ 渐________ 惭________ 垂头________气 大公无________ 平________近人 聚精________神 拾金不________ 忐________不安 容光________发 委靡不________ 没精打________ 春风________面 专心致________ 提心________胆 ①反映优秀品质的:________ ②形容精神集中的:________ ③形容担惊受怕的:________ ④形容人精神好的:________ ⑤形容人精神不好的:________ 6. (4分) 选择关联词填空。
A.即使……也…… B.因为……所以…… C.不光……还…… D.……所以……
①蟋蟀的出名________由于它的唱歌,________由于它的住宅。 ②________有骤雨,这里________立刻就会干的。
③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________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7. (3.0分)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________ 寒冷——________ 融化——________ 8. (4分)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难道让我做一个说谎话的孩子吗?
二、 知识回顾。(6分) (共1题;共6分)
9. (6.0分) 小朋友们遇到难题了,请你快来帮忙! ①良药________利于病,________逆耳________。
第 2 页 共 10 页
②________,天涯若比邻。 ③折花逢驿使,寄予陇________。
三、 口语交际。(4分) (共1题;共4分)
10. (4分) 按要求写句子。 (1) 桂花开时很香。(改成夸张句)
(2)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运用该句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3) 海力布把听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告诉了乡亲们。(改为双重否定句) (4) 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改为反问句) (5) 根据“漂亮”的不同含义写句子。 A.出色:________ B.好看,美观:________
四、 阅读。(20分) (共2题;共20分)
11. (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苦练——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
第 3 页 共 10 页
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他感叹道:“真努力呀!怪不得他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 滴在旅客脸上的水是( ) A . 汗水 B . 茶水 C . 矿泉水 D . 水盆里的水
(2) 文章写的是________在弹琴。( ) A . 旅客 B . 作者 C . 贝多芬 D . 服务员
(3) 旅客轻步走上楼,是因为( ) A . 他本身走路很轻。 B . 服务员叫他走路轻些。 C . 贝多芬不喜欢他打扰。 D . 他不想打扰贝多芬弹琴。
(4) 文中“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用________代替最恰当。(A . 情不自禁 B . 身不由己 C . 大惊失色
第 4 页 共 10 页
)D . 慌慌张张
(5) “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这句话朗读时应用________的语气。( ) A . 高兴 B . 生气 C . 哀愁 D . 失落
(6)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①“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②从文章的描写中,你还觉得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7) 你看到贝多芬这么努力练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8)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勤学苦练的事?请写一个。 12. (12.0分) (2019五上·镇原期中) 阅读理解。 鲁班智扶斜宝塔
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聪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输般,因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鲁班就成了后人对他的称谓。
一次,他来到吴国姑苏城,人间天堂,( )名不虚传。古城楼塔,次第排列,茶馆酒肆,热闹非凡。鲁班游兴倍增,揣摸着苏州建筑的特点,迷乐其间。( )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传来。鲁班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一块绿草如茵的空场上,高高耸立着一座新建的宝塔。塔前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干什么。他慢慢走过去,拨开围观者,看见一个身穿绸缎、头戴高冠、腰系香袋的老人正在发怒,青筋暴绽,瞠目竖眉,大有气冲斗牛之势。老人对面蹲着的一个中年人,双手抱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鲁班好生奇怪,一询问才知道事情的究竟。
那位老人是当地有名的富翁,为积善行德,准备修建一座宝塔,流传千古。
这项工程由那位工匠承接。运木起造,精心筹划,经过近三年的辛苦劳动,宝塔终于建成。可是不知怎么搞的,宝塔( )建成,可不管横着看,还是竖着看,总是倾斜的。经过测量,宝塔的确倾斜近十度。人们对此摇头相
第 5 页 共 10 页
视,指点议论。富翁认为造塔反招非议,很是生气,也有损他的功德,因此,亲自找工匠算帐:要么推倒重建,要么把宝塔扶正,否则,要送官府严办。
这可难住了工匠,如果要推倒重建,自己就是卖儿卖女,倾家荡产也无法承受经济压力;如果把塔扶正,这也办不到,因为宝塔尽管是木质的,可( )有约百万斤,只能望塔兴叹。
鲁班绕着宝塔仔细瞧了瞧,又看了看一筹莫展的工匠,走过去安慰道:“你不要着急,只要你给我找点木料来,我一个人用不着一个月就可以把它扶正!”
工匠一听,半信半疑,可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他扛来木料,带着一丝希望等待着。而鲁班呢,他也不让人插手帮忙,将扛来的木料砍成许多斜面小木楔,一块一块地从塔顶倾斜的一面往里敲,使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这乒乒乓乓,起早摸黑干了一个月,宝塔果然直立起来了。
工匠感激地问鲁班:“恩公,你这样补救为啥能使宝塔直立?”
鲁班答道:“由于斜塔是木质的,属穿斗结构,各部件之间的拉扯比较结实,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可以用打木禊的办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是斜面的,既比较容易往里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打进去后又可抬高塔的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倾斜。”
(1) 把下列词语恰当地填人文中的括号里。 忽
然
依
然
虽
然 果然
(2) 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________的工匠,后人称他为鲁班是因为________。 (3) 老人发怒的原因是________;工匠为难的原因是________。 (4) 鲁班是如何把塔扶正的? (5) 斜塔变正的原理是什么?
(6) 你还知道哪些鲁班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个吧!
五、 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
13. (30分)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可能是风雨中执勤的交警,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清洁工……请选择其中一位,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题目自拟。
第 6 页 共 10 页
参
一、 基础乐园。(40分) (共8题;共40分)
1-1、
2-1、
3-1、
4-1、
第 7 页 共 10 页
5-1、
6-1、
7-1、
8-1、
二、 知识回顾。(6分) (共1题;共6分)
9-1、
三、 口语交际。(4分) (共1题;共4分)
第 8 页 共 10 页
10-1、
10-2、
10-3、
10-4、
10-5、
四、 阅读。(20分) (共2题;共20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2-1、
12-2、
第 9 页 共 10 页
、
12-3、
12-4、12-5
、
12-6、
五、 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
13-1、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