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kpm分析步骤(如梦出痕)

pkpm分析步骤(如梦出痕)

来源:叨叨游戏网


Pmcad初步建模→荷载输入→楼层组装→楼板参数设计及结果分析→satwe参数定义→总信息结果分析 一、初步建模:

(1)布置好轴网之后布置柱

(2)布置梁:主梁(框架梁:抗震)的高度为跨度的1/12-1/8之间,次梁(非框架梁:承重与分割楼板)的高度为跨度的1/15-1/12,除了考虑计算之外,还需考虑建筑要求。

(3)布置楼板:双向板(长边与短边之比在2以内)为短边跨度的1/40、单向板(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3)为短边跨度的1/35,板厚最小取100。 二、荷载输入:

(1)楼板荷载:恒荷载(根据建筑用途荷载值不一,需计算得到)与活荷载(需查规范得到,注意不同部位活荷载可能不一致,如卫生间、走廊、屋面等)

(2)梁上荷载:根据墙体的材料、几何尺寸、装饰面层的类型来确定,注意空心墙(含门窗的墙)与实心墙的区别,空心墙为实心墙的0.8。 三、楼层组装:

(1)第一步先复制标准层,然后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修改(如第一层没有楼板,则恒载减小,相应的梁截面可以进行优化,相应的荷载需重新布置)。

(2)先按第二层建模,然后再以第二层为基准进行建模。建好模型之后,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层信息中进行修改,这一步可以在以第二层为基准建模时操作。

(3)各标准层建好之后,以各标准层进行楼层组装。组装完之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四、楼板参数设计及结果分析:

(1)这一步在砼结构施工图中进行,第一步对参数进行设计,第二步绘新图,第三步进行自动计算

(2)对每一层进行楼板参数设计时都要进行上述后两步操作。

(3)这里注意板的支承方式,凡有错层的地方都要修改为简支(钢筋不贯

通的都可修改为简支),修改为简支之后然后自动计算,再查看结果()检验楼板设计是否合理。 五、satwe参数定义

(1)楼板参数设计完并检验无问题之后,就可以进行satwe参数定义。 风荷载信息时注意:X向与Y向的结构的基本周期要经过初步计算之后进行回代计算。

(2)地震信息要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来确定,比较重要的除了抗震等级,设防烈度,场地类别,还应该有周期折减系数,还应该考虑双向地震与偶然偏心。

(3)配筋信息:柱配筋计算原则需注意,角柱需考虑双偏压,在柱配筋计算原则中不需进行设置,而是在特殊构件(角柱)中进行设置。

设计参数定义完成之后,需进行特殊构件设计,如特殊柱(定义完之后自动进行双向偏压计算),特殊梁(当出现扭矩变形较大或轴力较大导致梁配筋比较怪异的时候)。

(4)参数设计完之后生成数据,然后进行计算配筋,查看近似计算结果(文本查看),找到X向与Y向的周期回代至风荷载信息中,然后再进行计算(生成数据,计算加配筋),最后进行计算结果分析。 六、总信息结果分析

(1)检查跨度较小截面的梁看是否偏大,进行模型修改,修改完之后生成数据,然后计算加配筋,生成数据再加计算配筋十分重要,不然与修改之前一样的

(2)主要是要审阅文本查看,查看位移(主要是查看工况一与工况五下的位移,即x向与y向的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如果有空间可以优化,可以适当地调整梁柱的截面来进行优化,如果不满足我们可以加大梁柱截面。同样还要查看位移比(即考察结构的平面不规则性),到底看那个工况下的位移比?多层与高层设计是有区别的,比较严格的地方是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下的位移比,即工况16与工况17。一般情况下位移比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我们在设计总信息中设置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如果位移比过大(大于1.5)的话是需要对模型进行调整的(左右两边加大可以解决

扭转不规则的问题)。

(3)周期,振型,地震力的查看也是相当重要的,只要第一周期不是绝对的扭转周期就不用管了,有些地方还需要考虑周期比,扭转周期:第一周期应小于0.9,一般来说对多层框架要求不严格,但在高层结构设计中十分重要。

(4)结构总信息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看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我们主要是要看刚度比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看Ratx1,Raty1的比值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刚度比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就是我们在设计总信息中设置的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1.15(高层为1.25)来提高薄弱层的刚度。然后就是查看楼层承载力突变,看本层与上一层的承载力之比是否小于0.8,如果小于0.8,在设计总信息中设置也要乘1.15的放大系数。如果小于0.65,那就要对结构进行调整(对承载力不足的楼层加大柱子截面或者配筋)。)

(5)框架结构主要是查看位移比,当什么时候需要调整,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然后可以查看配筋信息,主要是看有没有红色,有红色的就是表示配筋出了问题。柱子的话主要是查看轴压比,主要是查看底层的轴压比,不超过规范的规定的轴压比即可。 七、新手易犯的错误:

(1)主梁次梁取同样的高度,一般情况次梁比主梁低一点,有主次之分,主梁的作用主要是抗震,次梁主要是承重与分割楼板,楼板的宽度取值太小,跨度较大我们应该可以加大梁宽,不然钢筋施工时会很困难

(2)荷载布置易犯的错误:我们应该注意有墙的地方才需要布置线荷载,恒荷载与活荷载的取值我们应该按建筑的功能区划分来查规范确定。 (3)忘记了交互定义,忘记了定义角柱,我们应该注意角柱的配筋与中柱的配筋应该是不同的,应是稍大一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