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手机的现状及回收的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王晓春 屠洁 沈纯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1期
王晓春 屠洁 沈 纯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7)01-0020-03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系统化回收闲置手机?我们要知道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闲置手机,一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它们只是机主更新换代遗留下来的产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二是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在我国,闲置手机回收处理缺乏正规的渠道,而随意处理废旧手机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环保专家表示,手机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一些重金属原料,虽然含量少,但零件中含的铅、镉、汞等多种有害物质还是会流出,从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保角度,闲置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闲置手机的现状及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用户更换手机周期已经从18个月缩短到了15个月,有20%的用户一年之内就会换手机。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仅在2014年就有3.59亿部手机被淘汰,到2015年,这一数据增长至4.98亿。而回收率仅仅为4.2%,其中,传统渠道回收占4%,互联网渠道占0.2%。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笔者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闲置手机进行了调查。
1.被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1)性别比例
本次关于闲置手机问题共调查了308人,其中男性148人,约占48.05%,女性160人,约占51.95%。总体来说,调查人群性别分布较为均衡。
(2)年龄段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15岁以下37人,约占12.01%;15~30岁162人,约占52.59%;30~45岁77人,约占25%,;45岁以上25人,约占8.11%。本次调查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其次是中年人,与目前社会中手机使用情况比较相符。
2.被调查人更换手机的原因
有39.33%的人表示手机更换的原因是坏了并且修不好;31%的人表示手机坏了但不愿意修;20.33%的人表示纯粹不想用了,并无毛病;9.33%的人表示更换的原因是新款的吸引力。后3种原因被置换下来的手机表明,至少有很大一部分的闲置手机是具有再利用价值的。
3.对旧手机的处理观念
(1)被调查人处理旧手机的主要方式
不同人群对于旧手机的处理方式
从上图可知,有68%的人将旧手机闲置在家中,4%的人将旧手机扔了,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而有9%的人会去二手回收小贩那里低价处理旧手机。可见闲置于家中的手机,是很大一笔可再循环利用的资源。
(2)被调查人对于旧手机回收设施的了解
有35.33%的人表示不清楚是否有正规的旧手机回收设施,有45%的人直言周围没有正规的旧手机回收设施。可见,正规的旧手机回收设施有待完善与普及。
(3)被调查人家中闲置手机的数量
有56%的人家中有1—2个闲置手机,20%的人家中有3—4个闲置手机,11.67%的人家中有4个以上的闲置手机,仅有13.33%的人家中没有闲置手机。13.33%的家庭处理了自己家中的闲置手机,而86.67%的家庭并没有处理其家中的闲置手机。可见,闲置手机数量颇多,居民缺少闲置手机处理意识,缺少回收设施。
(4)被调查人对于闲置手机个人信息的清理
有49%的人表示不清楚如何处理旧手机中留存的个人信息,38%的人表示大概了解,有13%的人表示非常清楚。可见,闲置手机存在个人信息清理不完全的问题。
4.闲置手机回收捐赠意愿
(1)被调查者对捐赠闲置手机的意愿
有87.33%的人表示愿意,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是有捐赠意愿的;有12.67%的人表示不愿意。问及原因,首先会顾及到信息安全问题,其次是捐赠透明度的问题。
(2)被调查者对捐赠方式的选择
有59.33%的人表示愿意无偿捐赠,有9.67%的人表示有偿捐赠,有31%的人要视手机价值而定。可见,大部分的人都愿意,但无偿捐赠闲置手机要定位好回收的价值。
根据上面的问卷结果显示,社会中确实存在很多闲置手机,而大部分消费者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置于是便闲置在家中,并且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愿意将手机无偿捐赠。而根据ZDC的调查,超九成的中国网民将旧手机闲置,没有适合的处理渠道成为旧手机闲置的主因,巨大的手机闲置数据和目前极低的回收比例,意味着国内二手手机市场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目前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回收渠道不畅通
手机生产流通环节都有相关的国标及制度进行规范,闲置回收环节则处于监管空白,进而造成了回收没有定价标准,没有检测指标,没有正规手续的“地下”交易乱象。虽然目前已有
部分手机厂商提供了旧手机回收服务,不过与闲置手机庞大的数量相比,回收能力还远远不够,而如果搭建正规的环保回收机制平台,平台运营和环保处理设备要耗费的物力财力远远超出了旧手机可利用的剩余价值,很容易会造成经营方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目前的手机回收市场依然是以“地下”模式存在。
2.二手手机回收市场不完善
目前,二手手机市场主要有两种回收方式。一种是人工回收。苹果公司目前就采用这一手机回收策略,其店员主要通过目测、查相关序列号码等人工方式进行回收。而这种方式通常价格标准较低,消费者体验并不愉快,因而很难激发消费者售出二手手机的积极性。另一种是网上竞价回收。这种方式的交易初期通常仅仅基于出售者根据网站提示给自己手机进行评估价格,这种模式初看起来似乎引入了规范化运营,但实际情况有时却并不规范。一方面出售者自己的描述很难做到客观,另一方面出价收购者的报价很多时候也并无约束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很多矛盾的产生。
我们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两种模式,从本质上都是基于人工判断进行回收,仅凭借经验和感觉,无法实现规模回收,而且这种方式也很难辨别真伪。这些单纯依托人工完成的过程,正在严重制约二手手机的回收规模和回收效率,使手机回收市场处于一种看似有序但实则混乱的局面。
3.群众的积极性不高
(1)回收价格过低
大部分的人们宁愿将手机闲置在家中也不愿意拿去卖,主要是因为不管是网上竞价平台还是厂商或商贩回收,使用过的二手手机价格普遍很低,无法激起人们的积极性。
