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 道德与法治 知识点总结
翟晓涵
一、感受集体温暖的表现有那些
1、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2、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二、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1、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2、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三、集体力量的来源是什么
1、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四、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
1、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2、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
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五、集体有怎样的力量
1、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2、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3、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六、如何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七、如何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1、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2、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3、我们要积极参与集体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八、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
1、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2、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3、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九、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
1、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3、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十、如何让和声更美
1、要让集体的和声更美,需要每个人保持单音准确、饱满,在与其他单音组成和声时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
2、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十一、在集体中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1、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2、无论个 人之 间 有 多 大的矛 盾 和 冲 突,我们 都 应 心中 有 集 体,识 大 体、顾 大 局,不 得 因 个人
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十二、自己的节奏与集体节奏的关系
1、自己的节奏和集体一致时——顺利融入集体
2、自己的节奏和集体有差异时——调整自己的节奏
十三、小集体是怎样形成的
1、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
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十四、小集体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1、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
归属感和安全感。
2、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
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3、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
的建设。
十五、小集体的消极意义是什么
1、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我们就会产生与小群体外的其他
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2、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
十六、我们应如何看待小团体主义
1、明辨是非
2、坚持正确的行为,
3、坚持集体主义,
4、反对小团体主义。
十七、美好集体愿景的内容
1、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
2、向往美好的前景,
3 承担共同的使命,
4、认同正确的价值观,
5 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十八、集体愿景的作用
1、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2、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十九、美好集体的作用
1、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2、
2、 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二十、美好集体的特点
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2、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3、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4、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二十一、怎样在共建中尽责
1、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2、在集体中我们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让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并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
二十二、如何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
1、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在尊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努力达成共识。
二十三、怎样在担当中成长
1、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集体的事务需要每个人去分担,事事都要有人做;集体中没有旁观者,人人都要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
2、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集体的事务,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
3、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4、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
5、建设集体需要用于担责
6、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这些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二十四、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1、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2、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我们或许会感觉有压力,或许要付出辛苦。
3、但拥有这样的经历,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
一、如何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那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劳动法2、3、户口登记条例4、未成年人保
三、法治的脚步分几步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3、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代替了绵延千年人治。
四、法律的含义。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五、法治的含义
1、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七、 法律的特征
1、道德、法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4、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八、法律的规范作用
1、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2、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3、 法律也为我们评测、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引导、教育人向善。
九、法律的保护作用
1、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有受到法律的保护。
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
的保护神。
十、未成年人含义
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十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
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十二、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1、、婚姻法、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十三、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1、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
十四、面对法律对我们的特使保护和关爱,我们应该怎样做
1、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
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十五、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1、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十六、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人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十七、怎样树立法律信仰
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十八、利于道德对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2、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十九、建设法治中国对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
1、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