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来源:叨叨游戏网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

七年级语文

(时间:110 分钟

一、积累运用(2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猥琐/芦苇.. B. 枯槐/裸露 ..

C. 点缀/辍学 ..D. 炽热/挚爱 ..

修葺/茸毛 ..储存/贮藏 ..眩晕/晕车 ..彷徨/依山傍水 ..摒弃/屏息凝神 ..

舷窗/天旋地转 ..

总分:120 分)

2021.7

)(2 分) 轮廓/城郭矜持/忍俊不禁..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缥落在我们身上。 B.这里除了光采,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他们从来没有停息,他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他们彼此呼唤着,终有 一天他们要汇合在一起。 D.一幅见过无数次的巨大璧画把我吸引住了,上面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川流不息的沂河,承载着临沂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临沂的飞速发展。 ....B. 自去年春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同新 冠肺炎病毒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将无数患者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 ....C. 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

D.中国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是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也是不断创造生成其伟大精神 的....历程。

4. 下列有关文学、文体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驿路梨花》这篇小说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B. 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双鲤”“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一首叙事诗,它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D.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 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2)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 页 共 6 页

( 3 ) 陆 游 在 《 游 山 西 村 》 一 诗 中 , 表 现 村 中 热 闹 景 象 、 民 风 淳 朴 的 语 句 是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木兰诗》)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6)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 分)

。(纪昀《河中石兽》) ①《沂蒙红嫂俺的娘》这部影片以沂蒙母亲王换于为人物原型,讲述了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陈大娘带领儿媳、女儿以及村中妇女们,拧成一股绳精心培育后代的动人故事。②影片生动诠释了生死与共,水融的沂蒙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③这部影片体现了沂蒙红嫂人性大爱的璀璨光辉,谱写了一曲沂蒙母亲的赞歌。 (1)第 (2)第 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 处有语病,修改意见: 。(2 分) 。(2 分)

(3)阅读下面的内容,根据示例,再写两个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悟。(4 分)

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植根于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红色基因传承于一代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激发一代代人牢记初心、攻坚克难的奋进力量。

示例:寻访烈士足迹,激发精神力量 仿句: 二、阅读理解(48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第 7 题。(4 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这首诗即景感怀抒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2 题。(14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 页 共 6 页

②①, , 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苔痕上阶绿( .(3)未尝不与书俱( .A.①无丝竹之乱耳 .B.①濯清涟而不妖 .C.①或陈于前 .D.①可以调素琴 .) )

)(2 分) (2)或栖于椟( .)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②何陋之有 .②而乱书围之 .

②当求之于上流 .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

10. 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B. 无丝竹/之乱耳 D. 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 结合文章,概括【甲】【乙】两文的主人有何共同的品质?(4 分)

(三)阅读《伟大的悲剧》(节选),完成 13~15 题。(8 分)

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3 页 共 6 页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 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 月 29 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 的尸体。11 月 12 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 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3.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 分)

14.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的句子。(3 分)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15.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选文第一段第一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描绘出暴风雪造成的险恶环境,暗示 了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

B. 选文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 的美好事物。

C. 选文第②段中“坚决地画去”表现斯科特在面临死亡时犹豫不决,不知如何面对 死亡。

D. 选文第④段“跪下来”表达了国王对英雄的沉痛悼念和崇高敬意。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14 分)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4 页 共 6 页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 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⑧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 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 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⑨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⑩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 土……

11 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16. 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 分) 17. 第①段和第⑥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8. 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划线句子。(4 分)

(1)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赏析.“醒”字的妙处)

(2)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5 页 共 6 页

19. 文章标题“生命之芯”具体指的是什么?有何寓意?(3 分) (五)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8 分)

回到大艇上之后,我开始思考我们在马纳尔沙洲的历险经历,从而得出了两个结论: 一个是 A 勇气过人,无与伦比;另一个是他虽是一个跑到海底、躲避人类的海洋人,但却 具有无私的献身精神。

20. 上面的一段文字选自《海底两万里》,选段中的 A 是 对 、 和 的不懈追求。(2 分)

,在他身上体现了作者

21.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里——希望和等待。”请结合上段文字中 A 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22.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请你写出最少两个方面能表现作者非凡想象力的内容。(2分)

三、写作表达(50 分)

2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目一:

《散步》中一家四口度过了平静温馨的一天;《驿路梨花》中一群战士经历了一波三折、出人意料的一天;《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莫顿·亨特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天……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我们一定也有这样的一天,那天从早到晚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都值得我们记忆。 请以“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有梦想、有期盼、有关爱,有欢 笑、有痛苦:前行需要目标和坚持,需要勇气与力量,需要激励和引

导…… 一路前行中,你有过怎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前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 600 字。

七年级语文参第 1页 共 2 页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

七年级语文参 2021 . 7

一 、积累运用 (22分)

1 . (2 分)B(A 项分别读:wěi ,qì/rónɡ ,pánɡ/bànɡ;B 项分别读:huái/luǒ ,chǔ/zhù , bìnɡ/bǐnɡ;C 项分别读:zhuì/chuò ,yùn ,xián/xuán;D 项分别读:chì/zhì ,kuò/ɡuō,jīn 。) 2 . (2分)C(A 项 ,“缥落”应为 “飘落”;B 项 ,“光采”应为 “光彩”;D 项 ,“璧画”应 为 “壁画”。)

