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行业能力普查数据审核分析报告提纲
1 地区基本情况
采取文字、图表结合方式,对地区基本情况进行描述。
1.1 行政区划基本情况
描述本行政区内各级行政区划的情况。具体包括:各级行政区划的数量情况(见表1)、2011年清查阶段与2012年普查填表阶段行政区划的变动情况,以及特殊区域(如黑龙江森工、农垦,生产建设兵团管辖区域;经济开发区设置等)情况等。
表1 行政区划统计表(样表)
行 政 区 划 名 称 合计 行政区划1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小计 地级市 地区 自治州 盟 小计 市辖区 县级市 县 自治县 旗 自治旗 特区 林区 小计 镇 小计 地级 县级 乡镇级 乡 民族乡 事处 区公所 小计 村级基层区划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1.2 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描述本行政区域内不同行政单元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地区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情况、主要行业法人单位数等(这些资料从统计局相关统计年鉴中取得)。
1
表2 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统计表(样表)
城镇单位行政区划 名称 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元) 行政区划1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一产 (%) 二产(%) 三产(%) 三次产业比重 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 (万元) 水利管理业事业法人单位数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法人单位数 水利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数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1.3 水利改革发展情况
详细描述本行政区域内不同行政单元水利单位改革发展方面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水务一体化改革进展情况、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发展状况、水管改革状况等。
2 普查成果情况
2.1 清查数据成果
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对象清查成果。具体包括:对象清查最终成果(普查对象数量、普查填表对象数量等)、2011年清查数据初步验收成果与对象清查最终结果的差异及原因。
表3 清查数据初步验收成果与对象清查最终结果比对表(样表)
普查对象数量 行政区划 名称 初步验收 成果 (个) 合计 行政区划1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最终 成果 (个) 普查填表对象数量 初步验收 成果 (个) 最终 成果 (个)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差异及原因说明(说明从初步验收成果到最终成果的单位增减变化情况):
2
2.2 普查数据成果
2.2.1 普查填表单位数量
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填表单位数量情况。具体包括:应填普查表的对象数量、实际填报普查表的对象数量、没有填报普查表的具体单位及原因分析,各类普查填表对象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要重点梳理清水利企业与其他水利单位之间的关系。
表4 普查对象填表情况统计表(样表)
普查行政区划 名称 名录单位数 合计 行政区划1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填表单位数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 企业 社团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表5 水利企业与其他填表普查对象间关系表(样表)
上级关联单位情况 水利企业法人 名称 单位1 单位2 … 单位N 单位代码 单位名称 单位代码 注:水利企业法人单位的上级关联单位应追溯到某水利行政机关或水利事业单位或水利社团为止。
2.2.2 从业人员数量
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填表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表6 从业人员情况统计表(样表)
行政区划 名称 年末从业人员数 (人) 水利行政机关 (人) 合计 行政区划1 水利事业单位 (人) 水利企业 (人) 水利社会团体 (人)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 (人) 法人 非法人 3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2.2.3 信息化情况
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填表单位信息化情况。 表7 信息化情况统计表(样表)
年末有在用计算机的单位个数 行政区划 合计 (个) 水利行政机关 (个) 水利事业单位 (个)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 (个) 合计 (台) 年末在用计算机数 水利行政机关 (台) 水利事业单位 (台)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 (台) 合计 行政区划1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2.2.4 供水指标情况
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填表单位供水指标数据情况。 表8 供水指标填报情况统计表(样表)
填报供水指标单位个数 本年水费实际收入 (万元) 本年供水生产成本 (万元 本年供水生产费用 (万元) 供水业务利润 (万元) 行政区划 名称 合计 (个) 水利事水利企业单位 业 (个) (个) 其中:农业 (万元) 其中:职工工资 (万元) 原水费 (万元) 固定资产折旧 (万元) 水资源费 (万元) 合计 行政区划1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2.2.5 财务状况
描述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各类普查填表单位的财务情况。(具体表式参见行业能力普查相关汇总表)
4
3 审核工作情况
描述本级普查机构数据审核工作开展情况。具体包括:数据审核相关制度的制定情况、内页审核和外业复核工作具体开展流程、数据审核参与人员情况(数量、专业)、采用的审核方式方法等。
4 普查数据分析
采取文字、图表结合方式,对普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4.1 数据填报完整性分析
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表数据填报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具体包括:数据漏填率;数据填报不完整的原因说明。
表9 普查数据漏填率统计表(样表)
应填指标数据项 行政区划名称 普查 单位数 合计 行政区划1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必填 数据项 选填 数据项 漏填指标 数据项合计 漏填率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4.2 数据填报一致性分析
结合开展的外业复核工作,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普查表数据填报的一致性进行评价。具体包括:数据录入差错率、漏录率。
表10 指标填报一致性统计表(样表)
行政区划名称 复录单位 个数 复录指标数据项总数 指标数据录入差错率 指标数据录入漏录率 合计 行政区划1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5
4.3 对象全面性分析
结合行政区划基本情况、地区水利改革发展情况、《中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中相关行业、地区法人单位的数量,以及行业能力普查相关规定等,对本行政区内不同行政单元的各类普查对象的全面性进行分析。
4.2.1 水利行政机关全面性分析
主要从水利行政机关与行政区划设置的匹配性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4.2.2 水利事业单位全面性分析
主要从水利行政机关与水利事业单位的比例关系、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与《中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中重点行业水利事业单位数量的差异性等方面入手,分析水利事业单位普查的全面性。
4.2.3 水利企业全面性分析
主要从水利事业单位与水利企业的比例关系、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与《中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中重点行业水利企业数量的差异性等方面入手,分析水利企业的全面性。
4.2.4 水利社会团体全面性分析
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重点对水利社会团体中的用水协会数量进行分析。
4.2.5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全面性分析
结合行政区划基本情况、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发展状况,以及行业能力普查的相关规定对乡镇水利管理单位的数量分析。
4.3 数据填报合理性分析
4.3.1 普查表单表数据填报合理性分析
对于未通过普查软件审核关系的普查填表单位、指标及原因进行归类描述,并对存在极值的普查填表单位、指标及原因进行归类描述。此项分析应按照普查填表单位类型进行进一步细分。
表11 单表数据合理性分析表(样表)
单位名称 单位代码 未通过审核主要指标 审核说明 单位1 6
单位2 … 单位N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4.3.2 普查表汇总数据填报合理性分析 4.3.2.1与基础资料的对比分析
将各类普查对象的人事、财务等汇总指标或单位指标(如人均工资福利)与水利服务业统计资料、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等进行比对,并对比对结果差异较大的地区进行原因分析。
表12 汇总数据合理性分析表(样表)
各类普查填表对象的工资行政区划 名称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元) 行政区划1 行政区划2 … 行政区划N 福利类支出汇总数与从业人员汇总数的比值 (元) 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 (万元) 水利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类拨款收入 (万元) 注:各省普查机构可以在此表基础上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4.3.2.2 地区间数据对比分析
对本行政区不同行政单元内各类普查对象的人事、财务等汇总指标或单位指标(如人均工资福利)进行比对,分析其合理性。此项分析应按照普查填表单位类型进行进一步细分。
4.4 数据填报准确性分析
结合开展的外业复核工作,对各类普查对象填报的人事、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分析说明。此项分析应按照普查填表单位类型进行进一步细分。
4.5问题与说明
4.3.1 问题
结合行业能力普查方案,说明本地区普查对象数量、人事、财务等数据存在的共性问题或特殊情况。
4.3.2 说明
对行业能力普查结果,需要特别补充的问题或其他专门说明。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