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独居老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研究
作者:张晓洁
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2期
【摘 要】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长春市W社区的独居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10位独居老人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了社区为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借鉴了国内外为老服务体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独居老人;为老服务;体系构建
独居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一个突出的弱势群体,他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更需要社会与家人的关心和照顾。而国内外养老实践证明,建立社区为老服务体系是独居老人生活的主要方式,而目前针对城市独居老人的社区为老服务还不够完善,因此研究如何建立符合独居老人需求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长春市W社区的独居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10位独居老人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了社区为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借鉴了国内外为老服务体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独居老人的需求情况
社区内总人口8687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1263人,独居老人10人。由于受到独居老人年龄、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研究采取访谈的形式进行,对10位独居老人的收入情况、身体健康情况、人际交往情况和社区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探究。 (一)生活照料需求
独居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主要是做饭、洗衣、洗澡、购物、清扫屋子等家务劳动。通过调查得知,有8位老人表示人身照料服务并不急需,但需要家务劳动方面的帮助,有2位老人表示需要人身照料和家务劳动全方位的照顾,但找到提供此类服务的人员非常不易。多数老人希望社区能开设此类服务,或与相关服务机构联系,能够在有需要的第一时间有保姆、钟点工等服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大脑在逐渐退化,他们或多或少都需要生活上的照料,小到家庭琐事,大到人身照顾。生活照料需求作为独居老人最基本的需求,需要家人、社区、社会服务组织甚至是国家有关部门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二)医疗保健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健康问题。在调查的10位独居老人中,有5位老人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较好,有3位老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有2位老人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差。通过访谈得知,多数老人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需要长期吃药和身体检查,因此多数老人希望社区提供定期身体检查等方面的服务,个别老人表示在自己急需医疗帮助时,希望社区能够及时与医疗部门联系或提供相应的医疗救助服务。还有一些老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专业的营养师来指导他们合理、健康的饮食和运动。
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逐年下降,一些老人在突发急病时身边没有人照顾,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这很有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还有许多老人常年受到疾病的困扰,打针、吃药成为了家常便饭。因此医疗保健成为独居老人生活照料需求外,又一迫切的需求。 (三)精神需求
通过访谈得知,多数老人与子女一周见面一至两次,每周通话三至四次左右,个别老人每天都会与子女或孙子女通话,但平均每次通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老人都表示希望子女和孙子女能经常回来看看。而且,一些老人表示,儿女很孝顺,也希望能与他居住在一起,方便照顾他,但他认为子女已有自己的家庭,他不想给孩子添麻烦,所以选择独自居住。 笔者发现,独居老人比其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他们一方面由于丧偶、离异等原因缺少配偶的陪伴,另一方面子女不在身边,难免会有孤独感。老人们都希望子女能多回来探望他们,多与他们聊聊天。除此之外,独居老人排解内心的孤独感的首要选择是参加社区活动,通过与邻里同龄群体的互动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二、W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现状及问题 (一)生活照料需求方面
尽管社区内有一个日间照料室,但面积非常小,难以满足多数老年人的需求。而且社区内只有两名服务人员,人力资源匮乏,无法对需要照料的老人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一些老人不愿去日间照料室。还有个别老人身体行动不便,无法独自下楼前往日间照料室,因此老人们都希望社区多聘请一些照料人员,前往他们的家中进行服务,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完成日常起居和家务工作,而且在一些老人身体不适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二)医疗保健需求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独居老人生病时在就医、照料方面主要依靠子女,很少依靠社区人员。经过与老人的交谈得知,社区平时只是不定期地进行医疗知识和疾病预防的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平时会免费给老人测血糖和量血压,但并没有专业的医疗工作者驻扎在社区内。老人有头痛、感冒这些小病甚至突发疾病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只能等待子女回家照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精神需求方面
通过访谈发现,独居老人最希望得到的精神慰藉来自于子女,但子女由于工作、家庭等原因无法陪伴老人,因而老人只能通过与邻里、同龄群体的交往或参与社区活动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但目前社区内针对老年人的活动设施匮乏,无法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工作人员提到社区很少会举办老年人活动,因此独居老人平时只能与邻居一起买菜、唠唠家常或一起跳广场舞等来消磨时间,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三、完善W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强化的主导地位,加大的财政支持
作为社区为老服务的主体,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这是构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前提。例如养老实施用地优惠,制定相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制度,深化老人照顾服务改革等。其次要加大的财政投入,增加对民生的投入,为社区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是社会慈善机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为社区为老服务筹集更多的资金。
(二)壮大社区服务人员团队,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社区为老服务人员是否充裕是衡量社区为老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一方面,要壮大社区为老服务的队伍,大力引进专业人士和社会工作者,他们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满足独居老人洗衣、做饭、维修、打扫卫生和疾病照料等需求的同时,对社区的为老服务还起到指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着重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努力完善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从而保障社区为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培育社会为老服务民间组织,引进广泛的社会力量
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广泛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需要多层次、多主体的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各类社会为老服务民间组织,可以通过立法、等方面支持和鼓励非、非营利性组织积极地参与社区为老服务,使其拥有大力的财政支持和广泛的优惠,从而使其长期稳定地致力于社区为老服务。同时,还可以对微利型的家政公司或其他社会服务机构放宽条件,实行优惠,从而提高其为老服务的积极性。 四、结语
伴随着独居老人需求的增多,社区为老服务体系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为了使独居老人的需求得到最快、最好的满足,这就需要、家庭、社区以及各种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因此建立健全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陈友华,吴凯.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与设计——以南京市为例[J].人口学刊,2008,01:42-48.
[2]高鹏程.社区居委会为老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路径——基于NT市X街道HJ社区的实证分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6:31-34.