(2)手机中有大量个人隐私
当前,二手手机回收市场并不完善,回收价格低是其中一个方面,主要还是人们害怕个人隐私泄露。
(3)居民的环保意识不高
居民的环保观念还不强,废弃手机及电池中含有汞、铅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若不妥善处理,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回收二手手机也不是生活必需的服务项目,大部分居民都不太在意放在家中的闲置手机。
4.管理措施滞后,监督不到位
我国从2011年起正式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实施范围覆盖冰箱、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电脑等,但手机尚不在其列,废旧手机的回收处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市场不规范,运作风险大,目前二手手机属于旧货市场范畴,相关市场规范并没有出台,因此整个行业还很难谈到规范。
直到2014年,国家环资司向社会公开征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调整重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将手机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其中,这预示着手机回收将结束“黑户”状态,为鼓励正规企业开展手机回收打开了大门。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加快对回收废旧手机管理条例的实施与推广。
5.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
手机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专家指出,一部废旧手机里对环境可能有害的物质至少有20种。手机主要由塑料外壳、锂电池、线路板、显示器等部分组成,这些部件中含有铅、铬、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处置不当或随意抛弃将会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一块废旧手机电池就能污染6万升水,6万升水可以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饮用水量。”
三、优化路径——“厂+网+点”模式分析
根据摩尔定律,电子产品的价格18个月便会降价一半,而手机更新速度会更快,也就是说,闲置时间越长,手机的价值越低。因此我们提出“厂+网+点”模式,从三个层次将社会中的闲置手机及时回收起来,不仅可以发挥闲置手机的剩余价值,而且能够使我们的环境得到改善。
二手手机的回收并不少见,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回收渠道,但在整个闲置手机的市场存量中,回收率极低,且利用率低。因此,我们提出的“厂+网+点”系统性的回收以优化为准则,协调相关方面的关系,使整个回收流程完整平衡,不仅使资源的利用得到最大化,而且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
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厂+网+点”的模式,即手机厂商、线上回收平台和设点回收相结合的模式。
1.手机厂商的回收
手机厂商的回收可以分为线上回收平台和线下零售点回收。各大手机厂商可以推出自己的线上回收平台,用以旧换新,折价出售,发放代金券等方式回收闲置手机,如魅族于2015年8月18日在其官网推出了环保项目“mCycle for home”回收废旧手机并提供补贴。华为也紧跟其后推出以旧换新平台将闲置手机进行市场行情估值发放代金券。华为终端CEO余承东也表示,希望通过以旧换新的商业模式,提升中国乃至全球手机的回收重复利用水平。
线下设零售点回收,各大手机品牌商可以在自己门店设置回收点,这样消费者在购买新手机时就可以及时地将旧手机出售或以旧换新。此举也有利于国产手机品牌获得国民的信任与推崇,减轻海外手机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2.线上回收
二手手机网站回收需要首先评估价格。但“评估”价格涉及到的因素很多,首先旧款手机的新旧程度不同,回收利用的方式也不同,评估标准也很难统一。用户与网站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加上二手机回收评估价格普遍低于用户心理预期,双方难以建立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因此,目前的二手手机网站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评估标准,在此标准上可以根据网站各自发展需
求进行拓展,这样才能够保证回收过程的便捷、透明、安全和高价,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进来。
其次,如何处理好二手手机内原机主的个人信息也是一大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用户都不太清楚如何彻底清除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因此,用户可以先通过自查的方式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但网站要有专门的手机检测人员进行复查,确保用户的手机信息或隐私不被泄露,给消费者以信心。
3.设点回收
二手手机回收在全国各地大力宣传并设点推行,主要在各小区、各大高校设置回收点以及固定场所定点回收。将这些回收的手机进行分类,对于还可以继续使用的,经过专业处理以后,将手机捐赠给需要的人,或评估折价给付然后将折价款项捐赠给边远贫困地区。使这一层次的闲置手机回收变为爱心公益项目,发挥闲置手机的余热帮助更多的人,既使老百姓家中的闲置手机有了去处,又可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已经报废的手机,则与环保机构合作,进行贵重金属提取和废旧物的环保处理。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调查了我国目前闲置手机的现状和研究了回收闲置手机的优化路径,提出“厂+网+点”模式。系统化地回收闲置手机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如此重视生态文明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今天,闲置手机回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在捐赠的同时也彰显了当代社会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基金项目:2016年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闲置手机的回收优化路径研究”,已立项(xcx2016131)
作者简介:王晓春(1995-),女,四川绵阳人,2014级金融专业本科生;屠洁(1996-),女,江苏无锡人,2014级金融专业本科生;沈纯(1996-),女,江苏南通人,2014级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指导教师:李平,女,副教授,从事经济学研究。
(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陈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