3 . (2 分)A (川流不息 :行人 、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

4 .(2 分)B(“案牍”不是指代书信 ,是指公事文书;官府的文书 ,公文 。“鸿雁”也不是 书信的别称 。) 5 . (6 分)(1)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2)荡胸生曾云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

简朴古风存 (4)自缘身在最高层 (5)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6)必于石下迎水

处啮沙为坎穴 (每小题 1 分 ,错 1 字该小题不得分)

6 . (1)② 将 “生死与共”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2分) (2)③ 将 “体现了沂蒙

红嫂人性大爱的璀璨光辉”和 “谱写了一 曲沂蒙母亲的赞歌”互换位置 。(2 分) (3)(4 分)示例 :聆听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 二 、 阅读理解 (48 分) (一 )(4 分)

7 . (4 分)这首诗首句写景 ,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 ,渲染一种凄清的气氛 。(1 分)第二句叙事 ,点明夜泊地点 ,引发思古之幽情 。(1 分)三 、四句抒怀 :先由 “近酒家” 引出 “商女”和 “商女”之歌 《后庭花》,过渡自然 ;(1 分)再由 《后庭花》之靡靡 ,牵 出 “不知亡国恨”,间接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 、 寻欢作乐 、 不问国事的腐朽生活 ,表 现内心的忧虑和愤慨 ,含蓄深沉 。(1分)(意思对即可) (二)(14 分)

8 . (3 分 ,每空 1 分)(1)蔓延 (2)有时 (3)一起

9 .(2 分)B(A 项 “之”,分别为 :取独 ,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 ;B 项中 “而”,都是连词 , 表转折;C 项 “于”分别为 :在/到;D 项 “以”分别为 :用来/认为 。) 10 . (2 分)C(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七年级语文参第 1页 共 2 页

11 . (3 分)有时到了不能行走 (的地步),于是我就笑道 :“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巢吗?” 12 .(4 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 ,与朋友 谈笑风生 。(每答对 1 点得 2 分) 附 :【乙】文参考译文

我房间的里面 ,有的书放在书架上 ,有的书在面前放置 ,有的书(作为)枕头垫在床上 , 抬头低头四周环顾 , 没有哪里不是书的 。 我的饮食起居 ,生病呻吟 , 悲伤 ,忧愁 , 愤怒 ,

七年级语文参第 1页共 2 页

感叹 ,不曾不和书在一起的 。 (如果)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看我 , (即使)刮风 , 下雨 ,打雷 , 落冰雹的(天气)变化 ,我也不知道 。 间或我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 我 ,如同堆积的枯树枝 ,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我就笑道 :“这不就是我所说 的书巢吗?”于是带领着客人进入房间观赏 。客人开始不能进入屋子 , 已经进入了又不能 出来 , 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 :“它确实是个书巢啊!” (三)(8 分)

13 . (3 分)①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1 分)②结构上 :照应题目 ,总结全文 ,使文

章结 构严谨 。(1 分)内容上 :点明主旨 ,表达了对斯科特等人极其崇高的赞誉 。(1 分) 14 .(3分) 运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生动细致的写斯科特记日记的状态 ,体现他坚 韧不拔的意志 。

15 .(2 分)C(表现了他清醒认识到牺牲生命已成事实 ,体现了斯科特上校面对死亡坚毅 、 执著 ,为事业不惧怕献身的英雄气概 。) (四)(14 分)

16 . (3 分)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 (每点 1 分)

17 . (4 分)结构上起到照应 、对比的作用(2分);内容上 ,用第①段葡萄叶生长旺盛的 喜悦来反衬第⑥段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1 分 ,答出反衬即可),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 灯芯 (1分)。(意思对即可) 18 . (4 分)(1)“醒”字运用拟人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 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

的喜爱之情 。 (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将葡萄落叶比作不能飞的蝴蝶 ,形象而生动地

写出了葡萄落叶的形态 ,表达了作者对葡萄落叶失去生命的惋惜之情 。

19 .(3 分)①具体指作物的果实(1 分) 。②寓意 :作物的梦想 、纯粹的使命 、灵魂 。(2 分)

(五)(8 分)

20 . (2 分)尼摩船长 科学 社会正义 人类平等 (每空 0 . 5 分)

21 .(4 分)尼摩船长学识广博 ,为躲避殖民者的压迫 ,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 “诺第留斯号” 潜水艇 ,潜入海底 。在漫长的海底之旅中 ,他始终充满希望 。他借助潜艇的神奇力量 ,成 功解除了搁浅 、冰山封路 、鲨鱼袭击等种种险情 ;同时他发掘海底宝藏 ,为陆上被压迫民 族提供反殖民斗争的财政支援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等待 、召唤社会正义和人类平 等的到来 ,他的人生也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 。(意近即可) 22 . (2 分)示例 :海底世界的奇幻美妙 潜水艇的强大功能 三 、 写作表达 (50 分) 23 . 略

七年级语文参第 1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